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7章 巧妙應對上司的要求(1 / 1)

陶行知先生在取得金陵大學文科第一名的成績後,於1914年赴美留學,並在獲得博士學位後於1917年回國。

回國後,他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任教務主任。有一次高師附小招考新生,國民黨政府一位姓汪的高級官員的兩位公子也來報考。可是,這兩位公子平日隻顧吃喝玩樂,從不認真讀書、學習,純屬不學無術的花花公子。結果,考試成績低劣,未被錄齲那位汪長官便打電話給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找陶行知,要陶行知通融一下,錄取他的兩個兒子。陶行知婉言拒絕。

第二天,汪長官派自己的秘書親自到學校找陶行知當麵求情,這位秘書一見陶行知便說明來意,請陶行知在錄取兩位汪公子入學的問題上高抬貴手。

陶行知鄭重其事地告訴來者:“敝校招考新生,一向按成績,若不按成績,便失去了錄取新生的準繩,莘莘學子將無所適從。汪先生兩位令郎今年雖未被考取,隻要好好讀書,明年還可再考嘛。”

秘書見陶行知毫無鬆口之意,便以利誘的口吻說道:“陶先生年輕有為,又有留洋學曆,隻要陶先生在這件事上給汪先生一個麵子,今後青雲直上,何患無梯?眼下汪先生就會重重酬謝陶先生的。”

說罷,從皮包取出一張銀票遞了過來:“這是汪先生的一點小意思,希望陶先生笑納。”陶行知哈哈大笑,推開秘書的手,說:“先生,我背一首蘇東坡的詩給你聽聽,‘治學不求富,讀書不求官。譬如飲不醉,陶然有餘歡。’請你回複汪先生,恕行知未能從命。”

秘書滿臉通紅,他站起來,收起銀票,改用威脅的口氣說:“但願陶先生一切順利,萬事如意,將來切莫後悔。”說罷,悻悻而去。

陶行知先生運用了一種有效拒絕上司的策略——引用古人的詩巧妙地拒絕了那位長官的請求。

因此,委婉地拒絕上司是立足職場的高明之舉。那如何拒絕才能既不讓自己難堪,又不會失去上司對自己的信任呢?

第一,要有充分的拒絕理由。首先設身處地,表明自己對這項工作的重視,表明自己願意接受的心情;然後再表明自己的遺憾,具體說明自己為什麼不能接受。如說:“我手頭正好有件緊急工作,必須在這兩天趕出來。”充足的理由、誠懇的態度一定能取得上司的理解。

第二,不可一味地拒絕。盡管你拒絕的理由冠冕堂皇,但是上司也許仍堅持非你不行。這時,你便不能一味地拒絕,否則,上司可能會以為你隻是在推托,從而懷疑你的工作幹勁和能力,以致失去對你的信任,在以後的工作中,有意無意地使你與機會失之交臂。

隻有掌握了上麵兩個拒絕上司的原則,才能避免其中的尷尬局麵,才能避免其中的不利因素。

在職場上,我們也時常會碰到一些上司對你提出過分的要求。當你力所不能及的時候,千萬不可盲目接受,要行之有方地拒絕,這樣,不僅不會失去上司對你的信任和器重,而且,也不會使上司覺得丟麵子,更不會使上司覺得損害他們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