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1 / 3)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任何場合的演講,開頭非常關鍵。卡耐基說:開場白是講話者向聽眾最先發出的信息,它如戲曲演出前的開場鑼鼓,直接影響到聽眾的心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般來說在演講開始,演講者要開門見山引入要闡釋的主題,使聽眾心中有數;還要通過一定的技巧,一開始就能抓住聽眾,使聽眾有繼續聽下去的興趣。

22.如何開始你的演講

也許你覺得演講是一件很難的事,其實演講並非那麼複雜,你可以按照下列思路去做準備:

(1)買一本關於公開演講的好書

不妨到書店裏走走,為自己挑選一本關於如何成功演說的好書。

(2)遣詞造句用字要謹慎

不同場合需要不同的演講內容,不論消息好壞,也不論對象是員工或客戶,場合是輕鬆或正式,你都必須事先準備好演講的內容。因此,如果一場演講事關重大,千萬不要冀望臨場的靈感而未做充分準備。最好的方法是,仔細規劃,把講稿寫下來,然後上台前再練一遍。

(3)知己知彼

你在演說中所傳達的訊息,就必須配合聽眾的特定語彙和教育程度,不要過度賣弄知識,講一堆聽眾毫無概念的東西。

(4)多練習

在家裏或辦公室的書桌前安靜地坐下來,閉上眼睛,花幾分鍾時間想像演講詞的內容以及你如何去表現。等到你對此得心應手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可以真的聽到自己的演說,減輕演講之前內心的大部分焦慮。

(5)整理出一條好的演講思路

我們知道,要在同一時境演講中出新,還有一種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思路棄常求異。

那麼,如何開好頭?下麵講的方法可供參考。

①以一則小故事開頭

可供使用的故事一般有兩類:幽默的故事和一般的故事。但使用幽默的故事一定要注意,講話者需有幽默的秉賦,切不可平淡,呆板;而後一類故事,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軼事趣聞,也可以是中外曆史上有影響的事件。無論使用哪一類故事,都應注意和自己的談話內容相銜接。

②從展示物品開頭

講話之前,先拿出一件物品,肯定會讓在座的聽眾挺直身子,他們會猜想:他要表演魔術嗎?這就引起了聽眾的好奇心。展示的物品可以是一幅畫、一張照片或任何一件其他實物,隻要有助於講話者闡述思想,能引起話題就行。

③用提問的方法開頭

開場時提出一個問題,聽者就會順著所提的問題去思考,有一種急欲知道答案的想法產生。值得注意的是,提出的問題要新穎,不要過於簡單,盡量提一些能給聽者教益和啟發的問題。

④用名人的話開頭

一般人都崇拜名人,名人的話都有一種吸引聽者的磁力,但引用名人的話一定要恰當,要符合情境。

⑤用令人震驚的事實開頭

它可以使聽者從一係列觸目驚心的事實中醒悟過來,造成一種懸念,使聽者急於了解更多的情況。

⑥用讚頌的話開頭

一般來說,人總是愛聽稱讚頌揚的話。講者開始講話時,真誠地讚頌該地區的巨大變化和當地人民取得的驚人成就等,這樣就把聽者和講者的距離拉近了,氣氛很快就會活躍起來。

⑦用涉及聽者切身利益的話開頭

把自己講話的內容與聽者的切身利益聯係起來,引起聽者的關注和重視,吸引聽者的注意力。

⑧從有共同語言的地方開頭

這些話可以是相同的經曆和遭遇,也可以是雙方以前的密切合作,還可以展望雙方發展的前景。雙方產生了共鳴,就可以深深地吸引住聽者。

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每一個講者都應根據不同場合、不同話題和不同對象,選擇適合自己的講話開頭的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種方法,吸引聽者並打動聽者是最終目的。

總之,雷同者敗,出新者勝,這是同一場合演講的規律。演講內容多多,出新方法也多多,隻有不斷研究些新招術,才能將同一場合演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23.用故事笑話做開場白

故事式開場白是通過一個與演講主題有密切關係的故事或事件作為演講的開頭。這個故事或事件要有人物,有細節;要短小,不然就成了故事會;要有意味,令人回味無窮;要與演講內容有關。

如四川周光寧在《救救孩子》的演講中是這樣開場的:

去年5月24日的《新民晚報》披露了這樣一個事實: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每天要帶父母親手剝光了殼的雞蛋到學校吃。有一次,父母忘了給雞蛋剝殼,差點憋壞了孩子,他對著雞蛋左瞅右看,不知如何下口。結果隻好原蛋帶回。要問他怎麼不吃蛋,回答很簡單:沒有縫,我怎麼吃?

周光寧通過小學生不會剝雞蛋這樣一則新聞報道開頭,把聽眾帶入他的演講主題:全社會都要重視培養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故事式開場白容易調動聽眾的注意力,對語言技巧的要求也比較簡單,故初學演講者特別適合於選用故事式開場白。如湖南某大學的演講課練習,演講題為《當我走進大學校門的時候》,一位大學生這樣開始他的演講:

大家一定會記得這樣一個傳說吧:阿拉伯有個神奇的山洞,裏麵收藏了40個大盜偷來的金銀財寶和珍珠瑪瑙。隻要掌握了一句咒語,洞門就會自動打開。有一天,一個叫阿裏巴巴的人無意中知道了這句咒語,他打開了這個財寶之門,成為巨富。

演講者以人們熟知的阿拉伯傳說作為開場白,把大學校門比做知識的財富之門,獲得了較好的演講效果。

著名演講教育家李燕傑在《愛情與美》的演講中這樣開場:我不是研究愛情的,為什麼會想到要講這麼一個題目呢?然後講了一個故事:北京一家公司的團委書記再三邀請李老師去演講,並掏出幾張紙,上麵列著公司所屬工廠一批自殺者的名單,其中大多數是因戀愛問題處理不好而走上絕路的。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與大家談談這方麵的問題。這個故事一下子把聽眾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他們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

一位曆史學家在闡述盟國與戰敗國德國的關係時,用下麵一段富有啟發性的小故事引出正題:1945年,溫斯頓?丘吉爾在倫敦機場登上前去參加波茨坦會議的飛機時,一個很有身份的新聞記者憂心忡忡地問他:首相先生,同盟國會不會在波茨坦犯當年在凡爾賽犯過的錯誤?丘吉爾微微一笑,連雪茄都沒有從嘴上拿下,富有遠見地答道:人們可以放心:同樣的錯誤我們不會再犯,但會犯其他的。

演講者用這樣戲劇性的小故事作為引子,贏得了聽眾的興趣和關注。同時這個小故事對他演講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破題,因為他演講的題目就是談盟國與德國的關係。

故事式的開場白要避免複雜的情節和冗長的語言。

但是,務必慎用借來的軼聞。在演說圈子裏,雷同的故事層出不窮,令人驚訝。不僅如此,雷同的故事還往往出自講故事的人之口!這會影響到你的可信性,對你的誠實也會產生疑問。如果你講的故事發生在別人身上,事先要讓你的聽眾知道這點。所以,可講的最好軼聞通常是你親身經曆的。你今天就開始建立一個收集故事的文件夾,把它塞滿各類剪報,相信你會為你的一些演說找到好的開頭。

故事式的開場白要簡潔生動。一般的聽眾長時間靜聽抽象的議論,會感到不耐煩而講實例總是比較入耳,有興趣聽下去。那麼,為什麼不先講實例做開端呢?可有些演講者,他們總覺得應該先做一點概括的議論為好,這是完全不必要的。用實例開場,引起興趣,然後再接續一般的陳述,反而使聽眾容易接受你的觀點。

例如,下麵瑪麗瑞艾蒙德的這篇演說開端就非常令人喜歡。這是她在法律尚未禁止童婚之前,於紐約婦女選舉協會上做的演說:昨天,當火車經過離此不遠的一個城鎮時,我忽然想起數年前在那裏發生的一樁婚姻。因為在這紐約州中至今還有許多婚姻都像這樣輕率與不幸,所以今天我願意詳細地描述那樁婚姻的情形。那是在l2月12日,該城中某高等女校的一個年齡15歲的女孩子,遇見了附近一位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到12月l5日——即相識三天後,他們虛報那女孩子為18歲,而領了結婚證,因為依據法律,到這個年齡就可以不用取得父母的許可即能結婚。他們領到結婚證後,便立刻去找一位牧師證婚(那女孩是天主教徒)。但那牧師卻很正確地拒絕了他們。不久,那女孩子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然而在她等到她的女兒之前,一位保安官已使這一對年輕人成了眷屬。隨後新郎便把新娘帶到旅館裏同居兩天兩夜,之後他卻拋棄了她,再也不和她同住了。講完這一實例後,她再詳細闡述反對童婚的觀點。

這樣的開頭,自然、真實、具體,聽眾感到親切,願意再聽下去,也樂意而不勉強接受演講者的觀點。

24.製造懸念式開場白

人們都有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慮,非得探明究竟不可。為了激發起聽眾的強烈興趣,可以使用懸念手法。在開場白中製造懸念,激起聽眾的好奇心,從而促使聽眾盡快進入演講者的主題框架。

一位老先生在演講開始時首先向聽眾提問:人從哪裏老起?聽眾紛紛作答,有的人說人從腳老起,有的說人從腦子老起,會場氣氛十分活躍。老先生最後自我做答:我看有的人從屁股老起。全場哄堂大笑。老先生繼而解釋道:某些幹部不深入實際,整天泡在會海裏,坐而論道,那屁股可遭殃了,又要負擔上身的重壓,又要與板凳摩擦,夠勞累了。如此一來,豈不是屁股先老麼?

這位老先生在抨擊官僚主義之前,先利用一個提問製造了第一懸念,調動了全場聽眾的興趣,然後利用一個出乎聽眾意料的自答製造了第二個懸念,使聽眾在笑聲中等待懸念的解開,從而有效地控製了聽眾的思想和情緒。

黨的早期革命家彭湃當年在海陸豐從事農運工作。一次到鄉場上準備向農民發表演講,怎樣才能吸引來去匆匆的農民呢?他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站在一棵大榕樹下,突然高聲大喊:老虎來啦!老虎來啦!人們信以為真,紛紛逃散。過了一會,大家才發現虛驚一場,於是都圍上來責怪他。彭湃說:對不起,讓大家受驚了。可我並沒有神經病,那些官僚地主、土豪劣紳難道不是吃人的老虎嗎?接著,向大家宣講革命道理。這次演講後,該地的農運工作很快就開展起來。

製造懸念不是故弄玄虛,既不能頻頻使用,也不能懸而不解。在適當的時候應解開懸念,使聽眾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使前後內容互相照應,結構渾然一體。

各位同學,在我演講之前,先請大家聽聽這幾個數字:36000、600、25。大家知道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嗎?(聽眾中有人答:不知道)時間分分流逝,曆史緩緩推移。時鍾的秒針再轉過36000圈,分針再走過600轉,日曆牌再翻過25張,我們的祖國母親就會將香港重新擁入自己溫暖的懷抱!(掌聲)36000個祝福,600個思念,25分渴望,都送給令人魂牽夢繞的7月1日,120說不盡的千言萬語,都彙成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歡迎你,香港!(熱烈掌聲)

這篇演講開篇巧設懸念,用一連串數字吸引聽眾的注意和好奇,然後又用數字連綴起時間和祝福,烘托出熱烈盼望香港回歸的主題,可謂引人入勝。

有位教師舉辦講座,這時會場秩序比較混亂,學生對講座不感興趣,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首詩: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寫完後他說:這是一首有名的唐詩,廣為流傳,又選進了中學課本。大家都說寫得好,我卻認為它有點問題。問題在哪裏呢?等會兒我們再談。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讀書與質疑》……這時全場鴉雀無聲,學生的胃口被吊了起來。演講即將結束,老師說:這首詩問題在哪裏呢?不合常理。既是月黑之夜,怎麼看得見雁飛?既是嚴寒季節,北方哪有大雁?……這樣首尾呼應,能加深聽眾印象,強化演講內容,令人回味無窮。懸念能激發聽眾的好奇心,能促使聽眾盡快進入演講者的主題框架。

運用懸念式開場白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把人人都知道的常識性問題硬性轉換成懸念。二是不要故意吊聽眾的胃口。這都可能激起聽眾對演講者的反感。

設置懸念能激起聽眾的興趣,引起聽眾的關切,爭取聽眾的參與。這些是一般的演講口語所做不到的,設置懸念的方法雖然很多,但是,使用時必須緊扣演講的主題,精心選擇能激發聽眾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方法,才能充分發揮懸念在演講中的作用。否則,脫離主題,亂設懸念,反而會引起不良效應。

設置懸念的方法很多,如在演講的開頭設置懸念、運用設問設置懸念、運用間歇和停頓設置懸念、通過物件設置懸念,等等。

許多著名的演講家,也常常用設問的方法來製造懸念。設問,是一種無疑而問,也能讓聽眾產生懸念。

李燕傑在《塑造美的心靈》的演講中,就是用設問的手法來製造懸念的。他說,兩年多前,在我們師範學院發生了這件事:國慶來到前夕,團支部讓每個團員在一小時內完成一篇題為《國慶觀感》的文章。幾天之後,他們把文章交給我看。其中有一篇文章,別人認為不夠好,我看了幾遍,卻覺得應該肯定,拿起筆來寫了三方麵的優點。三個優點是什麼?暫且先不說。

在這篇講演裏,李燕傑首先介紹了別人認為不夠好的文章,而他卻肯定了這篇文章,並指出文章有三個優點。至於是哪三個優點,他卻按下不表。這種方法,猶如說書中甩包袱的手法,放到後麵才亮出來。聽眾出於好奇心理,就會被這種懸念緊緊地吸引住,直到聽出結果為止。

有的演講家,在演講過程中故意停頓下來,目的也是為了製造懸念。這是因為,間歇和停頓也會產生一種懸念的效應。美國總統林肯就常用停頓來設置懸念。每當他要講出一個重要思想,並想把這一思想深深地印在聽眾的腦海中時,就將身子略微前傾,兩眼直視聽眾的眼睛,好久不發一言。他這樣做,就是要調動聽眾的情緒,加深聽眾的印象。

25.四種新穎的開場形式

開場白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演講的成敗。對開場白的基本要求是簡潔而富有吸引力。

常見的開場白有以下四種形式。

(1)開宗明義式

開門見山,用精練的語言交代演講意圖或主題,然後在主體部分展開論證和闡述。這種開場白方式可稱之為開宗明義式。

1883年,馬克思逝世,恩格斯發表了著名的題為《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的演講: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裏總共不過兩分鍾,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靜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

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著的無產階級,對於曆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後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使人感覺到。

恩格斯的開場白以簡潔的語言交代了演講的中心論點:馬克思的逝世;馬克思的逝世是無產階級不可估量的損失。

開宗明義式開場白適合運用於較為正規、莊重的應用性演講場合,它要求演講者具有較好的概括能力。著名羽毛球運動員韓健在他載譽歸來的彙報演講中就采用了開宗明義式開場白: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誌們:

我從17歲開始從事羽毛球運動,至今已經14年了。在這14年裏,我有過成功的經驗,也有過失敗的教訓;有過當世界冠軍的喜悅,也有過敗北的痛苦。今天,我不想炫耀自己如何過五關斬六將,而隻打算認真地談一談走麥城。

(2)強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