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父親的兒子十分悲痛,但對父親的臨終遺言感到不解:父親知道我有很多好朋友,為什麼還說有困難的時候去找他那位多年不聯係的唯一的朋友呢?雖然對父親的話很納悶,但還是聽從父親的教誨把那張紙條保存到了一個穩妥的地方。
在父親死後的幾年裏,兒子大手大腳地花錢,和他的那些朋友混在一起。當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慷慨解囊,忘記了小時候父親對他關於如何理財的教誨。由於過度花費又沒有其他的進賬,所以父親留下的那些家產很快就被花完了。一無所有的他向他那些朋友尋求幫助的時候,卻沒想到過去熱臉相迎的朋友們一個個都變得冷漠之極。
正所謂禍不單行。一次高利貸向他討債的時候,由於對方惡語相向,他一時氣憤把對方打成重傷。他知道對方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會被抓入監獄。於是他想先到朋友那裏躲躲,然後讓他們幫助自己渡過這場災難。當他連夜到各個朋友家敲門求助的時候,朋友們都怕惹官司上身,沒有一個接納他的。這使他嚐到了牆倒眾人推,眾叛親離的滋味。
正當他心灰意冷之際,想到了父親臨終時留下的紙條,心想或許真能幫上忙。
於是他打點行囊,按照紙條上寫的地址去拜訪父親生前那位多年不見的朋友去了。
雖然一路上遭遇到了很多磨難,但還是找到了父親的生前好友。他看到父親的朋友並不富裕,但一想既然來了還是說出了自己的來曆和困難。
老人一聽說是朋友的兒子,趕忙盛情款待。在他吃飯的時候,老人出去了,沒過多久滿頭大汗地回來了,抱著一個年代很久的壇子。令年輕人吃驚的是,壇子裏居然有幾十塊閃閃發光的金幣,更令他出乎意料的是,老人居然要將這些金幣都送給他。
老人一邊將金幣送到年輕人手中,一邊對他說,“這是我年輕的時候和你父親一起做生意時分的利潤。你全部拿去,用它們償還債務,剩下的錢就用來創造更大的財富吧。年輕人,想想你父親當年的做法,以後要知道怎樣積累財富。”
年輕人拿著金幣走了,他同時也明白了友誼不僅僅是錦上添花,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有人說,職場中沒有真正的朋友。在涉及內部員工之間利益之爭的領域中,同事之間的確不存在真正的友誼,例如商場、官場,因為當麵臨金錢和利益的問題時,在競爭如此激烈、隨時可能淘汰出局的環境中,人們難免會存在不惜得罪同事為自己謀利的心理。這時候,世態炎涼是普遍現象,既體現於別人對你的精心設計、也體現在你對他人的冷眼相看。因為彼此之間的接近都存在一定的目的和動機,為了套取客戶信息而不擇手段的案例比比皆是,為了爭取銷冠獎而互相詆毀的例子也很常見,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中錦上添花很常見,雪中送炭卻十分罕見。
越是魚龍混雜的地方,想要混出名堂就越不容易。想要得到他人的竭誠相待,必須首先對對方赤誠相見,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拉他一把,而不是在一旁做看客。同時,如果你能僥幸遇到一位肯在你落魄的時候接近你、善待你的人,一定不要錯過這個重要的角色,因為他很可能就是那個能夠雪中送炭的人。
北宋名臣司馬光做宰相的時候,推薦劉器之到國史館做官。有一天,劉器之去拜訪司馬光,司馬光問他:“你知道我為什麼舉薦你嗎?”劉器之回答:“因為我們是故交。”司馬光說:“不是。其實就是因為我賦閑在家時,你經常來問候;而在我當上宰相後,卻隻有你沒有來過,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在司馬光失勢落難的時候,需要朋友的雪中送炭,而他那些朋友隻有劉器之對他不離不棄。在他當上宰相後,劉器之並沒有來錦上添花,趨炎附勢。這種態度讓司馬光很欣賞。
世事變幻無常,天災人禍往往來勢迅猛,讓你措手不及。在你處於困境中時,向誰求助是個值得慎重考慮的問題。因為生活中道貌岸然的人非常多,在你高高在上是攀附你的人很可能轉眼變成落井下石的人,而隻有那些在你身陷囹圄時曾出手相助的人才是最可信的人,下麵這個故事就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瘋狂的德國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1942年希特勒下令逮捕德國所有的猶太人。
著名富商賈迪波德默是一名猶太人,麵對此種情形,召集全家商量對策,最後想出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向德國的非猶太人求助,爭取他們的保護。
辦法確定後,賈迪波德默想到了兩個最好的朋友,一個是銀行家奧尼爾,一個是木材商人本內特。奧尼爾受過賈迪波德默家族的很大幫助。
因為賈迪波德默家族是全歐洲著名的木材供應商,奧尼爾是一家銀行的小股東,他是在賈迪波德默家族的資助下發家的。40年來,為了支持他打敗競爭對手,賈迪波德默家族的錢從來沒有存過其他的銀行,就是現在在他的銀行裏還存有200萬馬克。所以奧尼爾一直視賈迪波德默家族為他的恩人,在很多不同的場合多次表示,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助的,盡管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