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拿出80%的精力維護20%的重點關係(4)(3 / 3)

至於到了官場中,吃虧可就更有必要了。必要的時候,要甘心做上司的替罪羔羊,替上司背黑鍋,雖然暫時會受些委屈,受到誤解,但是卻能為自己迎來一個大靠山。在這方麵,相信清朝最善於逢迎討好的和珅已經將這種主動吃虧的功夫練到了極致。

乾隆是中國曆史上很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但是到了晚年卻逐漸糊塗起來,他過於追求奢華的生活,卻依然想要以勤儉節約、愛民如子的明君形象示人。以和珅的聰明才智當然能夠看出皇帝的想法,就義無反顧地背起了乾隆的黑鍋。

乾隆表麵上下令不允許鋪張浪費,和珅卻暗中經過乾隆的默許,慫恿、督促地方官員、富商捐獻貢賦。為了賺取更多的財富取悅皇上,和珅更是創造性地發明了“議罪銀”製度。這種製度規定,有過失或者是犯罪的官員,可以以繳納銀子的方式減輕或減免罪行,而“議罪銀”中85%都用來供乾隆揮霍享受。

有了經濟基礎的乾隆,便打算南巡,但是他又怕落下個貪圖享樂、揮霍無度的罵名,因而一直猶豫不決。善於察言觀色的和珅當然能夠看出乾隆的想法和顧慮,就慫恿乾隆說:“江南的官員和富商都對您心存感激,並且願意為皇上您捐獻銀子,因此皇上不必擔心費用問題。”乾隆聽後龍顏大悅,當即讓和珅全權安排南巡事宜。

有了乾隆帝的聖旨,和珅立即昭示江南各地,要求各地官員和官商要細心準備。於是,江南各地官員為了迎接皇帝的到來,開始搜刮民財、大興土木建設,由此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大官吃小官,小官壓榨百姓,江南百姓被迫出工、出錢疏通運河,興建大型行宮。

在和珅的精心安排下,乾隆帝不費國庫一分一厘就風光無限地完成了南巡。在南巡過程中還到曲阜拜祭了孔廟,以向天下人說明他尊重仁道。和珅的“苦心”當然沒有白費,南巡結束之後,乾隆就任命和珅為戶部尚書,把大清國的財政大權都交給和珅掌管。

後來,和珅更是變本加厲地搜刮民財,為乾隆帝興建大型行宮樂園,並且提供大量的金錢供乾隆揮霍。

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帝80大壽,和珅理所應當地成為慶典的負責人,史料記載:“皇帝雖令節省,而群下奉行,務極侈大……自燕京到圓明園外,樓台飾以金珠翡翠……營辦之資無慮屢萬,而一毫不費官需……”乾隆帝表麵上命令節儉,而實際上卻非常希望大操大辦。揣摩透其心理的和珅當然不會放棄表現自己的機會,於是加緊搜刮,享樂的是乾隆,千夫所指責、挨罵的是和珅。

和珅的一生可謂大富大貴,即使老年被刺死,但他的一生卻是想盡榮華富貴,可以說是沒有什麼遺憾了。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和珅是個善於察言觀色的人,他能通過乾隆的一舉一動揣摩到其心意,萬年的乾隆窮奢極欲、好大喜功,自詡為盛世明君,和珅就迎合他這種心理,將所有的黑鍋抗起來,讓乾隆能夠堂而皇之地兼得奢華與美名。

當然,替上司吃虧的事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能盲目地替上司抗下一切黑鍋。有時候,上司不小心或一時疏忽而犯了些小錯誤,其實事情關係不大,但卻能影響到他的麵子,傳出去會影響他這種身份的人物的聲望,因此,如果這時候你能自稱辦事不力犯下錯誤,替上司把這件小事頂過去,那麼你就是上司心裏的小紅人。他會記下你的功勞,而這一功勞也許比任何腳踏實地的工作更能得到他的重視。

做領導信得過的劊子手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但是很多時候,你的處境和地位決定必須由你替領導做些得罪人的事。想要得到領導的肯定和信任,就必須用實際行動向他證明你是個善於為他處理問題、掃清障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