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一種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語氣請教他,並且堅持要他把不滿意的部分挑出來,使他高興起來,於是我們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情緒開始鬆弛消散了。偶爾我小心地提問幾句,暗示他那些木料可能是合乎規格的,也使他覺得他們的價格隻能要求這種貨色。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讓他認為我是有意為難他。
漸漸地,他的整個態度改變了。最後他坦白承認,他對白鬆的經驗不多,並且問我從車上搬下來的白鬆板的問題。我就對他解釋為什麼那些鬆板都合乎檢驗規格,但仍然堅持,如果他還認為不合用,我不會硬要他收下。他終於到了每挑出一塊不合用的木材,就有罪惡感的地步。最後他看出,錯誤是在他們自己沒有指明他們所需要的是多好的等級。
最後的結果是,他重新把卸下的木料檢驗一遍,全部接受了,於是我們收到了一張全額支票。
單以這件事來說,運用一點小技巧,以及盡量製止自己指出別人的錯誤,就可以使我們公司在實質上減少一大筆現金的損失,而我們所獲得的良好關係,則非金錢所能衡量。
在卡雷羅的報告中,一個“渾身帶刺”的顧客最終成了唯唯諾諾的“小綿羊”,而促成這種巨大轉變的正是卡雷羅智慧的表達方式。他沒有將對方在檢驗程序上的失誤作為反擊的把柄,而是讓對方自己意識到理虧後羞愧難當,主動示好。對於從事服務行業的人來說,售後是一項非常重要且非常難辦的工作,因為售後是維係合作關係的重要環節,你的一言一行都影響到後續合作、品牌形象和公司信譽,麵對胡攪蠻纏的客戶時,不如學習卡雷羅的處理方式,用最溫暖的語言作為做有利的攻擊武器,幾輪回合後,你就會輕而易舉地占據上風。
在1887年3月8日,美國最偉大的牧師及演說家亨利·華德·畢奇爾逝世。畢奇爾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如同日本人所說,他改變了整個世界。就在那個禮拜天,萊曼·阿爾伯特應邀向那些因畢奇爾的去世而哀傷的牧師們演說。他急於作最佳表現,因此把他的講辭寫了又改,改了又寫,並像大作家福樓拜那樣謹慎地加以潤色。然後他讀給他妻子聽。講辭寫得很差勁——就像大部分寫好的演說稿一樣。如果她的自持力不夠,她也許就會說:“萊曼,寫的真是糟糕。行不通。你會使所有的聽眾都睡著了。念起來就像一部百科全書似的。你已經傳道這麼多年了,應該有更好的認識才是。看在老天爺的分上,你為什麼不像普通人那般說話?你為什麼不表現得自然一點?如果你念出像這樣的一篇東西,隻會自取其辱。”
她“也許”會這麼說。而如果她真的那麼說了,你知道將會有什麼後果,她也知道。所以,她隻說,這篇講稿若登在《北美評論》雜誌上,將是一篇極佳的文章。換句話說,她稱讚了這篇講稿,但同時很巧妙地暗示出,不過用這篇講稿來演說,將不會有好效果。萊曼·阿拉特知道她的意思。於是他把細心準備的原稿撕破,上台演講時甚至不用筆記。結果那天的演講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用若無其事的態度來對待對方的不足,用看似漫不經心的語氣來暗示對方的錯誤,這樣會減少對方被否定時的恥辱感,如果你處理的足夠巧妙,還會使對方懷著感激的心情來糾正錯誤。很多人說處世艱難,其實關鍵在於你在交往中所選擇的方式。隻要方法得當,什麼樣的人脈不能保質保鮮呢?
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
中國自古就有“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說法。所謂貧賤之交,就是能夠雪中送炭的朋友。正所謂患難見真情,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是在你得意之時錦上添花的人,但一定是在你失意之時雪中送炭的人。不難發現,生活中能夠錦上添花的人往往多於雪中送炭的人,這就需要當局者擦亮雙眼,找出雪中送炭的人,重視與這部分人的關係,因為他們才是人際中的黃金股。
一位很富有的猶太人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把兒子叫到麵前叮囑他說:“除了一生積累下來的財富,我留給你的還有一生當中唯一的朋友。他在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這是他的地址。如果哪天你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就去找他。”說完父親把手中一個寫著陌生地址的紙條交到了兒子手中,然後就撒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