“夾著尾巴”做人,就要學會克製自己的表現欲望。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會永遠受到別人的歡迎,才能做好我們要做的事。
古語有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做人隻要實在、低調,不那麼趾高氣揚就能夠贏得更多的人緣和成功的機會。趾高氣揚隻能落個“摔跤”的份兒,彎腰走路才是最穩當的行走方式。
克製自己、“夾著尾巴”才是做人最基本的功夫。當我們讓朋友表現得比自己還優越時,他們就會有一種得到肯定的感覺;但是當我們表現得比他們還優越時,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甚至對我們產生敵視情緒。因為誰都在自覺不自覺地強烈維護著自己的形象和尊嚴,如果有人對他過分地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那麼無形之中就是對他自尊的一種挑戰與輕視,同時排斥心理乃至敵視情緒也就會應運而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現有這樣的人,他們雖思路敏捷,口若懸河,但剛說幾句就令人感到狂妄自傲、目中無人,所以別人很難與他苟同。這種人多數都是因為太愛表現自己,總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高人一籌,處處想顯示自己的優越感,以為這樣才能獲得他人的敬佩和認可,其結果隻會在人群中失掉威信。
鄒偉在公司是一位很有人緣的骨幹,可是在他剛到公司上班時,在同事中幾乎一個朋友都沒有,這是因為他正春風得意,經常吹噓有多少人找他幫忙,那個幾乎記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給他送了禮等。對此同事們聽了不僅不欣賞,而且還極不高興。後來經當了多年領導的父親點撥,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毛病。從此以後便很少談自己而多聽同事們說話,因為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遠比聽別人吹噓更令他們興奮。後來,每當他與同人閑聊,總是先請對方滔滔不絕地表現自己,隻有在對方停下來問他的時候,才很謙虛地說一下自己的情況。
人必須克製自己,克製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克製自己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做事中檢點自己的言行對做事成功是絕對必要的,因為一些話語比打人更傷人心,正如人們經常說的語言像匕首。正如法國諺語所說,“語言的傷害比刺刀的傷害更可怕。”布雷姆夫人在其《家》一書中認為,老天爺禁止我們說那些使人傷心痛肺的話,有些話語甚至比鋒利的刀劍更傷人心;有些話語則使人一輩子都感到傷心痛肺。
孔子認為,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即君子做人,總是行動在人之前,語言在人之後。
做事中盡量不說話。不說話不僅確保安全,而且能給人留下個持重、非同凡響的印象。當然,盡量不說話是指可說可不說的時候不說,尤其是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事情不說。否則,不說話也是不可取的。做事中盡量少說。在不得不說的情況下,盡量少說,不誇誇其談,不亂講濫說,不信口雌黃,不妄發議論,這也是確保安全的一種方法。言多必失,多言多失,少言少失,不言不失。所以,在不得不說,非說不可的時候,還是要保持少說為佳的態度。
做事中學會說話。所謂會說話,就是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說恰當的話,也就是把話說對時間、說對地點、說到點子上,而且能把直話說圓,說得頭頭是道,妙語連珠,使人人愛聽,個個喜歡。
要想自己在人際關係網中遊刃有餘、左右逢源地去贏得友誼,隻能提高個人修為,放低姿態,夾緊尾巴,以仰望的姿勢看天空,你將會發現這個世界還有更美麗的雲彩。
在人生的舞台上,那些謙虛豁達的人總能贏得更多的知己和成功的機會,那些妄自尊大、小看別人、高看自己的人總是令別人反感拋棄,最終在交往中使自己到處碰壁,使自己的成功之路處處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