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被主持人出賣了。他原來向我保證,說你們大家會因為我來演講而深感幸運。現在恐怕不是這樣,如果你們先失望,就會給我演講成功帶來希望。或者說:糟糕。我覺得現在就像一隻笨熊掉進了蜜蜂窩,但願我的舌頭不會辜負這一番好意的挑戰。
有的時候為了開頭風趣,甚至可以臨時虛構一個趣事笑話。你可以說:麗娜,你的結婚戒指怎麼戴錯了手指?她回答說:可能是我嫁錯了人。真是這樣嗎?朋友們,但願今天的演講,我們都沒有看錯對象。
幽默的方法很多,最好是從現場的實際情況出發,尋找幽默的材料。
有一次,某單位召開一個關於安全生產的職工大會,輪到最後一個車間主任表態發言,職工們有的看表,有的交頭接耳,會場的秩序有點亂了。這位車間主任見此情景,開口說:勞駕諸位——大家對一下表。他抬手腕看著自己的表,神態很認真。聽眾起初都愣了一下,接著就真地對起表來。他又說:現在是9點15分。不準的請撥正。我的發言不超過15分鍾,到了9點30分我要講不完,請前排同誌把我從窗口扔到外麵去!會場上爆發了一陣歡笑,大家笑得很開心;接著便安靜下來,鴉雀無聲,開始聽他的講話。
車間主任巧妙地運用幽默語言,使僵死的場麵活躍起來,尷尬的窘況鬆弛開來,並順利開始自己的演講。
某工廠舉行職工運動會,最後是廠長總結發言。當時天色已晚,運動員和觀眾都急於回家,忙著收拾衣物器具,並隨意說笑。廠長沒有直接要求大家肅靜,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個問題:
有誰還記得我陳胖子800米賽跑的紀錄是多少?
啥個紀錄喲!有人嚷著,倒數冠軍,5分60秒還多呢!台下哄笑起來。
廠長卻板著臉說:6分多的時間在800米賽跑上是多了一點兒,可我現在要用這點時間講幾句話怎麼樣,不算多吧?
不多!於是,大家的注意和興趣一下子被提上來了。此刻假如你是聽眾,將怎樣看待廠長的講話呢?顯然,如此幽默開場,能夠引人入勝。請看汪洋同誌在德國馬爾巴赫市一次晚宴上的致詞:
女士們,先生們:
中國人宴會上的習慣是先致詞後吃飯,這樣做的好處是把該辦的事辦完,沉住氣,不慌不忙地吃;而歐洲人是吃起來以後再講話,今天我是入鄉隨俗——吃飽了再說。(笑,鼓掌)
今天,我很高興在這裏見到了許多新朋友,並且一起慶祝我們的簽字儀式。剛才,佐爾格和我談到,在德國,結婚遇到下雨預示著會有好兆頭。那麼開普勒市長1985年訪問銅陵時適逢下雨,今天我們簽字,雨婆婆又再度光臨;如果說協議標誌著一種結合的話,這雨將是我們兩市的好兆頭!(笑,鼓掌)在此,我再一次邀請馬爾巴赫人訪問銅陵(熱烈鼓掌)。希望大家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在許多人眼裏,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國度。我相信,凡是和我們接觸過的人都會感受到,中國人是多麼的生動。(笑聲)
最後,讓我端起這金色的葡萄酒,在席勒的故鄉,用他著名的詩歌《歡樂頌》裏的一段話,為我們已經簽訂的盟約幹杯,鞏固這個神聖的團體,憑著這金色的美酒起誓;對於盟約要矢誌不移,憑星空的審判者起誓。
這是一段簽字儀式上的演講,語言簡短而熱烈,營造出了會場上友好的氣氛,演講者對東西方宴會講話先後不同的比較,開始了簡短的演講,語言幽默、風趣、引人入勝。
演講的主體部分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用德國人認為結婚時下雨是好兆頭的傳統觀念來說明1985年開普勒市長訪問銅陵時下雨,今天簽字儀式也下雨都是好兆頭。另一層是借此機會盛邀馬爾巴赫人訪問銅陵,表明中國的改革開放願交四方朋友。這段演講充滿激情與活力,借喻恰當,語言抒情,具有較強的語言感染力和人格魅力。演講結束時借用席勒華麗的一段詩表達自己的祝願與希望。
75.妙趣橫生的插科打諢
插科打諢,原指戲曲演員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談話和動作來引人發笑,以達到輕鬆愉快的舞台演出效果。其實,演講中,一個有智慧的人也總愛插科打諢通過幽默的語言和舉動,讓他的演講變得趣味橫生,輕鬆活潑。插科打諢是一種非常招人喜歡的演講之道,它不僅可以調劑活躍氣氛,而且讓人笑過之後,得到生活的告誡、深層的思考、哲理的警悟,獲得一種智慧和愉悅,也不啻為一種高雅享受。
2008年4月,應邀來我國進行正式訪問的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曾多次來過中國的他選擇使用流利的中文在這所著名高等學府演講,由此成為北大曆史上首位用中文演講的外國政要。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學生們:你們為什麼在這兒呢?不上課?功課都做完了嗎?校長剛才交代我可以說流利的漢語,他其實說的是客氣話,我的漢語是越來越差。眾所周知,中國有一傳統的說法:天不怕,地不怕,隻怕老外說中國話。
陸克文的開場白話音剛落,在場的1000名北大學子頓時爆發出長時間的掌聲和笑聲,直呼好可愛。
陸克文插科打諢,把演講的場合、聽眾以及自己演講所使用的語種三者巧妙地聯係起來,一開口,你們為什麼不上課?功課都做完了嗎?貼近聽眾,妙趣橫生,立刻拉近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二開口,我的漢語是越來越差,非常坦誠,風趣幽默,展現了中國式的謙虛。三開口,天不怕,地不怕,隻怕老外說中國話,引用土話,不失調侃,給北大師生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插科打諢的演講既巧妙地展示了自己對於中國文化的了解,又體現了自己謙遜的修養,而且活躍了場上氣氛,溝通了演講者與聽眾的心理,一石三鳥,堪稱一絕。
著名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2009年7月在天津大學發表《能源與氣候:共同的挑戰,共同的機遇》主旨演講時的一幕。他插科打諢的幽默感,風趣逗人,一下子拉近了和全場聽眾的距離,並使得聽眾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
這張照片是我媽媽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拍攝於哪一年,這張是我爸爸,也是年輕時候的,這張照片是我爸媽結婚時候的。接下來你們會看到這麼瀟灑的父親和這麼漂亮的母親的小孩。(緊接著一張胖胖的嬰兒照片出現,樣子十分可愛,引得全場大笑)
嗬嗬,我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全場又是一片笑聲和掌聲)
朱棣文用幻燈片介紹過自己的成長簡史之後,又開始談及能源問題,這時,他再次發揮插科打諢的幽默本色,他說:小時候,不知道誰告訴我,說地下的石油都是恐龍遺體變的。我那時就感到奇怪,為何那些恐龍都死在沙特阿拉伯呢?
此言一出,會場馬上響起一陣愉快的笑聲。簡短的歡愉之後,朱棣文繼續講述他應對能源問題和氣候變化的思想和理論。
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人們不僅為這位白宮首位諾獎得主的學識所折服,他那插科打諢的演講藝術也使得枯燥的科學演講風趣生動,深深地吸引觀眾。
文學大師王蒙也是一個善於插科打諢的人,2010年1月他在其新書《莊子的享受)首發式上這樣演講:
我的書是減壓法寶。減緩壓力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它有很多方麵,其中有一個,就是你多買我有關老子、莊子的書,一定能減緩壓力。……人隻要活著,就與時俱進唄,我也上網,另外也跟孫子經常學點新詞,雷人、暈菜、閃了,說著玩兒唄。前不久我還收到一條有趣短信,它說:張藝謀財,孫紅雷人,趙本山寨……這個短信你們可千萬別傳出來,短信歸短信,說這個是王蒙說的,這叫我可怎麼活啊。你要傳出去,我可真要拚了,我就想辦法每天在你們家裏塞50蟑螂……80後挺好的。我76歲了,我算70後,相差不遠。(全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
王蒙在演講中,不僅以多買我的書,我的書是減壓法寶的詼諧之語叫賣新作,而且還不時插科打諢,運用網絡語言短信段子以及歪解自己的年齡為70後,盡使自己的語言生動活潑,妙趣橫生,讓人愛聽。麵對眾多的青年讀者,76歲的他的插科打諢拉近了與青年的距離。
由上可見,我們不妨在演講中運用插科打諢的方法,讓演講語言風趣逗人。
76.讓糗事為演講增彩
把一些糗事作為演講材料,巧妙運用在自己的演講中,就可以產生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不僅洋溢著美妙的情趣,而且更能打動人心。
央視著名主持人王小丫是一個善於化腐朽為神奇的演講者。一次,她來到某中學,與同學們分享她成長的故事,她演講道:
剛做主持人時,我特別害怕看自己的圖像,我不敢看是因為我覺得自己不好,特別不自信,樣子也不好,我覺得看什麼都別扭。那時候,我還常常因為鄉音難改被扣錢,有一個詞叫英雄,一開始我還分不清英是前鼻音還是後鼻音,我就專程打電話去問朋友,後來,我就隨身帶著一本新華字典,因為說錯一個字要扣200塊錢,有一個月最高,被罰了700塊錢。當然,我現在已經很少被罰了(全場笑)。所以,我想告訴同學們,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隻要你抓緊學習,提高素質,不斷完善自己,就一定能更加自信,贏得成功。(熱烈的掌聲)
王小丫的演講同樣充滿真誠,她也不吝自曝當初自卑不自信、說錯字被罰錢的糗事,通過她自嘲般的講述,不僅讓同學們更加了解了她的成長經曆,也使同學們懂得了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的深刻道理。
上小學時我數學經常考兩三分,加法馬馬虎虎,減法迷迷糊糊,乘法稀裏糊塗,除法一竅不通,甚至連29除以7都算不出來。父親叫我笨蛋。後來有小夥伴告訴我,考試的時候東看看西看看,及格很容易。(全場笑)
這是誰在自曝糗事呢?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原華中理工大學校長楊叔子2010年4月在武漢第68中學為數百名高中生做的踏平坎坷,成人成才演講。請聽他接下來的演講:
當時,我一聽就急了。孔夫子講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同學們,偷偷瞅別人的卷子就是非禮!非禮就是小人,我要做君子,不能幹這種事情。作業不會,也不抄別人的。不懂就問,一定要自己想明白。從小學到大學,我就算成績再差,也從不抄人家的作業,後來進行專業研究,我的所有課題也是親力親為。所以,中學生做作業,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偷懶,一定要紮紮實實做好。(熱烈的掌聲)
真是化腐朽為神奇的演講!這裏,楊叔子院士把他小時候數學極差的糗事用做演講材料,不僅妙趣橫生、引人入勝,而且借其聯想到孔子非禮勿視的話,引申其義,形象地將抄作業說成是非禮,進而忠告同學們不做小人,要做君子,要紮紮實實去學習和做事。想必同學們聽了這樣幽默風趣的演講,一定會記憶深刻。
我們再來看看被稱為中國青年導師的李開複是怎樣在演講中運用糗事,化腐朽為神奇的。2009年10月,李開複來到浙江大學為上千名青年學子們做了一場《成長中的十大領悟》的演講。講到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精神時,他說:
我小時候很頑皮,喜歡胡思亂想,上課時話也特別多。有一次,竟然被忍無可忍的老師用膠帶貼住了嘴(全場笑)。那時候鄰居有個池塘,小夥伴說裏麵有100條魚,但我認為沒有100條。魚兒在池塘裏遊來遊去,怎麼也數不過來,所以他們不知道到底有沒有100條魚。為了求證魚的數量,我想了一個高招,池塘的水放幹,然後一條一條數。結果證明我是對的,池塘裏沒有100條魚,但我們再把水放回池塘的時候,魚已經死了一半(全場大笑,鼓掌)。想必同學們做了這樣的事情,你的媽媽一定會暴跳如雷,痛打你一頓。但我的媽媽很包容,她不但沒有責備我,反而給我一絲得意的微笑,這導致了我後來的自信(笑聲和熱烈的掌聲)。
可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八個字早在我童年的身上就已體現。同學們要想成才成功,就要有很好的靈感去創新,善於奇思妙想和進行新的創造。(熱烈的掌聲)
李開複講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精神,沒有長篇大論,更沒有晦澀的語言,而是挖掘自己童年學習生活中的糗事,通過膠帶貼嘴和放水數魚這兩件惹人發笑的事情,不僅使得自己的演講十分有趣,生動活潑,而且通俗地說明了自己的成功來源於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善於奇思妙想的創新精神,讓人聽了頗受啟發,值得模仿和學習。
糗事這種幽默簡短、能夠令人發笑的事情,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很多。如果我們能夠像楊叔子、李開複、王小丫等名人這樣,把一些糗事作為演講材料,巧妙運用在自己的演講中,就可以產生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不僅洋溢著美妙的情趣,而且更能打動人心。讓我們好好向他們學習一下這種演講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