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如何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2 / 3)

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作為中學生,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要從以下方麵做起:

1.與朋友交往。在交往過程中不要一味付出,往往付出得越多,換來的結果卻事與願違,朋友有的時候會莫名其妙地冷淡甚至疏遠自己,這對付出很多感情的同學來說,就會覺得很不公平,心理很不平衡,認為朋友不夠意思,自己太傻。其實,也並不是朋友有意背叛你,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社會交換原則,人們總是希望得到的不少於付出的,如果付出的多於得到的,人們心理上就會不平衡,如果得到的多於付出的,人們的心理也會不平衡。為保持付出和得到的關係平衡,人們總是要知恩圖報的。如果你的付出太多,使人覺得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時,就會被一種愧疚感所籠罩,造成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就會導致受到恩惠的一方選擇冷淡或疏遠。

2.與同學交往。同學是中學生主要的交往對象,有的同學有一些苦惱和內心的秘密往往願意向好友訴說。但其中也有一些交友不順的煩惱,那麼,怎樣才能成功地與同學交往呢?

(1)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所謂“自我形象”,就是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和認識,就像自己站在鏡子麵前看到自己的一模一樣。而這麵鏡子就是學校的老師、同學或較為密切的人對自己的評價與認識。同學們在一起受著同樣的教育,生活在相同的輿論氣氛中,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念更新和評價標準,當你言行與“中學生形象”大相徑庭時,是不受同學們歡迎的。

(2)同學之間要團結互助,珍惜友誼。幫助,不僅是解決困難上的協助和物質的支持,而且也包括感情上的支持、對痛苦的分擔、觀點上的讚同以及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如果你經常主動去關心別人,別人自然也會關心你,同學關係在這種彼此關心的基礎上愈加和諧。和諧產生友誼,友誼使人欣慰。中學階段的友誼高尚、純真、終生難忘,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鞏固、發展這種友誼。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建立深厚友誼的基礎,正如馬克思所說:“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熱情去灌溉,原則去培養,諒解去護理。”因此,如果你是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人,你一定會贏得真正的朋友和友誼。

(3)以誠相待,寬宏大度。誠是與人交往的基礎,朋友間掏心窩子的話,這是以誠相待換得心與心的交流,寬宏大度能消除誤會,得到信任。

(4)把握男女同學間交往的分寸。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有利於智力上互償,情感上互慰,個性上互補,活動中互酬。但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把握好男女同學交往的分寸,不僅要發展同學間的友誼,又要避免過分地親昵和隨便。

3.與老師交往。“親其師而信其道”,師生關係融洽,教、學的雙邊活動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那麼,怎樣能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係呢?

(1)尊敬老師。“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師終年嘔心瀝血,進行著艱苦而繁重的勞動,他們就像蠟燭一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理應受到同學的尊重,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尊敬老師,重要的是要尊重老師的勞動。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認真作業。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別人說話,他愛理不理,你會喜歡這個人嗎?在學習過程中,多一些勤奮和虛心,少一些自大和埋怨。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是師生和諧相處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