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有效使用人脈資源(5)(2 / 2)

現在賈迪波德默家族遭受到了滅頂之災,向他求助,他怎麼會袖手旁觀呢?

本內特是一位木材商人,賈迪波德默家族的人就是跟他打工起家的。後來在他的資助下,才有了今天的事業。賈迪波德默家族對本內特心存感激,經常來往,關係很不錯。

到底要找誰呢?情況緊急,沒有時間考慮了,於是賈迪波德默讓兩個兒子分別去求助兩個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個名叫艾森波德默的人從美國輾轉回到德國,尋找他的家人,最後卻一無所獲。

他遇到了戰前的鄰居,問他家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鄰居說“一天半夜納粹兵把你的全家都抓走了,還聽說是你弟弟想要逃跑,走漏了風聲”。

艾森波德默不解,弟弟怎麼會走漏風聲呢?後來在納粹集中營檔案中查到了一條記錄:銀行家奧尼爾來電,家中闖入一年輕男子,疑是猶太人。

他這才明白原來是奧尼爾出賣了自己的家人。

奧尼爾受過賈迪波德默家族的很大恩惠,理應在困難的時候幫助恩人,但是卻沒有這麼做,反而出賣了賈迪波德默一家。本內特是賈迪波德默家族的恩人,幫助艾森波德默通過海上貨輪偷渡到了美國,保全了性命。

常常看見春風得意的人家裏總是門庭若市,而家道中落的人那卻是門可羅雀,交情的深淺在對比自然顯現。本內特是幫助賈迪波德默家族白手起家並且一路扶持的老朋友,從一開始就扮演著雪中送炭的角色,而一向媚眼討好的奧尼爾最終卻成了落井下石的小人,可見,用人不慎的後果是多麼可怕。如果你的身邊同時具備本內特和奧尼爾這樣的人,那麼你要謹慎起見,什麼人應該感恩戴德?什麼人應該適當提防?親賢臣,遠小人的遺訓必須銘記於心,這樣是對自己和自己事業的負責。

高壓政策下人心難聚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說成功有什麼忌諱的話,那麼頤指氣使的態度就是最大的禁忌。能夠和顏悅色、時刻體諒他人心情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在很多公司裏,下屬對領導都心存畏懼,一旦犯了錯誤就心驚膽戰,因為他們怕遭到領導的訓斥。能夠被下屬如此畏懼的領導管理能力一定是不容質疑的,但是他們的大腦中時刻緊繃著一根弦:我是個威嚴的領導,我不能表現出軟弱和無能,我一定要時刻都讓別人看到最強勢的我。這樣的人容易給人一種距離感,工作時間久了,威嚴的麵具就鑲嵌在了臉上,甚至在生活中也很難摘掉。對於這樣的領導,下屬都是敬而遠之,做什麼事都出於“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每次為領導辦事,懷裏都像揣著一隻小兔子,緊張不已,工作之餘,大有與其老死不相往來的念頭。可想而知,這種領導生活中一定也不會太輕鬆。

小麥是個旅遊公司的部門負責人,年近三十的她曾經有過一次失敗的感情經曆,受挫之後,她開始將全部轉移到工作中。當時,她在公司裏還是個年輕的員工,由於工作賣命、業績突出,她被提升為部門主管,她帶領的團隊中有很多成員年紀比她大,還有一些年齡相仿的。這讓小麥很是頭疼,因為自己太年輕,每次分配任務的時候,大家的回應總是怪腔怪調的,小麥知道大家都對年紀輕輕的她不服氣,畢竟其中一些員工工作年限遠在小麥之上。最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小麥決定改變以往隨和謙恭的態度,開始變得威嚴強勢,每次開會都直接“發號施令”,以命令的口吻分配任務,並且嚴格執行考核製度,這樣一來,那些不把她放在眼裏的老員工都開始畢恭畢敬,認真執行工作了。

小麥覺得這方法不錯,於是,幾年來一直以嚴肅認真的形象出現在公司裏。手裏帶的員工換了好幾批了,每一批員工在聽她分配命令時都點頭如搗蒜。小麥對自己的成就頗為滿意,隻是覺得心累了點,因為她是公司裏的冷血領導,這已經是公認的了,所以即使有時候大家一起出去玩,她也擺脫不掉這副麵孔,她的出現總給人一種壓力感。部門的聚餐越來越少了,最後甚至取消了,每當同事們興致勃勃地討論什麼話題或講笑話時,隻要她一出現,立刻鴉雀無聲,各歸各位。

一天,小麥去逛街,碰巧遇見以前帶過的一個職員。遇到故人是件好事,小麥本想熱情地過去打聲招呼,可誰之對方看見小麥後居然一副不屑一顧的神情走開了,小麥頓時火冒三丈:以前在我手下的時候跟孫子似的,怎麼一離開我這就變成大爺了!虧我以前還那麼認真地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