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這事兒就算是告一段落了,你也不必對咱們謝來謝去的,往後在咱們府裏可要老實些,本分些!”老夫人別有用意的叮囑了甘珠一番,抬手讓烏蘇嬤嬤將她帶下去安排了,再順便將奴才們一並都打發下去,這才轉頭看向努達海:“方才就看你欲言又止的,這會兒沒外人了,有話就說吧。”
看看驥遠和珞琳,努達海道:“你們兩個也都下去吧,長輩們有話要說。”
“阿瑪!我們現在都是大人了,不要再把我們當成小孩子好不好!既然是家裏的一份子,有什麼事兒,我們也要聽!”驥遠皺著眉頭抱怨著。
“再加兩個字!”珞琳湊過去,跟著一起不依道,“是必須要聽!”
“驥遠,珞琳,不要胡鬧!”老夫人不悅,看著孫子孫女,“你阿瑪讓你們下去你們就趕緊下去……”
“額娘,我倒是覺得驥遠說的沒錯,他跟珞琳如今都是大人了,不管是家裏的事兒還是外頭的事兒,都該讓他們知道些,別說驥遠總歸是要辦差的,就算是珞琳,十幾歲的姑娘了,多聽些多看些總是沒壞處的不是麼?”要是依著以往的性子,雁姬不會有這樣的看法,也更不會違背老夫人的意思,可是如今,她不再想一味的將兒子女兒都藏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倘若眼界廣泛一些,興許也會少栽幾個跟頭。
努達海看了一眼雁姬,再看看滿臉期盼的驥遠和珞琳,不由得失笑:“好,那你們便都留下來吧!日後都是要一個院子裏住著的,讓你們提早弄個清楚明白,也少了麻煩。”雁姬心裏咯噔一下,隻聽著努達海繼續說道:“這回奉旨兵援荊州,你們也是都知道的。雖說最終還是拿下了荊州城,將賊寇擊殺百裏,隻可惜,還是晚了一步,駐守荊州的端王軍寡不敵眾,父子三人以及眾多將士,都犧牲在了戰役之中,而端王爺的妻妾奴仆,都自盡於府中,待等援軍趕到,為時已晚,看到的隻是滿門忠烈……”
乍然聽到這樣的消息,在座諸位不由得都是瞠目結舌,隻有雁姬,一臉的從容淡定,畢竟有過之前的經曆了,當初的欽佩也好敬重也罷,甚至是同情惋惜也一概找尋不回,早已經吞沒在之後的歲月之中。
老夫人第一個回過神來,關切問道:“滿門忠烈?竟然一個都沒有活下來麼?”
“回額娘的話,王爺在最後關頭安排了一奴一婢,保護著幼子克善逃出了荊州城,祈求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至於讓這一脈骨血斷送於此,也是上蒼垂憐,他們主仆幾乎喪命之時,被兒子的人手發現,雖有驚險,但總算平安得救,如今已送入宮中。太後與皇上憐其年幼又飽受驚嚇,也是疼惜的緊,故而格外開恩,如今的克善被冊封了世子,待等其成年之後亦可繼承端王封號……”
聽著努達海徐徐道來,雁姬卻是愈加的疑雲密布,難道真的不一樣了?為何聽了這許久,竟沒有新月的一絲一毫消息?不由得咬了咬唇,雁姬問道:“端王一家就……隻有小世子一個人逃出來了?”
“哦不是的,還有端王長女新月,年十七。”努達海接著說道,“太後有意將其留在宮中,親自調教,將來再由上頭下旨給她一門親事,也許還能封個公主,也不枉她的阿瑪為國捐軀。隻是眼下因為格格身子嬌弱,之前又曾被賊人擄走,送入宮時還是昏沉沉的不省人事,這會兒正由數位太醫悉心照顧著。”
看來,自己重新介入其中,便已經引起了一連串的變化,雁姬定了定心神,“能承蒙太後親自調教,那果真是天大的榮耀了,要知道如今幾位長公主都已經出閣多年,若是這位新月格格能承歡膝下,太後定會展顏。”這樣最好,讓那些個災難都離將軍府遠遠的,不要再來打擾他們的日子!
“嗯,雁姬說的沒錯,若是格格真的爭氣,能討得太後皇上的歡心,這輩子也算是有所托付,就算是那位小世子也算是有了依靠了。”老夫人歎道,“唉,親人皆罹難,天人永相隔,到底是可憐啊。依我看哪,什麼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在一塊兒,才是人生最好不過的事兒了。”
“是,額娘說的正是。”努達海順著老太太的話應著,目光掠過一雙兒女,最終落在雁姬臉上,四目交錯,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