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道理誰不曉得。有時口舌產生的禍害及危險性的確不小,一句不負責任的話,弄不好會使人喪失生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生活中有那麼多人喜歡瞎扯舌頭,很讓人討厭。比如某甲聽到某少女不潔的謠言之後,當成新聞到處傳播,這無形中給那無辜少女以巨大的壓力甚至很可能釀成無端的悲劇。如此傳播小道消息的人極不道德,極不負責任。
閑談中,更要回避對方忌諱的事,被擊中痛處,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令人愉快的事。不去提及他人弱點,是做人應有的美德。
一些人即使在盛怒之下,通常也不會擴散憤怒的波紋,但其中也有人在激怒下拿起手邊的玻璃杯往地上摔。玻璃杯摔完了就沒有其他東西可丟了,所以充其量也隻不過是自己損失幾個杯子而已。換句話說,就是你不傷害別人,發多大的火,說什麼話都沒有關係。
可是,商場上或一般社會的現象又如何呢?某些特殊人物盛怒時那真是相當可怕的事情。平日相當友善的同伴,雖不至於大吼“殺掉那家夥!”但個人的立場和利害關係,至少也會演變成“封殺你”的結果。有些人為了公司的前途,不得不犧牲別人。對於商場來說,“封殺你”意味著調職、冷凍、開除等人事變動的宣告。如果你也是經商人士的話,“封殺你”就是代表對方的拒絕業務往來或“關係凍結”。
所以,我們可以由此得知,無論人格多高尚多偉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鱗”存在。隻要我們不觸及對方的“逆鱗”,就不會惹禍上身,還能平步青雲。所謂的“逆鱗”就是我們所說的“痛處”,也就是缺點、自卑感。在人際關係上,我們有必要事先研究,找出對方“逆鱗”所在,以免說話的時候有所涉及。
所以,說話的時候一定要警惕禍從口出,我們不妨從下麵幾個方麵去注意。
兩個人交談,盡量避免談論第三者,如果所談之事不可避免地涉及他人,也要掌握分寸,與事有關的方麵可以談,但隻限於此。
在與人閑談中,不嘲笑對方的一時失態,不批評對方的一時失誤。經常給別人留下台階,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風。久而久之,與你打交道的人都會認為你是一個寬宏豁達、胸襟磊落的人。這樣你會受到大家的歡迎,做起事來也比較容易。
閑談是促進人與人關係、加強團結合作的工具。閑談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做人,老搬弄是非的人,自己就是是非之人。在談話中,我們可以獲得知識,獲得情感。然而,在閑談中,有時也會發生不幸的結局,這說明說話也有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