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海盜船長基德之謎(1 / 3)

看過電影《加勒比海盜》的人,大概不會想到這是一部根據隹曆史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1645年,基德船長生於蘇格蘭港口城市,他出生的年代,正是英國在世界舞台上大顯身手的年代。基德20歲時移民到了美洲,那時的基德已經是一個常年在海上漂泊,見多識廣的優秀水手了。

1695年,基德還是一名守法的蘇格蘭商人,經商途經倫敦時認識了貝洛蒙特勳爵。貝洛蒙特勳爵和基德簽署了一項協議,委托基德襲擊並沒收敵方商船,基德還拿到了由首相佐莫斯勳爵簽署的特許證。私掠許可證代表了當時的強盜邏輯,英國武裝商船可以合法地襲擊敵對國家比如法國的商船而不受懲罰。規定基德每一筆“收入”的65%歸投資者,基德自己分15%,剩下的歸水手。

1696年4月,包括海軍大臣在內的四名權貴聯合讚助了這次行動。他們為基德建造了一艘38米長、配備了36門火炮的“冒險”號三桅帆船,並為他在紐約招募了150名水手。

沒想到,這一協議從此令他的生活徹底改變,並在四年之後竟人頭落地,讓他成了最知名的海盜,最神秘的人物。

1696年12月,作為武裝民船船長的基德,乘坐“冒險”號出發了,憑著多年的航海經驗,他自以為,自己有這樣強有力的靠山,必定馬到成功。

遺憾的是基德真正幹的第一樁大買賣是在紅海錯把英國艦隊當成了法國商船發動襲擊,還被人認了出來。東印度公司和皇家海軍馬上向政府遞交了報告,英國政府毫不猶豫地宣布這名英格蘭船長不受法律保護,而且取消了當初頒發給他的“可沒收敵方商船的特許證”,無奈之下基德真的幹起了殺人越貨的海盜勾當。

1698年1月30日,他襲擊了由英格蘭船長指揮的三桅帆船,當基德和他的全體水手殺上這艘重達500噸、配有10門火炮並裝滿了從孟加拉國帶來的豐富戰利品的大船時,才知道船上運的是莫臥兒帝國的珍寶。這次瘋狂的搶劫,驚動了英格蘭國王。

一不做,二不休,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裏,基德成了馬達加斯加和馬拉巴海岸線之間的“海上惡魔”。他搶掠了大量的商船,積聚了巨額的珍寶。在以後的曆史資料中,甚至說他積累了價值幾十億的寶藏,當然,直到他的寶藏被找到之前,所有的數字都隻是猜測。

1699年,基德在拉丁美洲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停了下來,同年7月到達波士頓港口後,他給在波士頓的貝洛蒙特勳爵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這位勳爵的支持,為此他願意向貝羅蒙特勳爵交付40萬英鎊。

1700年2月16日,他被帶回了倫敦,他在英格蘭監獄中度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最後以海盜罪和謀殺罪被判絞刑。當局同意他的妻子到監獄與丈夫做最後的訣別。會麵中基德悄悄塞給他妻子一小塊羊皮紙,紙上寫著幾個數字:44、10、66、18,還低聲地說了些什麼。

1701年5月23日,基德被帶到了絞刑架前,與他同時被判絞刑的還有另外7人。當輪到基德受刑時,絞索架上的繩子突然被扯斷了。趁此機會,基德連喊冤枉。他還向在一旁執法的法官提出,願意用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來換取生命。這個建議被拒絕,基德被第二次用一根粗大的繩子吊了起來。

為了警示其他的海盜,他的屍體被塗滿了柏油,用鐵圈固定後綁在泰晤士河邊的柱子上。這一綁就是好幾年,海鷗飛來無情地啄去他的眼睛,野狗們也總在他的腐屍下轉來轉去,盼望他掉下來。到後來穿梭於泰晤士河的人們每天都隻能看見一個陰森恐怖的骷髏架子了,因為鳥兒已把他的腐肉全部啄食。

盡管在這個骷髏架子跟前好多人嚇得不敢睜眼,甚至繞道而行,但對有些人來說,他們對基德船長卻念念不忘。隨著時間的推移,談論他的人越來越多,原因是他臨終前那組神秘的數字和傳說中的財寶——基德船長為什麼給妻子寫下那串數字,他的財寶哪裏去了?

後來,有人破解了他寫下的數字,認為這是在暗示西經44度10分,北緯66度18分。按照這個坐標,在長島的東部盡頭、離紐約不遠的地方,可以找到一個叫做“加地納”的小島。於是,加地納島一下子熱鬧起來。尋寶者紛紛來到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島。經過幾番周折,人們總算弄明白了。

當年,基德就是在離開這個小島之後被逮捕的。而且,他在“翻船”前曾拜訪過這個小島的主人,從這個小島的主人那裏買了不少的糧食,基德沒有支付現金,而是給了這個小島的主人一箱金子、一些寶石和絲綢。

據說,在1699年,基德給貝洛蒙特勳爵寫信之後,曾通過秘密渠道送給他11袋金子和銀子。後來人們還發現,當時的基德盡管給那位勳爵以重金,但他對此人並不完全信任。在他登陸之前,曾悄然來到這個“加地納小島。

當時,島上的居民曾看到過基德船長每天從聖·安東尼奧不停地來到這個小島上,登島之後,就搬下來一些大木桶、木箱、袋子,運到島上深處那些長滿了蘆葦、人跡罕至的沼澤地帶。至於那些大木桶、大木箱裏到底放的什麼,當時島上的人們誰也不敢靠近追問。

之後,有不少的尋寶者憑借著一些現代工具來到這個島上,用長長的大木杆在沼澤地裏鑽來鑽去,但始終一無所獲。漸漸地,這個小島就被冷落了。

再後來,有個叫帕爾默的英國人在基德用過的三個箱子裏發現了三張藏寶圖,上麵畫著同樣的一個小島和相應的經緯度。不久,帕爾默突然神秘死亡,藏寶圖落在女管家手中。

1937年,一個名叫魏金斯的人聲稱見到了第四張藏寶圖。1951年,探險家布勞恩雷得到藏寶圖,組織尋寶,但遇上了颶風被迫空手而歸。就這樣,基德的寶藏故事,連同傳說中7人要因此而死的詛咒一直流傳至今,而寶藏依然未見蹤影。

也有傳言,基德曾將價值上千萬英鎊的財寶埋在了世界各個地方,也有專家懷疑那些所謂藏寶圖是偽造的。

利維失蹤案之謎

2001年,24歲的南加州大學學生錢德拉·利維在聯邦監獄管理局實習,但自4月30日起,她的家人和朋友就再也沒有見到過她。國會議員康迪特因可能與此案有牽連而被警方列為重點調查對象。

2001年6月,康迪特被華盛頓警方質詢。康迪特的下屬和律師說這位年輕的女子隻是康迪特的一個好朋友,否認與其有任何浪漫關係。同時,康迪特的律師約瑟夫·孔特奇特也指責美國媒體有意誇大利維與康迪特之間的關係,聲稱這種所謂的男女關係純屬無稽之談。2001年7月9日至13日,在美國三個全國性新聞節目中,就有關利維的報道達到了24分鍾,而有關人體胚胎試驗的報道隻有14分鍾,巴以衝突的報道10分鍾。

利維是美國成千上萬失蹤的普通人之一,但是現在,利維的大名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此的受人關注,就因為這個24歲的華盛頓女實習生曾與國會議員康迪特有隱情,有人稱她是“萊溫斯基第二”。

美國國會議員康迪特在這起失蹤案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呢?人們對這起失蹤案眾說紛紜。

2002年,利維的骸骨在一個公園中被發現。美國調查人員公布一份醫學檢驗報告,斷定一年目前失蹤的聯邦機構女實習生錢德拉·利維是被謀殺致死的。調查人員是根據利維遺骨發現現場的一些證據確認他殺結論的。法醫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利維是遭到他人的襲擊後死亡的,但“有可能永遠查不清到底是什麼具體傷害導致了她的死亡”。

在華盛頓警方尋找利維的過程中,對康迪特采取了嚴密的注意,多次找他問話。康迪特已婚,在警方的第三次問話中他已經承認了自己與24歲的前白宮實習生利維有染的事實,但是堅決否認自己在這起利維失蹤案中扮演了什麼角色,而且通過了前聯邦調查局專家進行的測謊。警方並不認為康迪特在利維失蹤案件中有嫌疑,他們隻是將這件事當做一起失蹤案件而非一起刑事案件來看待。

在輿論壓力下,警方最後還是捜查了康迪特在華盛頓的住所,結果沒有找到什麼證據。但輿論的譴責並未就此停止,許多人指責康迪特在利維失蹤後故意隱瞞兩人關係,以致耽誤了警方偵破此案的良好時機,至少應對此承擔責任,康迪特在當年連任眾議員的預選中失敗。

一名自稱與康迪特相好近一年的空姐安妮·瑪麗·史密斯說,康迪特曾經要求她不要與任何調查有關利維失蹤案的人員合作。同時她說,康迪特還強迫她簽署一份聲明,證明兩人沒有不正當關係。針對史密斯的說法,康迪特就利維失蹤案發表了一份簡短聲明,稱自己沒有要求任何人拒絕與調查利維失蹤案的警方合作,也沒有向任何人建議誤導警方對此案的調查。

康迪特的兒子查德和女兒凱蒂為父親辯護,稱他們的父親與利維的失蹤沒有任何關係,並表示他們為父親而自豪。

而利維的一個朋友,曾與她一起在華盛頓當實習生的史蒂芬·瓊斯認為,在利維失蹤的前幾周,她曾多次逼迫康迪特離婚。4月28日,即利維失蹤前兩天,利維在她的錄音電話上留了一段話,利維似乎心情沉重,連說話的聲調都變了。到了第二天,即4月29日,利維和康迪特談話後,十分興奮地在她姨媽的錄音電話上留言,聲稱有“好消息”要告訴姨媽。瓊斯曾接受警方的問話,並已通過測謊。

看來,現代科技產品測謊儀也不能幫助人們搞清楚到底是誰說了謊,超過半數的美國人認為,此案成為不解之謎。

吉米·霍法失蹤案

美國卡車司機工會主席以及美國最大的物流公司迪姆斯特總裁吉米·霍法,1971年被指控賄賂陪審團和貪汙巨額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8年。霍法入獄後,霍法的妻子和兒子要求與尼克鬆總統見麵,請求特赦。

吉米·霍法的黑手黨的身份讓人浮想聯翩,因為不少電影、電視劇,甚至廣告都對他們的形象或生活有所描述。

黑手黨起源於意大利的西西裏島及法國的科西嘉島,是當地秘密結社的犯罪組織。現在,這些犯罪組織不單活躍於意大利本土,在20世紀初隨著意大利裔移民而散布於世界各地,特別是美國東岸。美國東岸的黑手黨在美國的勢力於經濟大蕭條時期興起,到20世紀中期達至最強盛,直至1970年代至1980年代聯邦調查局的一連串調查瓦解了他們的勢力。他們的行動包括了暗殺、非法買賣、妨礙司法公正,雖然他們的勢力已大不如前,但他們仍然影響著美國的潮流文化。

美國的黑手黨最初在紐約地區取得勢力,再逐漸地由小規模鄰域業務發展至全市性,甚至國際性的組織,由5個以早期最有名的成員的名字命名的家族統治——布亞諾家族、科洛博家族、甘比諾家族、傑諾維塞家族及盧切斯家族。

1971年3月19日,白宮顧問約翰·迪安給當時的司法部長約翰·米切爾寫了一封秘密信件,信中分析說尼克鬆政府可以從吉米·霍法身上得到好處。

迪安說:“如果霍法被特赦出獄,霍法可以和總統建立一種有建設性的關係。再加上把霍法送進監獄的正是前總統肯尼迪的弟弟愛德華·肯尼迪。霍法出獄以後,一定可以成為我們競選連任的堅強支柱。”

尼克鬆政府當時正在準備連任,把愛德華·肯尼迪鎖定為最大的競爭對手。1971年,尼克鬆特赦前卡車司機工會主席、美國黑手黨會長吉米·霍法,而出獄後的霍法立即成為尼克鬆最大的競選讚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