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說:動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以情動人,必先以情動己。演講者離不開感情的抒發。強烈真摯的感情是贏得演講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們在演講中一定要充滿著講說者自己的真情實感。深厚穩定具有原則性的情感,往往能產生巨大的鼓舞力量。俗話說,情自肺腑生,方能入肺腑,通情才能達理。以情才能動人,才能引人入勝。
11.善於表達真摯情感
高明的演講家總是用真實的情感、竭誠的態度去呼喚人們的心靈,使它振奮、感化、慰藉、激勵。對真善美,熱情謳歌;對假醜惡,無情鞭撻。用誠摯的心去彈撥他人的心弦,用善良的靈魂去感化他人的胸懷。讓聽者聞其言,知其意,見其心,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就會令講話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產生磁鐵般的影響。
口若懸河的人並不一定擁有好口才,善於表達真誠的人才能說有好口才。當你用得體的話語表達了真摯的情感,才能贏得對方的好感和信任,才能叩開他們的心門。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就是利用真誠為自己贏得了民心,取得了總統職位。競選時,林肯和上議院道格拉斯是競爭對手。在伊利諾伊州的辯論中,林肯憑借真誠樸實的演講打動了民眾的心,取得了勝利。
在演講時,闊佬道格拉斯特地租用了漂亮的專列,並且在車後安裝了大炮,每到一站就鳴30響,還有樂隊伴奏。道格拉斯狂妄地說:要讓林肯這個鄉下佬聞聞貴族的氣味。
對於道格拉斯的挑釁,林肯全然不放在心上。他自己買票乘車,每到一站就登上朋友為他準備的馬車演講。在一次演講中,他這樣說道:有人問我有多少財產,我有一個妻子,三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還租有一個辦公室,有辦公桌一張,三把椅子,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每個人品讀。我又窮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是沒有什麼可依靠的,我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
一番言辭懇切的話,為林肯贏得了熱烈的掌聲,也贏得了民心。
真誠的話遠遠比豪華的派頭更能獲得別人的信任。林肯的表現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學會真誠地說話吧,你會俘獲更多人的心。態度在講話交流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時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樣的話,從不同的人的嘴裏說出來效果就會不一樣,原因就是態度不同。用誠懇的態度演講,讓人感覺如沐春風。擁有好口才,必須要有誠懇的態度。
巧妙地運用充滿真情的話語,可以使說者與聽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促進交流雙方建立更加融洽的關係,形成良好的溝通氛圍。所以說話一定要注入情感的因素,真誠的語言才能打動人心、感染他人。
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國家元首是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他獲得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是由於他精通曆史和傳統的敘述,同時也由於他那捍衛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說。丘吉爾的演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於反法西斯軍民曾起過巨大的鼓舞作用。
澳大利亞前總理孟席斯評論丘吉爾的演說時說:他深知作為演說家,要想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並對一切了如指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黑暗的時期,當德寇飛機對英國施行狂轟濫炸之時,丘吉爾曾向秘書口授了一篇演講稿。這裏摘錄一段精彩的文字:
我們決不投降,決不屈服。我們要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上作戰,我們將滿懷信心地在空中越戰越強。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在敵人陸降處作戰,在田野作戰,在山區作戰。我們任何時候決不投降!
據丘吉爾的秘書講,當口授完這篇演講稿時,這位年近七旬的首相竟像小孩一樣,哭得涕淚橫流——這是何等激動的感情啊!這激情來自於對祖國的愛,對敵人的憎,來自於珍視自由、熱愛和平的崇高信念,大大增強了言辭的感染力。丘吉爾向秘書口授講稿尚且如此動情,當眾演說時的澎湃的情緒便可想而知了!
以情動人除了要求演講人自己要動真情之外,還要求演講人善於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淋漓盡致地充分表達出來,迅速激起對方的共鳴。演講人必須善於體察對方的心境,用飽含濃情的言辭去撥動對方的心弦。
其實,日常生活中每個人當眾說話時,都會依自己傾注談話的熱心程度而表現出熱情與興趣。這時,我們的真情實感常會從內心裏流露出來。
每個人都有激情,隻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機會表現出來,而且一般人都不願意將自己的感情當眾流露,因此,人們總是通過交流或參與某種活動,在一個大家都非常投入、十分忘我的氛圍中,以滿足這種感情的需要。
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有一個叫約翰愛倫的普通人和一個在南北戰爭中的著名英雄陶克將軍競選國會議員。陶克功勳卓著,曾任過二三次國會議員,口才也很好。他在競選演講即將結束時,還說了幾句很帶感情色彩的話:
諸位同胞們,記得十七年前(南北戰爭時)的今天,我曾帶兵在一座山上與敵人激戰,經過激烈的血戰後,我在山上的樹叢裏睡了一個晚上。如果大家沒有忘記那次艱苦卓絕的戰鬥,請在選舉中,也不要忘記那吃盡苦頭、餐風宿露造就偉大戰功的人。
這話應該說是很精彩的,許多聽眾都認為愛倫定輸無疑了。然而,愛倫不慌不忙,說了幾句很輕鬆的話,便扳回了敗局。他是這樣說的:
同胞們,陶克將軍說得不錯,他確實在那次戰爭中立了奇功。我當時是他手下的一個無名小卒,替他出生入死,衝鋒陷陣。這還不算,當他在樹叢中安睡時,我還攜帶了武器,站在荒野上,飽嚐寒風冷露的味兒,來保護他。
這話比陶克說的更高明了。因為聽眾中許多人是南北戰爭時的普通士兵,所以,愛倫的話更容易激起這些人的共鳴。於是,愛倫居然擊敗了陶克,勝利地跨進了國會大廳。
12.演講要傾注真情
演講的魅力並不在於說得多麼流利,多麼滔滔不絕,而是在於是否善於表達真誠。善於在言談話語間表達出自己的真誠的人,能夠把自己的心意傳遞給聽者,使聽者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打動聽者的心;而流暢但缺乏誠意的講話,就像沒有生命力的絹花一樣,雖然美麗但不鮮活。
有一位老師寫了一本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書,出版社沒有給他稿費,而是讓他自行推銷一千冊作為報酬。對那位老師來說,這遠比講課要難得多。
為了把書推銷出去,他在學員隊搞了一次演講,他說:……當老師的在這裏推銷自己寫的書,總不免有些尷尬。不過,如今作者也很難,寫了書,還得賣書。出版社一下壓給我一千冊,稿費一文沒有,所以我不推銷不行。這本書寫得怎樣,我自己不好評說。不過有兩點可以保證:第一,這本書是我用三年時間完成的,是我心血的結晶;第二,書的內容絕不是東拚西湊抄下來的,是我自己長期思考的見解。前不久,這本書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評為社科類圖書的二等獎,這是獲獎證書。說實話,對於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說,搞推銷比寫書還覺得難,隻是硬著頭皮來找大家幫忙。不過,買不買完全自願,決不強迫。如果覺得這本書對你有用,你又有財力就買一本,算是幫我一個忙。謝謝。他的這次演講立即產生了效果,一次就賣掉了300多冊。
這位教員不是專職推銷員,但是他卻獲得了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成功就在於他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自己的真誠,贏得了聽眾的信賴。這再一次說明,在講話中學會表達真誠要比單純追求流暢和精彩更重要。
麵對大眾講話時,誠摯的態度能夠直接影響聽眾的情緒,關係到聽眾對講話內容的接受程度。誠摯、熱情、坦率的講話能夠吸引聽眾,能夠縮短講話者與聽眾之間的距離,使聽眾始終為講話者的誠懇坦直所打動,大大增強講話的實效。
邢台地震的第二天,周恩來總理不顧頻繁餘震的危險,懷著沉重的心情,趕赴災區看望受災的群眾。
當時春寒料峭,裹著沙礫的西北風一陣緊似一陣。總理看到數千名群眾迎風坐著等他講話,當即對縣委書記說:風沙這麼大,怎麼讓老鄉們朝著風坐呀?你說,一個人跟幾千群眾相比,哪一方麵更應該照顧?接著又用深沉的語調說:我是作為國家總理來看望受災群眾的,但我是一個共產黨員,你想想,共產黨人哪有讓群眾吃苦在前麵自己吃苦在後的道理呢?他親自指揮群眾朝南坐下,自己繞過去,站在一個木箱上,迎著漫天風沙向群眾講話。
當總理號召災區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發展生產,重建家園時,群眾激動得熱淚盈眶,總理講一句,大家齊聲響應一句。當總理講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等你們恢複了生產,重建了家園,我再來看望你們時,幾千名群眾一齊站了起來,口號聲此起彼伏,連成一片。
周總理不愧為卓越的政治家、宣傳家,他講話的魅力就在於他善於把共產黨人關心人民疾苦的誠摯感情注入自己的講話之中。這樣的講話當然能夠富有感染力,能夠深深地打動災區群眾的心,使群眾精神振奮地投入重建家園的工作中。大家都愛聽劉蘭芳說《嶽飛傳》吧。她為什麼說得那麼好呢?這與她在書中貫注滿腔激情分不開。
許多老演員曾經告誡她,嶽飛風波亭受刑一段是說書人敗筆之處,很難收到藝術效果,一些老演員往往是避而不講。但是,劉蘭芳卻認為這一段隻要演員深深地進入角色,反而更為感人。於是,她大膽突破陳規,對嶽飛受刑進行了滿含深情的渲染,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風亮節。當她說到嶽飛不顧皮肉劇痛,在生命垂危之時,依然憂國憂民、仰天長嘯氣吞山河的《滿江紅》時,深為嶽飛的英雄氣概所感動,止不住熱淚滾滾奪眶而出。
正是因為劉蘭芳這樣聲情並茂的表演,所以,每次播講時,都牽動了千千萬萬聽眾的心。
一位女教師找到劉蘭芳,緊緊握住她的手說:你講的奸臣得勢,忠良受害,真是太感人了。我想聽又不敢聽,最後還是下決心流著淚聽完了……
美國成功學家卡耐基勸誡所有的演講者:不要抑製自己真誠的情感。要讓觀眾看到,演講人對自己談論的話題多麼熱忱、多麼富有情感。
這是一種自然的流露,也是一種易感染他人的流露。在說話和演講中,如果我們能調動自身的激情,以情感人,那麼,聽者便在我們的掌控之下,我們就掌握了開啟聽眾心靈之門的鑰匙。缺乏激情,你所說的話就會蒼白無力、枯燥乏味。要想打動人心、感染他人,你就需要在你的話語中傾注你的真情。
13.拉近與聽眾的距離
在有些情況下,台下的聽眾對台上的演講者總有一種敵對情緒。他們下意識地進行著與演講者思想意識、表達情感相背向、相逆反的意識與思維。他們淡漠、厭惡、說小話、起哄、離座,甚至直接與演講者發生言語抵觸。
麵對聽眾的對抗心理,隻能接受、協調、化解,絕對不能排斥與壓製。否則,你不是在做即興演講,而是在跟聽眾抬杠、吵架。
為了避免聽眾的對抗心理,把聽眾對抗心理控製到最低限度,在演講中應該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麵拉近與聽眾的距離。
(1)得體的稱謂。得體的稱謂可以把演講的情感傳導給聽眾,使聽眾與之同歡樂、同悲傷、共希望、共憤怒,創設融洽的氛圍,拉近彼此的關係。
當麵對多層次聽眾參與的場合時,可以使用泛稱。如:朋友們、同胞們、同伴們、各位小姐、各位先生、女士們、先生們、姐妹們等。
當遇到一些特殊行業、特殊年齡、特殊層次的聽眾時,就要使用特稱。如:總統先生、總理先生、尊貴的客人們、在座的各位老師、尊敬的教練、各位評委、未來的工程師們、尊敬的白衣天使、可愛的小朋友們、祖國的衛士們等。
在一般情況下可運用朋友們的稱呼。當你沒有了解聽眾的具體情況時不要亂用特稱,以免喊錯對象而鬧出笑話。比如你麵對的是一群年齡大小不一的女聽眾,而你又年輕,你隻能稱呼:女同胞們!當你很清楚聽眾的職業、年齡等情況時最好運用特指稱謂,這樣顯得親近些,聽眾也有—種受尊重感。
稱謂要能反映出對方的身份、地位和雙方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表達出得體的情感。感情要真摯,字字含情、句句有義,語氣要親切。一位演講者到一所農業大學演講,麵對大學生他這樣稱呼:
三晉熱土,大地之子,綠色生命的守護神。
稱謂一定要適時適度。稱謂可用在開頭和結尾處,也可用在感情高潮處,但必須是該用時用,不能隨意亂用,更不能沒完沒了。如:
同學們,當你想起我們的父親臉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在田野荒坡時,當你想起我們的母親用賣雞蛋換來的錢送我們讀書時,你難道不覺得隻有刻苦學習、拚命攻讀才能對得起良心嗎?
可用在感情高潮的後麵:
不用我再說了。朋友,這就是我們稅務幹部的胸懷,這就是祖國聚財人的風采。
稱謂一定要用得巧妙。稱謂可直接與感歎句、反問句、雙重否定句連用,這樣更能表達出一種強烈的肯定情感,起到振聾發聵、擲地有聲的作用。如:
朋友們,讓我們共同祝願他們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吧!
(2)迎合聽眾的口味。聽眾感興趣,是因為你的談話內容與他們有關,與他們的興趣有關,與他們的問題有關。你若能與聽眾最感興趣的事情取得聯係,也就是與聽眾本身取得了聯係,由此可以緊緊抓住聽眾的注意力,並能保證溝通的線路暢通無阻。
所以,演講前應該問問自己:演講內容裏的知識是否能夠幫聽眾解決問題,實現他們的目標?如果答案肯定,那就大膽說給他們聽,這樣就必定能獲得他們的全部注意力。如果你是個經濟學家,你在開場白裏這樣說:我現在要教你們怎樣能夠掙到50-100萬元;或者你是律師,你告訴聽眾如何通過官司獲得應有的尊嚴,你一定會贏得一群全神貫注的聽眾。
許多人無法成為一個演說好手,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隻會談些他們自己感到有興趣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可能恰恰是其他人感到無聊乏味的事。
一位同學在一次宴會上發表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演講。他依次談到圍坐餐桌的每個人。回憶每個同學所做過的有趣的事。他模仿其中一些同學,誇大他們的特征,逗得人人開懷大笑,皆大歡喜。這樣的演講內容是不可能令他失敗的,它是最理想的題材。普天之下,再不會有別的題目更能使他的同學們感興趣了。
(3)與聽眾打成一片。盡快地,最好是一張口說話便指出自己與聽眾之間有某種直接的關係。如果覺得很榮幸能被邀發表演講,就照實說,這會很快贏得友誼。
再有一種方式便是使用聽眾中的人名,以友好的方式提到他們,如我之所以取得這麼好的成績,與xx對我的關懷幫助分不開,或是xx同學曾說過,他可能當時並未在意,但這句話對我的觸動非常之大。這不僅會使被提到名字的人臉上現出愉悅,其他聽眾也會對你產生好感。
還有個法子可以使聽眾的注意力保持在高潮狀態,那就是采用第二人稱你而不是用第三人稱他們。這種方式可以使聽眾保持在身臨其境的感覺中。
(4)讓聽眾參與進來。演講者如果挑選聽眾來協助自己展示某個論點,或將某個意念戲劇化地表現出來時,聽眾的注意便會顯著地增加。由於知道自己是聽眾,所以當某位聽眾被演講者帶人表演中時,所有聽眾便會敏銳地感知所發生的事,即使像許多演講者說的,講台上的人和講台下的人之間隔著一堵牆,那麼利用聽眾的參與,也是可以推翻這堵牆的。
(5)給他們以真誠的讚賞。沒有人喜歡受到指責,即使指責的是他所在的群體。公然批評聽眾必然招來怨恨。對他們所做的值得稱讚的事表示讚美,就能夠贏得進入他們心靈的通行證。
14.演講中巧設興奮點
演講不可能全場都是高潮,聽眾始終處於興奮的頂峰;更不能鐵板一塊,靜如死水;而應如大海起波,一浪高過一浪。這就需要在演講中設置興奮點,讓聽眾能夠興奮,有時間興奮。
(1)給掌聲留出空間。掌聲的調劑會使演講產生強烈的現場感染力。演講時,一定要有意識地給掌聲留出一定的空間。要運用那些帶有濃厚感情色彩、充滿激情的語言,那些立場鮮明、見解獨到、能夠給聽眾以深刻啟迪的語言,那些熱情歌頌真善美、無情鞭撻假惡醜的語言。這些語言能讓聽眾受到激勵、鼓舞和啟發,從而自發地鼓掌。
如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中的這是某集團的無恥,恰是李先生的光榮!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殺,是留給昆明的光榮!也是昆明人的光榮!以及聽眾的熱烈反應,真是寓情感於情理之中,發掌聲於妙語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