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那些讓你痛苦的,必是讓你成長的(1)(2 / 3)

其實,對於一個遭遇困境的人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過度專注這些痛苦。實際上我們對於痛苦的體驗就像小孩子摔跤一樣,明明摔得不那麼疼,也不那麼嚴重,可是一旦發現自己手上出血,就會號啕大哭,認為自己摔得很嚴重。還有就是病人養病,最新的心理調查研究表明:高達30%的重症患者並不是死於疾病本身,而是死於絕望和恐懼。正是因為擔心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擔心自己沒有辦法恢複,才會感到消極和絕望,最終影響了治療。

所以,永遠不要把問題想得太難,畢竟當你強大的時候,痛苦就會變得很小,而當你弱小的時候,痛苦就會變得強大,你越是能樂觀看待那些痛苦的事情,就越是能夠征服它們。

2保持淡定,還不到真正害怕的時候

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戰神阿瑞斯驍勇善戰,罕見對手,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已經無敵了,比如在特洛伊之戰中,阿瑞斯曾經幫助特洛伊人奮戰,當時的斯巴達人和希臘阿開亞人非常害怕阿瑞斯,並因此遭遇了巨大的損失,很多阿開亞勇士都失去了性命,士氣嚴重打擊,盟軍甚至一度失去了信心。雅典娜女神對眾人說:“阿開亞的勇士們,現在隻是戰爭的開始,你還沒有達到真正要害怕的地步,隨著戰爭的進行,你們會進一步領略到阿瑞斯那個劊子手的殘暴。”聽了雅典娜的訓示後,士兵們一個個都開始保持冷靜,重新開始恢複戰鬥力和信心。實際上雅典娜一語成讖,後來戰事越來越僵,雙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大發神威的阿瑞斯更是成為了阿開亞人最難纏的對手。不過正是因為保持了淡定,阿開亞人才能夠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鬥中堅持到最後,並取得了勝利。

多數時候,我們都和那些悲觀的阿開亞人一樣,一遇到障礙和困難,很容易就產生放棄的心理,而正是因為恐懼,讓我們失去鬥誌,失去動力,才會讓我們在挫折和痛苦麵前感到無所適從。因為恐懼,我們在遇到小問題時就會感到絕望;因為恐懼,我們缺乏最基本的判斷力和毅力;因為恐懼,我們很可能會提前放棄。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當問題來臨的時候,當困難阻攔我們前進的道路時,我們缺乏相應的對策,也缺乏充足的勇氣,我們總是過分敏感且非常不自信,而正是由於這種恐懼感,才影響了我們的行動,導致我們半途而廢或者因為失去鬥誌而功虧一簣。

科學家發現羚羊是一種非常膽小的動物,當獅子接近的時候,它們就會異常敏感。其實獅子的攻擊多數時候都不會對它們造成什麼威脅,原因很簡單,羚羊有動物世界中數一數二的奔跑速度,而且耐力強勁,獅子是難以追上它們的。

可是令人驚訝的是,獅子在追捕羚羊的過程中常常會有一些收獲。原因就在於羚羊隻要看到獅子發動襲擊,就會本能地逃跑,可是恐懼感又使它們陷入絕望,所以最後反而會莫名其妙地停下來,要麼幹脆直接跑向獅子。

其實羚羊真正應該感到害怕的是當獅子即將咬住它們的時候,而不是在奔跑的過程中,很顯然,羚羊對於所麵臨的危機總是過分擔心,過分恐懼,而過早地讓自己陷入無助和迷失狀態,這樣一來,羚羊自然難以避免淪為別人盤中餐的悲劇了。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遭遇到那些所謂的生死危機,我們更沒有遇到比這更加糟糕的情況。未來的路很長,我們將會遭遇的挑戰會更多,所麵臨的壓力也會更大,正因為這樣,遇到困難的時候,最應該做的不是去恐懼,不是去害怕,而是要克服它,征服它,千方百計地想出各種方法來解決這個難題,而不是坐在那裏害怕和發呆。隻有保持鬥誌,才能夠用勇氣和信心去麵對那些更為複雜的環境。

二戰期間,德軍成為整個世界的噩夢。當時他們迅速攻陷了大半個歐洲,而他們能夠如此快速稱霸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閃電戰”的戰鬥策略。實際上很多國家的軍事能力都不弱,比如說法國,可是在德軍強大而淩厲的攻勢麵前,他們很快就敗下陣來,因為他們的士兵開始感到恐懼和無助。

當納粹德國肆虐歐洲的時候,美國和英國兩個奉行“綏靖政策”的大國再也坐不住了,於是積極參戰,他們和德軍在北非戰場進行了大戰,不過一開始英美聯軍也無力抵擋德軍的“閃電戰”,連連敗退。迫不得已盟軍隻能將巴頓將軍派到戰場上來。巴頓將軍一上戰場,發現盟軍最大的問題不是戰鬥力不行,而是盟軍部隊對德國人的攻勢感到害怕,所以才會不斷後退。巴頓將軍素以紀律嚴明和果敢著稱,他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士兵躲在戰壕裏發抖。於是到達戰場的第一天,他就對全員進行了訓話:“聽著,我對你們自以為是的做法厭倦透了,我甚至不知道你們到這兒來所為何事,現在是戰爭,懂嗎?懦夫是不配待在戰場上的。擦幹那該死的眼淚,還不到你哭的時候,等到別人占領你的大本營,等到那些該死的德國人將你們趕到大海中的時候,你們再等著尿褲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