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有這麼一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認為,能夠洞悉世事、在處理人情世故方麵的本領達到極致,這就是學問,就是真正的本事。可見,向來以禮儀之邦著稱的中華民族自古就將“人情”視為處世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時代在變,而人情的內涵卻沒有變,人情,即人與情的結合,包括親情、友情、愛情,能夠在處理人情方麵做到“達”,也就是達到至高的境界,那麼就可以稱之為在人際領域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了。
人情算盤要打的精準
常常聽見得勢的人對受控於自己的說:“以目前的形式看來,我欠你一個人情要好過你欠我一個人情,因此,你應該沒理由拒絕我的要求。”這種隱晦的威脅也許會助他們達成某種目的,然而,卻容易從內心深處激怒被迫服從於自己的人。這種看似精明的“人情債”其實是最危險的,因為當他為成功脅迫對方而自鳴得意的同時也點燃了對方複仇的火苗。與其說這種人用心機換取了成功,不如說他播種了失敗的種子,因為一個明智的人不會利用他人的弱勢強取人情,而是利用對方的“理虧”收攏人心。
某著名企業一位高級負責人由於工作嚴重失誤給公司造成數百萬損失,他內心十分緊張。許多人向董事長提出應把他辭退,但董事長卻認為一時的失敗是企業家精神的“副產品”,如果能繼續給他工作的機會,他的進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過未受過挫折的常人,因為挫折對有進取心的人是最好的激勵劑。
第二天,董事長把這位高級負責人叫到辦公室,通知他調任同等重要的新職,“薪金待遇不變,我相信以你的經驗和閱曆勝任這份工作是沒問題的。”董事長說。這位負責人原本做好被辭退的心理準備,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吃驚:“為什麼沒有把我開除或降職?”
董事長笑著回答:“如果那樣做,豈不是在你身上白花了巨額的學費?”
後來,這位負責人用堅強的毅力和超常的智慧為公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顯然,故事中的董事長並沒有利用下屬的過失加以懲罰或以他的過失為由降低薪水,而是顯示出既往不咎的豁達,從而讓這位負責人帶著感激的心理為他創造業績。
一次,宋太宗在北陪園飲酒,他讓臣子孔守正和王榮陪他一起喝酒。也許是酒宴上太興奮了,這兩位臣子都喝得酩酊大醉,後來居然因為一點小事當著宋太宗的麵吵得不可開交,完全失去了做臣子應有的禮節。
當時,內侍看到這場景都嚇壞了,在皇帝麵前吵架可是對皇帝的大不敬,於是他立刻奏請宋太宗,要把他們兩個人治罪。可是宋太宗並沒在意,反而派人把他們送回家去,並送去了醒酒的湯藥。
第二天,孔守正和王榮酒醒了,想起昨天晚上喝了許多酒,然後在皇上麵前大吵大鬧,他們都很後悔,也十分害怕宋太宗會不高興。於是,兩個人約好一齊跪在金鑾殿上向皇帝承認錯誤,並請求處罰自己。
等他們來到殿上請罪時,宋太宗卻裝作什麼都忘記了,然後對他們微微一笑,道:“不瞞你們兩個,昨天晚上朕也喝多了,根本記不得你們說的這些事情。看來朕錯過了看好戲的機會,不過,既然你們都說是酒後的事了,當然不能當真,這樣的話,你們又有什麼罪呢?趕緊起身吧。”兩個人都很感激宋太宗不計較他們的過失,於是更加盡心地幫助宋太宗治理天下。
真相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宋太宗並非對兩位臣子酒後無視自己毫不介意,隻是他更清楚這些臣子都是治理國家的棟梁之才,讓其對自己心生畏懼不如使其心生歉疚、感激之情,因為這兩種情愫雖然都會讓人有“欠人情”的心理,但是結果卻截然不同,前者容易導致背叛,而後者卻能促成忠誠。
三國時期諸侯割據稱雄,力量此消彼長,誰也不知道哪邊力量更強一些。起初袁紹的軍隊是一支強大的隊伍,曹操的實力比袁紹就差很多,曹操手底下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和袁紹有書信往來,因為他們都想自保,怕曹操萬一哪天被袁紹打敗了,自己沒有了退路。
官渡之戰後,袁紹徹底失勢,而曹操則強大起來,在士兵清點戰利品時,有人把在袁紹軍隊中繳獲的一大捧書信拿給了曹操。曹操一看,發現這些書信都是自己的部下與袁紹往來的書信,於是他把這些書信拿到大營。曾經給袁紹寫過信的人一看到這些信件,自然知道事情敗露了,以為自己要麵臨殺頭之禍,因而個個膽戰心驚,不知如何是好。出乎意料的是,在他們十分緊張的時候,曹操並沒有點誰的名,而是在他們麵前把這些信件全部燒毀了,還對他們說:“以前的事就讓它過去吧,從前我的軍隊不強大,與袁紹打仗就像拿雞蛋往石頭上碰,你們這麼做我也理解,換作是我也許同樣會這麼做。”眾人聽曹操這麼說,深感他的寬容和大度,眼看著一大捧書信燒成灰燼,他們都如釋重負,同時決定誓死報效曹操不殺之恩。從那以後,這些人都成了曹操忠實的謀士,為曹操成就霸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