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演講一般會給出相對明確的演講主題,演講者圍繞主題收集資料,有條有理地展開闡述。命題演講一般會有較多的準備時間,所以演講者可以充分地收集資料,合理地安排結構,在語言運用上也可以斟酌思考。命題演講要選材精當,可以收集一定數量的事實材料,然後圍繞主題取舍材料。
86.舊話題出新的方法
無論是命題演講還是非命題演講,你所講述的道理一般都是帶普通性的,或是人所共知的,其話題中往往會有很多現成的、公認的甚至是經典的結論。你在準備講稿時可以對現成的結論再做一番思考和挖掘,從而獨辟蹊徑,見常人所未見,發常人所未發,提出新的見解。當然,這種獨到見解不是故作驚人之語、信口開河,也不是說所有現成結論都要推翻,而是說你必須講出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真知灼見。
索尼公司的創始人井深大曾於1971年出版過一本極為暢銷的書《始於幼兒園為時過晚》。當時人們普遍認定的是:大學教育的基礎在中學,中學教育的基礎在小學,而井深大則把問題再深入挖掘一層,認為還要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最後的結論是:不!始於幼兒園也已經太遲。從大腦生理學的角度來看,生下來的嬰兒具有100億以上的腦細胞,同沒有接線的計算機一樣,在這樣的頭腦還沒有成熟時,是否給予刺激,將決定接線即組成頭腦的形狀的好壞,所謂接線在四歲時要完成60%,八九歲時要完成95%,十七歲時要全部完成,所以,在幼兒時,如果缺乏良好的刺激是不行的。
這雖然不是一個演講實例,但從思維的角度來說,對演講的創新思維無疑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演講的成功首先要靠新穎的內容、獨到的見解,而在演講中常常會有老話重提的問題。特別是那種命題式或半命題式的演講,大家講同一主題,或同一範圍的話題,很容易彼此雷同,落入他人窠臼。並且,同題演講,時間長了,聽眾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從而出現審美疲勞。如何使你的演講別出新意呢?
(1)構思演講稿時,在平常的思維套路中選擇切入點
要講學習雷鋒精神這個題目,你在準備講稿時,不妨這樣來入題:先不做評價,隻對雷鋒的具體事例做一些白描式敘述,然而再似貶實褒地寫到:雷鋒的所作所為,不像陳景潤摘取數學皇冠上的明珠那樣,需要淵博的知識和超人的智慧,也不像董存瑞炸碉堡、黃繼光堵槍眼那樣需要獻出生命,誰願做,誰想做,都可以做到。不過……這樣的思路,就會使人覺得比較新鮮。
一般來說,演講稿的撰寫一定要選擇好切入主題的視角。特別是講老話題或同題演講時,更要避免按人們所熟知的套路去行文,而要善於找到新的切入角度,以便使人在習以為常的講法中聽出與眾不同的味道。
(2)推陳出新,舊材新用
某地舉辦讓夢想成真演講賽。一名演講者獨辟蹊徑,給材料賦予新的思想內容。他說:
誇父沒有追趕上太陽,倒下了,但那追求的過程閃耀著太陽般的光芒。在我眼裏。誇父是一個失敗的英雄。
在現實中,追日的人也不少,他們為了夢想而不停的努力與拚搏,不惜時間和精力,甚至是生命。在不停追逐的過程中,驚人的毅力和對夢想的執著是他們的動力。向夢想的靠近,哪怕隻是一小步,都會使他們倍受鼓舞。
就在2002年7月,北大山鷹在雪崩中折翅。也許在有些人看來這是不值甚至是可悲的,但是他們執著追日的過程,已經是永遠屬於他們的了。追日的成功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中的堅持與前進的快樂。
古往今來,那些追日者留下了閃光的足跡。文藝複興時期的天文學家們,他們為了自己的夢想執著的捍衛著和發展著自己的學說,挑戰教會與神學,最終解放出了近代的自然科學。哥白尼邁出了第一步,以日心說撼動教會的神學;接下來是開普勒,他的思想繼承、發展了日心說;然後是伽利略,他證實了日心說的正確性;布魯諾堅定而執著,他進一步發展了宇宙的有關學說,絕不向教會低頭;他們捍衛的真理光芒萬丈,照亮了整個人類。
他們的追日過程,艱難而偉大,也正是因為有許多像他們一樣不停追日的人,人類文明才得以大大發展,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他們對理想的追求,堅定而不留遺憾;他們的努力,使得整個人類都可以沿著他們的足跡繼續追逐心中的太陽。也許仍有許多人終生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但他們留下的足跡已足以令後人景仰。所以,無論是誰,都決不能輕易放棄對夢想的追求。個人的進步也許隻是人類文明過程中小小的一步,但正是這些很小一步的積累鑄造了我們高度發達的文明世界。
我要奮力追求心中的太陽。
不容置疑,從人類發展的宏觀角度看,有些宏偉目標、遠大理想的實現,要靠許多人前仆後繼的奮鬥,要靠一代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就個人而言,許多人都沒有成功,但他們對最終的成功功不可沒。如果人人都確立最可能實現的目標去奮鬥。那麼,科學的進步,文明的發展,曆史的前進,速度就會慢得多。
這段演講之所以受到熱烈歡迎,就在於演講者在材料中挖掘出了新意,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如果一個演講者在準備演講稿時便自覺地做創新式的思考,那他就有可能使自己的演講自出機杼,別具新意。
87.圍繞主題組織材料
命題演講是演講者根據主辦者規定的題目或內容範圍,事前作了充分準備而做的演講,它具有講題的規定性和準備的充分性兩大特點。各種專題演講、專題報告、專題講話、課堂演講、論辯演講等,都屬於命題演講。
命題演講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演講者根據限定的題目而做的演講,叫全命題演講。例如,主辦者請你去作科索沃問題,中國加入世貿麵臨的問題等專題報告,或要求你以市場化是教育改革的出路為題參加辯論,或規定你以黨在我心中,歌頌抗洪英雄,弘揚抗洪精神為題作演講等,都是全命題演講。
另一種是演講者根據限定的演講主題範圍自擬題目而做的演講,叫半命題演講。例如,舉辦者主辦紀念五四運動演講會,你根據大會主題自擬21世紀青年的使命是什麼、當代大學生應如何發揚五四精神等題目進行演講,就是半命題演講。
由於命題演講的命題具有規定性,演講者準備命題演講的時候,務必要認真審題,正確理解題意。正如寫命題作文,第一步必須要審清題目,如果審錯題,下筆就會離題萬裏。作命題演講也一樣,如果對題意把握不準,理解不透,張口也會離題萬裏。所以,審題對命題演講是至關重要的。
審題一般從兩個方麵進行:
(1)要看題目給出的是主題還是範圍。如果題目本身就是主題,隻要圍繞主題組織材料即可。一般來說,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動補結構的題目本身就是主題。如女兒當自強(主謂結構),歌頌抗洪英雄,弘揚抗洪精神(動賓結構),黨在我心中(動補結構)題目本身就是主題,是演講的中心,寫演講稿時,你必須圍繞這一中心組織材料。
如果題目隻給了一個範圍,演講者還需確立一個主題。一般偏正結構、並列結構的題目都是隻給出範圍,都需要確立主題。例如,大學生的風采(偏正結構)、道德與法律(並列結構),這類題目隻給出範圍,還不是演講的主題,演講者還需圍繞大學生應有什麼樣的風采,道德是什麼,法律是什麼,二者有什麼關係這一範圍去確立演講主題。像大學生的風采這個題目,演講者可以從大學生應該充滿朝氣,大學生應該勇於創新,大學生應該儀表美等多個角度確立主題;像道德與法律這個題目,也可以從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具體化或以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同等重要等角度立意。主題一旦確立,便可以圍繞主題組織材料。
(2)要理解題意,抓住重點。比如,大學生的風采這個題目,就要理解風采是指什麼。如果你理解了風采一般指一個人的精神麵貌,像充滿朝氣、勇於創新、儀表美都是精神麵貌的一個方麵,都可以說是風采,那麼你根據理解的題意確立一個主題就不會感到困難了。而這個題的著重點應該落在大學生應該有什麼樣的風采上,抓住這一點來講,才不會跑題,也才能講得比較深刻。
又如,21世紀,讓我們去衝浪這個題目,要理解好衝浪一詞。衝浪並不是指遊樂場裏的激流衝浪,而是指迎接挑戰,怎樣迎接挑戰是該題演講的著重點。
再如,女兒當自強這個題目,三個詞都要作正確理解:
女兒是廣義的,泛指女性;當是應當,應該之意,或作要、必須、需要解,都可以;自強也可以說是自強不息,是自己努力向上,永不懈怠的意思。另外,自強可以表現在多個方麵,如工作上自強,生活上自強,人格上自強等。而該題的著重點應是一個當字,即要從女性為什麼應當自強,怎樣自強這個角度去講,才能扣住主題。
如果演講者對題意的理解有偏差,甚至完全錯誤,或是膚淺片麵的,這將會嚴重影響演講的質量。拿女兒當自強這個題目來說,初學者最不易把握的一是當字,由於抓不住當字,也就抓不到重點。反映到演講中,就隻是圍繞當代女性是自強的,或女生是可以自強的來講。從這兩個角度去演講,就有點偏題了,而且也顯得膚淺。二是自強一詞。有的人將自強理解為做女強人,反映在演講裏,就是大量列舉女強人成功的事實,而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無文化、低文化、無地位、無收入、低收入、有殘缺的一大群弱者。這群弱者無法成為女強人,那麼她們是否就可以不自強了呢?就可以認命了呢?當然不是。張海迪,桑蘭就是弱者自強的典型,她們不向命運低頭,不向挫折屈服,是何等的自強!本來從這個方麵去說女兒當自強應是最有力的,可惜許多初學者理解不到這一層,他們的演講就隻能停留在他們理解的層麵上了。
也有的人將自強理解為女人與男人平等。事實上,女人與男人平等,甚至政治地位、經濟地位都高於男人的女人,不等於就是自強。因為生活中為達到一己私利,貪圖享受,用姿色作交易,自甘墮落的女人不乏有錢有地位的。
還有的人甚至提出女人不應該成為月亮。在他們看來,女人不溫柔就是自強。其實,月亮代表溫柔,並不代表軟弱。溫柔是女人的特點、優點,與自強並不排斥,將女性溫柔的一麵同自強對立起來,這種理解是非常錯誤和可笑的。
可見,對題意理解不準、不全、不深、不透,演講質量就要大打折扣。因此,演講者在作演講準備時,務必審清題意。
88.選擇精煉的演講材料
演講材料選擇的大致範圍確定以後,還要注意選擇精煉的演講材料。除了選材要真實、準確,一般來講,選擇精煉材料還要遵循一定的標準:選材要緊緊圍繞主題,選擇新穎的、典型的材料,所選材料最好還要有針對性。
(1)選材要緊緊圍繞主題
主題是選材的依據。選擇材料必須緊緊圍繞主題,選擇材料時必須考慮它能否有力地支持主題或為主題服務,否則,再生動的材料也不能用。即堅持這樣一條原則:凡是能突出、烘托主題的材料就選用,否則就舍棄。能夠有力支持主題的材料一般包括:演講者自己受感動的材料;演講者親身實踐證明了的材料;聽眾感興趣的材料等。
這些材料都緊扣主題,直接支持和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從而產生了無可辯駁的說服力。
(2)選擇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鮮明、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質、體現演講主題的材料。隻有這樣的材料才能以一當十、以小見大。
例如在《心係他人成就自己》的演講中,演講者圍繞主題選材典型,引用了這樣一個耐人尋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