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兵進洛陽後,直奔周室太廟,去觀看九鼎,這九個鼎本是當年大禹收取天下九州的貢金(銅)鑄成,每個鼎代表一州,共有荊、梁、雍、豫、徐、青、揚、兗、冀九州,上刻本州山川人物、土地貢賦之數,是周朝天命所在的象征。秦武王見了九鼎,大喜過望。當然,他不是喜歡這些銅塊,而是垂涎那九鼎所象征的統禦天下的權力,這也是秦國曆代君主的夢想。秦武王繞著九鼎逐個觀看,看到雍州(代表秦國)鼎時,對隨行的群臣說:“這鼎有人舉起過嗎?”
守鼎人趕忙回答:“自從先聖大禹鑄成此鼎以來,沒有聽說也沒有見過有人能舉起此鼎。這鼎少說也有千斤重,誰能舉得起呀!”秦武王聽了,撇了撇嘴,回頭問任鄙和孟賁:“你們兩個,能舉起來嗎?”任鄙為人向來低調,他知道他的這位主子秦武王自恃勇力驚人,十分好勝,平時就經常和手下的大將鬥力,如果此時自己出來舉鼎,當著這麼多人的麵,搶了主子的風頭,不會有好果子吃。再說,一旦秦武王真的去舉鼎了,萬一出了差錯,自己就是長了九個腦袋也擔不起這個責任,於是婉言道,“臣不才,隻能舉起百斤重的東西。這鼎重千斤,臣不能勝任。”
任鄙這一低調,孟貴心中暗喜,認為表現的機會來了。於是伸出兩臂走到鼎前,對秦武王說道:“讓臣舉舉看,若舉不起來,大王不要怪罪。”說罷,緊束腰帶,挽起雙袖,手抓兩個鼎耳,大喝一聲“起!”,隻見那鼎離地麵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孟貴頓時感到一陣暈眩,站立不穩,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還好被左右拉住。秦武王看了,禁不住發笑:
“卿能把鼎舉高地麵,寡人難道還不如你嗎?”任鄙見秦武王要去舉鼎,趕緊上前勸道:“大王乃萬乘之軀,不要輕易試力。”
秦武王本來就好與人比力,此時哪裏聽得進去,卸下錦袍玉帶,束緊腰帶,大踏步上前。任鄙拉著秦武王苦苦相勸,秦武王生氣地說:“你不能舉,還不願意寡人舉嗎?”任鄙不敢再勸,隻好退到一旁。秦武王伸手抓住鼎耳,深吸一口氣,丹田用力,大喊一聲:“起!”鼎被舉起半尺,周圍一片叫好之聲。秦武王得意揚揚,心想:“孟賁隻能舉起地麵,我舉起後要移動幾步,才能顯出高下”。秦武王接著移動左腳,不料右腳獨木難支,身子一歪,千斤重的大鼎落地,正好砸到右腳上,秦武王慘叫一聲,倒在地上。眾人慌忙上前,把鼎搬開,隻見秦武王右腳已被壓碎,鮮血流了一地。等到太醫趕來,秦武王已不省人事,晚上,秦武王氣絕身亡了。
周天子聞報,心中又驚又喜,喜的是這個驕橫跋扈的秦王自找死路,驚的是萬一秦國以此為借口興兵討伐,自己就王位不保了,趕緊親往哭吊,然後派人把秦武王的靈柩送回鹹陽。之後,秦武王異母弟贏稷登基,就是秦昭襄王。秦武王下葬後,老太後也就是秦武王的母親令人追究責任,查到了孟賁的頭上,雖然事情不能全怪孟賁,但為了出氣,還是將孟賁五馬分屍,誅滅其族。而低調的任鄙卻因勸諫有功,升任為漢中太守。
出風頭被大多數人看成是很風光的一件事,不過,從孟賁的教訓中我們可以看出,出風頭是要冒風險的。出多大的風頭就要承擔多大的後果。所以,我們要學會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不管你多能幹,始終不要搶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