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父母一點也不理解我(1 / 2)

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言行舉止間接影響著青少年以後的人生。

如何與父母親相處,是青少年們的心理負擔與困難之一。隨著思考方式的改變,年輕人也會改變對父母的看法,開始批評父母的言行,甚至“看不起”父母,形成了代溝隔閡。假如父母處理不當,就會有親子關係的衝突而產生不悅。再者,年輕人追求獨立自主,力求減少依賴父母,而有些父母卻不關心青少年的自主精神,造成家庭不和。

因此,青少年與父母之間的浮雲般的感情需要及時的疏理。

你的困惑:父母有時候不了解我們,他們不知道我們到底在想些什麼,他們總是按著自己的意思去做……我與他們之間有很深的代溝,我與他們簡直無法溝通。

我來為你疏導:

心靈故事之→

故事之(1)

女生宿舍裏,巧巧向好友述說著自己的煩惱:“今天早上和我媽吵架了。她說今天天氣不好,非讓我穿毛衣,我說我不冷,不想穿,就這點事就吵起來了。有時候真煩,都這麼大了,連這種小事他們都要幹涉,累不累呀!”

好友也頗為理解地說:“彼此彼此,昨天晚上我也和我爸吵架了。放學回家後,我趕緊打開電視,想看看那場都快結束的足球,剛看兩眼,我爸回來了,進門就在那喊:‘怎麼又在看電視,一點都不懂事,快做作業!’我說我剛看,馬上就賽完了,賽完我再做作業,你猜怎麼著,他上來就把電視關了,還說什麼,女孩子看什麼足球。唉,他們一點都不理解我!”

故事之(2)

馮勇是一名高二學生,但是在這個花季的年齡裏,他卻一直想著“把爸爸趕出去凍死,然後我出家”。原因是從小學二年級起,他每次都是被爸爸看著強製學習。為了讓他專心學習,爸爸拿走了他房間裏一切好玩的小東西,而且不讓看電視,不讓出去玩,學累了也很少讓他休息。有一次學累了,爸媽竟一人掐他腰,一人扭他耳朵讓他去學習。馮勇覺得很鬱悶,他覺得父母不了解他,於是處處和父母作對,不僅爸媽說的話堅決不聽,就連父母愛吃的菜他都不吃了,為的是“和他們劃清界限”!

透視心靈深處→

現代社會,思想的發展迅速,各種新興的思想隨之而生,家長的思想變化已遠遠趕不上時代的潮流,使本來就已存在的代溝現象更為嚴重。代溝成為困擾兩代人之間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那麼,“代溝”是如何產生的呢?

有56%的被調查學生表示自己不能被父母理解,其中10%的學生認為家長“根本不理解自己”。大多數人都反應,父母隻盯著他們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他們其他方麵的感受。“給你吃這麼好、穿這麼好,不就圖你學習上有長進嗎?”這句話幾乎成了多數家長的口頭禪,殊不知,這句話也讓孩子背上沉重的壓力。

每一個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可能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小時候覺得爸爸媽媽是最完美的人,上了中學後卻發現了他們的一些缺點;小的時候跟爸爸媽媽上公園逛商店,總願意爸爸媽媽拉著自己的手,可上了中學就不願讓他們領著了,總想自己去玩;小時候什麼都與父母說,長大了卻發現父母原來不了解自己,就封閉了這個通道。這就是“心理斷乳期”的表現,由於兩代人生活與成長的環境不同,在思想和行為上有一定距離是很自然,很正常的,有人稱之為“代溝”。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