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建立有價值的人脈(4)(1 / 3)

細數“老資格”的發展史,他們也是從初出茅廬、一無所有開始,一步步上升的,由於職場精力不同,這些人欣賞的人物類型也不同。例如,成長於“艱苦創業”年代的人們,他們更喜歡腳踏實地、本分正直的後輩;而起步於經濟高速發展時代的人們則傾向於提拔有勇有謀、敢作敢當的後輩。當然,二者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共鳴,他們都喜歡能夠收攏人心、並且首先能讓自己信任、欣賞的後輩。

“江南第一茶王”李乃壽的發跡就得益於“老資格”的指點。成名之前,李乃壽生於福建省一個世代以種茶為生的茶農家庭。後來,李乃壽隻身去人生地不熟的武漢要債,可是卻遭遇重重困難。後來,李乃壽結識了一位神通廣大的張師傅,在張師傅的幫助下,李乃壽終於找到債主,而且還在張師傅的陪同下去了武漢三鎮的茶莊。這裏的茶品種雖然多,但是卻沒有福建的功夫茶和大白毫。這個發現使李乃壽驚喜萬分,他決定在武漢開辟新天地。在張師傅的幫助和指導下,李乃壽的茶莊從開張到經營都穩中有序地進行。幾年之後,在這位元老級軍師的幫助下,李乃壽成功進軍“江南第一茶市”,並且很快成為這裏的領銜者。

即使是被榮譽和財富圍繞著,李乃壽仍然保持一顆質樸的心,更將張師傅的恩情銘記於心,因為沒有張師傅的指點,就不可能有他在茶莊生意中的新生。

職場如戰場,戰略隻是實現目標的一種途徑,大樹底下好乘涼,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大樹。每個圈子中的“老資格”都像一座冰山,也許露出來的隻是不起眼的冰山一角,但是真正的藏在水麵下的部分所蘊含的能量卻令人咋舌。要想在平凡中得到新生,想成為“老資格”,首先要發現“老資格”的生存秘訣,因為這是他們立足並發展的基礎,但最主要的還是得到他們的肯定和認可,不然怎麼會對你傾囊相授?

自我“貶值”是人際升值的開始

法國有句諺語:自滿、自大和輕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沾上其中任意一種都可能會發生觸礁。人之所以會犯下阻礙自己發展的錯誤,不在於他們什麼都不懂,而在於他們自以為什麼都懂。

螞蟻是最勤勞的搬運工,而且螞蟻的團結精神令人敬佩,它們可以分工協作、彼此配合來完成一項搬運工程,在遇到災難時,更能緊緊“抱團”度過難關,因此能夠創造“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的奇跡。例如,麵臨來勢迅猛的火花,它們會立刻集合,形成一個個“大黑團”,一起翻滾過去,雖然外層的螞蟻都被燒焦、燒死,但是中心部分卻安然無恙。對於如此低級的生物這般高尚的品質,人類往往自愧不如,其實,螞蟻之所以會表現出驚人的團結精神和毅力,不是因為它們了解太多舍己為人、造福於人的大道理,而在於它們知之甚少,一碗水,對於它們來講就是一片海洋,它們知道自己脆弱地不值得一提,因此更依賴同伴,彼此之間建立的友誼也更真摯,以至於能夠在關鍵時刻犧牲自己來保住自己的團隊!

相比之下,人類真應該為自己為得到蠅頭小利便陷入爾虞我詐之中感到自慚形穢。螞蟻能夠有無數生死之交,在於它們可以無視自己,因此它們的友誼超越了生命的價值;人類相互之間明爭暗鬥,在於它們過分地看重自己,因此他們的友誼極其廉價。如果你是一個常常抱怨他人居心叵測的人,那麼你必然也是一個口蜜腹劍的人。螞蟻的精神非常可貴,“地低成海,人低成王。”韜光養晦是一種處世智慧,是以謙卑的態度來換取寶貴的交情的最佳方式。

唐高祖李淵是位能屈能伸的人物,當需要他降低身份、匍匐前進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彎下腰去,並且麵帶微笑。隋朝末年,李淵看到隋朝已到了千瘡百孔、無藥可救的地步,就毅然在太原起兵反隋。

太原起兵不久後,李淵便選準關中作為長遠發展的基地,借“千萬長安,擁立代王”為名率軍西行。

李淵要西行入關,麵臨的困難和危險主要有三個:一是長安的代王並不相信李淵會真心擁他為帝,而是想借擁立之名,行反叛之實,代王自然派精兵予以堅決阻擊;二是當時勢力最大的瓦崗軍半路殺出,與李淵糾纏不清;三是瓦崗軍還用一部分主力部隊奔襲晉陽重鎮,嚴重威脅著李淵的後方根據地。

三大危險中,隋軍的阻擊雖已成為現實,但軍隊數量有限,且根據種種跡象判斷,隋朝朝廷沒有繼續派遣大量部隊出擊的跡象。但是,後兩個危險卻是非常致命的,李密率領的瓦崗軍雖是草莽之眾,但已經發展成各路反軍之中勢力最強大的一支,人數是李淵部隊的10倍以上,所以,後兩種危險中的任何一個都會使李淵進軍關中的行動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