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才能從根本上講需要實幹,不實幹就無法出成績,不出成績就無法顯才能。但幹出成績有時得需要很長一個周期,那麼在未出成績之前,就需要你的“自我表現”了,要讓你的上司一眼就能看出你很能幹!
(1)對上司所下的命令複誦一遍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打電話給對方時,如果沒有聽到任何回答,或是任何表示時,總會感到一種不愉快的情緒,好像聽者並沒在聽自己說話,或是對自己所說的話根本就不在乎似的,於是感到不安。其實,這種體會並不僅僅表現在通電話中,甚至當你和別人麵對麵交談時也是一樣。因為,對對方來講,是不是真的了解我方,我方總是希望能夠對此有所反應才好。
在上司命令下屬去做什麼事時,如果下屬能夠把上司說的事,提綱挈領地再複誦一遍,回答的效果將會更好。也就是,先說:“你所說的意思,是不是這樣……”像這樣再重複一次,上司就會對下屬產生安心感:“像這樣的人,如果委托他去辦事,可能不會錯吧!”同時,更重要的是能使上司感覺到,下屬已經知道要點,從而增加下屬有能力和能幹的印象。
另外,複誦的作用還可使下屬好好記住命令的內容,可以防範無謂的錯誤。
(2)向上司報告工作時,先說結論
由於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因此,上司往往都很忙碌,很容易造成焦急的心理狀態。所以一般而言,上司都很希望能夠先知道結論。
在這種情形下,身為下屬的,就不必把工作過程或理由作冗長的說明,若將自己所做的工作結果,到底是成功或失敗。很快地從結論敘述起,就不會使上司坐立不安,並容易留下好的印象。
這種由結論先說的彙報,尤其在工作失敗時,更應該這麼說。因為隻有你很快地先報告上司說:“我失敗了”,上司對你的印象反而會比較好。其實一個做上司的人,並不是不想聽你的辯解的理由。而是更想早一點知道工作的結果。至於失敗的理由等,就留到以後慢慢地報告就可以了。同樣是工作失敗的報告,也會因你是先說結論或後說結論,而使上司對你的印象有所不同。
(3)通過接打電話,讓人覺得你很能幹
有位日本心理學家,他在電話中向人道謝時,一定加上一個90度的鞠躬,而這是對方看不見的。或許你會覺得這種行為毫無意義,但事實並非全然如此。因為人都有一種對音調變化的辨別力,而你在鞠躬時姿勢會變,當然音調也會變,於是對方就會從你變化的音調中覺察出你的動作。所以打電話時,如想令對方產生好印象,最好在談話時露出笑容。因為你的表情一開朗,音調中自然就會表現相同的情緒,而令對方產生好感。
再就是頻繁地接打電話,別人會覺得你很能幹。當我們看到某人不斷接電話、打電話時,我們會產生“這人一定很忙,交際很廣、朋友很多、很能幹”等印象。而在我們需要在上司麵前表現自己的時候,不妨用此方法,有意較頻繁地打電話、接電話,造成一種很忙的假象從而讓對方對你刮目相看。
當電話鈴響了,你要比別人搶先接電話,這種搶先的行動,別人會對你產生反應敏捷又具有行動力的印象。不但會讓你的上司,而且會讓四周的人都能了解你的積極性,但有一點你必須注意,一旦接起電話來,你必須把電話內容搞得清清楚楚。例如,有一個參觀訪問團最近要來你單位參觀學習,你必須要盡可能多地了解情況:什麼時間來,共多少人,帶隊人是誰,職務如何,需參觀什麼,需多長時間,並且還需要知道。來時需不需要接站,用不用提前訂返程車票,等等。總之,當你向上司彙報時,必須確保不能讓你的上司把你問住,如果你的上司不論問你什麼,你都能對答如流,上司一定會用讚許的目光或神情對你表示滿意,相反,你如果因為一個問題沒問清楚,而你的上司正好問這個問題,如“誰打來的電話?”你卻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可想而知,你會有多狼狽。你的印象也許會因為這一問而讓上司對你產生相反的結果。
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能力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看出來的,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努力,才能夠得到眾人的認可。要這段努力期間就需要我們學會在上司麵前“自我表現”,這可以縮短我們成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