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以有利結果終結談判的技巧(3 / 3)

1.施加壓力可以使用三種方法:以退為進、小讓獲大利、操縱對方。

就在2009年的《財富》全球論壇上,商務部部長薄熙來還在態度強硬地指責歐美對中國紡織品設限不公道,兩天之後,中國政府卻突然宣布提高紡織品出口關稅,這著實令人費解。是迫於壓力還是另有深意?一時間,市場上充滿了疑問之聲。此次中國政府主動提高紡織品出口關稅稅率,表麵上是對外界壓力作出了讓步,實際上卻是一招以退為進的妙棋。表麵上看,是中國政府頂不住外界壓力而被迫讓步,實際此次關稅調整不完全是這個原因。對中國政府而言,此次關稅稅率調整,除了減輕國際壓力外,還有更深的打算。中國紡織品雖然出口量很大,但是產品附加值卻很低,在出口的紡織產品中,很大一部分利潤被品牌商和歐美的進口商拿走了,我們隻是賺得了很少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就是我國紡織業處於產業鏈的低端。由於低端領域競爭激烈,我國的紡織出口企業在國外市場上競相壓價,實際上是在拚誰的人工成本低。這種情況不僅損害了我國紡織業的長遠發展利益,而且還容易授人以“傾銷”的口實。其實我們應該看到,在整體調高了紡織品出口關稅稅率的同時,中國也降低了3種產品的關稅稅率,取消了2種產品的關稅稅率。中國政府並不是一味地退步,而是采取了有進有退,以退為進的策略。相對於犧牲的短期利益來說,中國獲取的長期利益更大,所以說,中國政府此次下了一招妙棋。這個例子正是巧妙地運用了以退為進的技巧,使我國擺脫了困境。

2.抵禦壓力。談判中施壓和被施壓是常用的手段,當對方向己方施加壓力時,我們不能被動接受,應該申明自己的立場,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抵禦,巧妙地將壓力轉移給施壓者:拖延戰術、範文戰術、旁敲側擊策略、第三者策略。“爭分奪秒”有它的優點,“拖延時間”也有它的用處。兩個法寶兼備,是談判人員應有的談判藝術。商務談判中的拖延戰術,形式多樣,目的也不盡相同。由於它具有以靜製動、少留破綻的特點,因此成為談判中常用的一種戰術手段。拖延戰術按目的分,大致可分為四種:清除障礙、消磨意誌、等待時機、贏得好感。清除障礙是較常見的一種目的。當雙方“談不攏”造成僵局時,有必要把洽談節奏放慢,看看到底阻礙在什麼地方,以便想辦法解決。

三、商務談判結束階段的技巧

商務談判如何終結?從談判策略來判定可分為:最後立場策略;折中進退策略;總體條件策略。此外,談判中,還應該注意一些語言技巧以及看準時機。1.陳述的技巧。陳述時盡量使用愉快用語;陳述時要考慮對方的感受;簡明扼要、準確且有條理;發言緊扣主題。2.發問的技巧。談判的過程是一個爭取統一答案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隻有巧妙地說出問題,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得利益。提問是一個智慧環節的體現,有技巧的談判人員在談判時往往都會有目的地提出問題,得到想要的答案。3.說服的技巧。壓力與反壓力;折中處理;換種思維方式;想辦法使對方深信他們已經獲得最佳的條件。4.答複的技巧。回答問題時,為穩妥起見,可參考以下建議:在尚未了解問題之前,千萬不可以貿然回答。對待問題不要馬上給出正確答案,也許正是這個正確的答案使自己陷入僵局。回答問題的一部分,不一定要回答得太圓滿。麵對問題先思考這個問題是否值得回答,如果不值得回答,則可以不答。如果問題過於苛刻,可以用“不了解”或者“不是特別清楚”來搪塞。回答問題時肯定的詞語盡量少用,可以使用一些含蓄的答法。在感情因素很重要的談判場合,說話的語氣可能成為不利談判的導火線,所以這時候可以讓別人翻譯或者解釋你的回答。5.利用時機的技巧。談判除了使用各種技巧之外,還有一點是需要掌握的,那就是時機。很多談判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談判的問題本身出現的矛盾,而是因為提出問題的時機不對。時機的選擇要把握得剛剛好,不是那麼容易的。如何抓住時機呢?它包括:按常識判斷;按部就班;消磨對手的意誌。可利用的時機。它包括:利用愉快的時機;利用對方做錯事的時機;利用對方身份的時機;利用時間壓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