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對老夫妻,孤苦伶仃生活窘困。迫於生計,他們利用家靠路邊的便利,騰出半間屋子開了一個雜貨店,由於店小貨少不起眼,生意冷冷清清。
雖然小店僅僅夠生活開銷,但他們依然很高興,並願意為他人做一些事情。他們目睹南來北往的行人因焦渴而嘴唇幹裂,便在店前豎了一塊“免費供應茶水”的牌子,無論白天黑夜隨叫隨到,從無怨言。沒有子女的他們把過往行人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許多過路的客人把店當作自己的家。
老夫妻正直的品格吸引了很多人,人們總愛在這裏停一下,歇歇腳,順帶買些東西,小店的生意漸漸好了起來,幾年後,竟成了擁有數十萬資產的百貨店。
有一天,亞曆山大大帝看到一個年輕的侍從因疲倦而靠在石柱上沉睡,他剛想厲聲喝醒那個偷懶的侍從,但一轉念又停住了。因為他看到侍從臉上還掛著淚珠,一封已經拆開的信從侍從的衣袋裏掉了出來。
亞曆山大大帝拾起那封信看了起來,原來信是侍從的母親寫來的,信上說侍從上次托人帶回來的錢已經買了藥,夠吃些日子了,並勸慰兒子不要記掛母親的箔…
看完信,亞曆山大大帝深感母愛的偉大,於是,他從口袋裏取出一袋金幣放進侍從的衣袋中,轉身返回了宮殿。
過了一會兒,侍從從睡夢中醒來,下意識地摸衣袋裏的家書,竟意外地在衣袋裏發現一袋金幣,侍從連忙到宮殿求見亞曆山大大帝。他說:“尊敬的陛下,小人剛才沒有忠心職守,偷懶睡了一會兒,醒來時發現衣袋裏有一袋金幣,我特意來歸還。”說完,侍從手捧那袋金幣遞給亞曆山大。
亞曆山大大帝聽了,和藹地笑道:“看來,你很正直,那麼這袋金幣就是你正直的果實,現在你可以把這些金幣捎回家,給母親買藥治病了。”
侍從做夢也沒想到,正直的品格會獲得如此豐厚的回報。
清人王永彬在《圍爐夜話》裏說:“世風之狡詐多端,到底忠厚人顛撲不破。世俗以繁華相尚,終覺冷淡處趣味彌長。”意思是說盡管社會上盛行爾虞我詐的風氣,但說到底還是忠厚老實人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腐朽的社會習俗爭相以奢靡浮華為時尚,但畢竟還是在清淨平淡之中體會到的淡泊趣味更為持久耐長。
這段古人的話語,不失為一種警告。是的,盡管社會上魚龍混雜,但我們還是要保持正直的品格。因為它不但於整個社會的良性發展有利,而且能完善我們的品行,使我們的人生更為順暢。正如一位古人所說的:“即使缺衣少食,品格也先天地忠實於自己的德行。”具有這種品質的人,一旦和堅定的目標融為一體,那麼他的力量就可驚天動地,勢不可當。
約翰·羅素爵士以深刻的洞察力指出:“在英國,要向天才人物請求幫助,但要聽從品格高尚的人的教導,這是一條根本的原則。”
林肯做律師時,有人找林肯為訴訟中明顯理虧的一方做辯護,林肯回答說:“我不能做。如果我這樣做了,那麼出庭陳詞時,我將不知不覺地高聲說:‘林肯,你是個說謊者,你是個說謊者。’”
林肯的美好名聲為什麼不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失,反倒與日俱增、婦孺皆知呢?因為林肯的一生都保持著正直的品格,從來沒有作踐過自己的人格,從來不曾糟蹋過自己的名譽。
如果一個人在剛踏入社會的時候,便決心把建立自己的品格作為以後事業的資本,做任何事情,都無悖於養成完美人格的要求,那麼,即使他無法獲得盛名與巨大利益,但終不至於失敗。而那些人格墮落、喪失操守的人,卻永遠不能成就真正偉大的事業。
高尚的品格,是人性最高形式的體現,也是做人的根本。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人的價值。每一種真正的品格,如正直、自律、誠實,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他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