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按時間點卡收費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無論是窮學生、還是億萬富翁,在遊戲消費都是一樣的,而這在營銷上是最忌諱的——史玉柱。這種觀點支持了差異化定價策略,同時也指出了這種“一視同仁”的運營方式的弊端——沒有主次之分。對不同消費層次的客戶應該推出不同等級的產品,每個企業都有重點維係的客戶和關係,因為重點人物關係事關企業發展,把握住重點部分才能確定發展大局的穩定。商場講究以重要客戶為突破,哲學上推崇“抓主要矛盾”處世方法,交際領域亦是如此,“牽牛要牽牛鼻子”,抓住了核心人物,則人際交往必然是如虎添翼。
遵循交往中的“刺蝟法則”
叔本華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最初是因為單調和空虛,當他們在一起時又會對彼此的有些品行感到厭惡,於是又分開。後來,他們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能夠彼此容忍對方的缺點,在這個時候友誼就能長久地保持下去。”
這正符合人際交往中的“刺蝟法則”,即一群刺蝟在一起避寒,天氣特別冷,所以它們要擠在一塊來取暖,可是由於刺蝟的特殊生理結構,當它們挨得太近時,身上的刺就會刺到同伴,因此,它們隻能調整一下距離,既能取暖,又避免傷害到對方。
人脈是由各種關係結成的,親人、朋友、同事、同學、上司、下屬、客戶……對於每一種角色,每一個人物,都應該把握好接觸的距離,該近則近,該遠則遠,這樣才能使人脈維持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之中。而對於那些起關鍵作用的重點人物,更好掌握好接觸的距離。
趙婷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她家離上司家很近。有時,為了工作上的事,她就直接到上司家裏去商談。雖然這樣做顯得會讓別人覺得她與上司間的關係過於親密,但趙婷覺得自己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念頭,所以就沒在意。
當趙婷去的次數多起來的時候,上司的夫人就有了意見,覺得女職員這樣來來往往的肯定跟丈夫的關係不一般,於是有好幾次差點跟丈夫吵起來。後來,消息傳到公司裏鬧得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大家傳來傳去事情就變了樣,把趙婷說成了一個和上司關係曖昧的人,於是大家都有意躲著她。趙婷真是百口莫辯,在公司裏很不好過。她的老公知道這件事後,也開始不信任她,總是用懷疑、譏諷的口氣對她說話。總之無論在哪裏,趙婷都得不到理解。
最糟糕的是,趙婷的上司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也開始疏遠她,不給她重要的工作,獎金也都扣掉了,趙婷的收入大不如從前。後來沒有辦法,她隻好辭職去另一家公司上班。
盡管趙婷本人並沒有做錯什麼事,也沒有非分之想,但是她的舉止卻讓很多人感覺到不舒服,包括她的上司。原本很好的上下級關係,過於親近難免會產生流言蜚語,這會給領導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因此他會為了撇清關係主動疏遠這個與他親密的下屬。其實,這種上下級間的過分親近帶來的不便不僅局限在異性之間,同性之間也存在這一問題。
小孟是某公司的部門負責人,李可是她部門中的一名員工,表麵上她們是上下級的關係,但是私下裏她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學畢業後,她們一同來到現在的公司工作,為了節約生活成本,兩人合租一間房子,每天上下班、吃飯都在一起,可謂形影不離。後來,小孟由於工作能力突出被提拔為部門負責人,她們分別有了自己的住所,但是兩人的感情依舊像以前一樣好,工作上的事情小孟對李可完全沒有隱瞞,很多事情甚至找李可商量。部門裏的新老員工都知道她們的關係,因此小孟不在公司的時候或者工作太忙抽不開身的時候,大家有什麼事幹脆就跟李可說,讓李可代轉給小孟。李可也是出於好心,本著替小孟分擔的想法為小孟分擔了很多員工之間的事,同時由於李可也是老員工,很多事情有能力代李可處理。這樣,時間一長,有些員工有事直接找李可說。小孟起初對此並沒有什麼想法,畢竟都是些工作上的瑣事,但是漸漸地,她發現自己被李可“架空”了,員工們更似乎更喜歡與李可接觸,而李可也非常樂於處理他們提出的問題。一天,其他部門的人給小孟送一份材料,見小孟不在便讓李可轉交給小孟,李可見不是特別重要的材料,就直接收起放在文件夾裏了,轉念便忘記了。後來,當其他部門的人無意間提起這件事的時候,小孟居然對此一無所知。“不是吧,我交給你們部門的李可了,並告訴她轉交給你了。”對方說。這讓小孟心裏非常別扭,畢竟自己才是部門的負責人,而她問起李可這件事的時候,完全沒有他心的李可滿不在乎地說:“哦,我看了,不是什麼重要的文件,就收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