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非常成功心法之:執著追求目標的實現(1 / 3)

設定通往成功的目標

有些人活著沒有任何目標,他們在世間行走,就象河中的一棵小草,他們不是行走,而是隨波逐流。

從設定目標開始

比賽爾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顆明珠,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旅遊者來到這兒。可是在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這裏還是一個封閉而落後的地方。這兒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漠,據說不是他們不願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而是嚐試過很多次都沒有走出去。

肯·榮文當然不相信這種說法。他用手語向這兒的人問原因,結果每個人的回答都一樣:從這兒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後都還是轉回出發的地方。為了證實這種說法,他做了一次試驗,從比塞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出來。

比塞爾人為什麼走不出來呢?肯·榮文非常納悶,最後他隻得雇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看看到底是為什麼?他們帶了半個月的水,牽了兩峰駱駝,肯·榮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設備,隻拄一根木棍跟在後麵。

十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八百英裏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這一次肯·榮文終於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鬥星。

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裏,一個人如果憑著感覺往前走,一定會走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後的足跡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狀。比塞爾村處在浩瀚的沙漠中間,方國上千公裏沒有一點參照物,若不認識北鬥星又沒有指南針,想走出沙漠,確實是不可能的。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位叫阿古特爾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訴這位漢子,隻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麵那顆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三天之後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阿古特爾因此成為比塞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小城的中央。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一個人無論他現在多大年齡,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從設定目標的那一天開始的,以前的日子,隻不過是在繞圈子而已。

中國有句老話,叫“無誌之人常立誌,有誌之人立長誌。”好比夜裏行走的人,會找目標的人會給自己找一個前方看得見的燈火,給自己定下這個努力的方向,好朝著目標不停地往前走,最終到達,然後再往前找一盞明燈,不斷前行。沒有目標人隻是閉著眼睛在黑暗裏伸出兩手摸摸索索地走著,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停地走,最後還是在走,在無盡的黑暗裏,沒有結果。當然黑暗裏的燈火不隻一處,所有難免有人看到闌珊處,燕肥環瘦不曉得要去哪裏好,往東走十步覺得遠了,再往西走五步,又感覺南邊比較近,像沒頭的蒼蠅,這邊飛那邊撞,最後什麼也做不成、什麼也做不好,這樣走能“找得著北”才怪。所以隨時給自己找一盞能到達的明燈,向著一個一個的目標衝、衝、衝對人生有多麼重要的意義!從踏入社會,更感受到隨時給自己找一盞明燈的重要,同時以自己到達了第一盞燈的地方為起點,重新在前方找一盞更新更明亮的燈繼續前進。

事實上,設定一個適當的目標或等於達到了目標的一部分。要保持高效率,製定目標就不應該是隻此一次,沒有人把目標定好了,實現了,就躺下睡覺。定出來的目標還要時時檢查、規劃、執行,並以發展的眼光來評估,客觀情況有時需要你在一些方麵靈活處理,你觀點變了,目標就要修改。要記住,在實現的目標過程中,你自身的提高是比達到既定的目標更加重要的。

設定目標不僅能幫助您成為您理想中的成功人士,更能培養創造力。 諷刺的是,當我們渴望創造力的時候,很容易陷入情緒化的狀況,使創造力反而更不容易產生。畏懼與憂傷會關閉頭腦中負責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部分。保持清晰、自信和設定目標的思想是畏懼的解毒劑以及創造力的泉源。

設定目標要注意以下幾點:

目標必須屬於你自己。倘若目標是由你自己所設定,則你本身將成為實現目標的原動力。倘若目標是由他人所設定,則你應對它(們)加講個人的思考與判斷,盡量讓它(們)成為你的一部分。就任何一種目標而言,當你所參與的成分愈高,你對它的實現所賦與的承諾將愈大。

目標必須切合實際。所謂切合實際,即指具有達成的可能。但是,“目標必須切合實際”這句話並不意味目標應是低下的或是容易達成的。事實上,一種不是輕易能夠達成的目標對目標的追求者才具有真正的挑戰性。這即是說,目標本身必須具有相當的難度,以及具有被達成的可能。因此,在你製定目標時,必須令它(們)成為你所願意追求的與你所能夠追求的對象。一般說來,目標訂得愈高,其挑戰性愈大。但是,當目標高到令你感覺無法達成的時候,你或許將永遠不會設法去達成它。

目標必須用書麵列明。許多人都以為沒有必要將目標寫下來。他們常說,他們已將目標記在腦中,隻要他們時常想起它(們),則是否訴諸文字將不會產生任何實質上的差別。其實,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做法。藉書麵方式寫下目標,將可能產生四種好處:第-、有助於目標內涵之澄清;第二、正式將目標寫下來,表示個人在心力上的一種投資,這種投資愈多,則投資者對實現目標的責任將愈大;第三、書麵目標較不容易被遺忘;第四、當目標種類繁多時,以書麵寫下它們之後,比較容易發現它們之間的潛在矛盾。

目標必須具體而且可以衡量。含糊籠統的目標極難充作行動的指南。

目標必須具有時限。任何一種目標都必須指明達成的期限。原因有二:第一、若不訂明目標達成期限,則人們很容易采行拖延的態度,而使目標之實現遙遙無期;第二、訂明目標的達成期限,有助於適切的行動綱領之擬定。

目標之間必須相互協調。同時追求多種目標時,我們必須事先化解存在於各個目標之間的衝突或矛盾,以免所獲得的各種成果因相互抵消而徒勞無功。

設定目標時需要記住的是建立目標實現的三個主要階段。這三個階段是:長期目標、中期目標、短期目標。

每個階段目標的主要內容:

1、長期目標

長期目標是人生大誌,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終生為之奮鬥。這樣的大目標是難精確詳細的,尤其是對成功經驗不足、閱曆不深的人來說,更是如此,隨著成功經驗的增加、階段性的中短期目標的實現,人會站得更高,這樣對人生大目標的確立會逐漸清晰明確。   所以人生大目標,可以不要求詳細、精確,隻要東西南北有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和大致程度要求就可以了,比如立誌做個卓越的科學家,立誌做個大企業家,立誌做個改變世界的政治家等。

2、中期目標

當您設定完長期目標時,將它分為兩半,設定一下10年期的中期目標。中期目標應既有激勵價值,又要現實可行。

心理學實驗證明,太難和太容易的事,不具有挑戰性,也不會激發人的熱情行動。中期目標是現實行動的指南,如果低於自己的水平、幹些不能發揮自己能力的事情,則不具有激勵價值,但如果高不可攀,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來,不能在一兩年內明顯見效,則會挫傷積極性,反而起消極作用。

那麼如何掌握一個合適的程度呢?情況完全因人而異。個人的經驗、素質水平和現實環境的許可是決定我們中期目標的依據。由於個人條件不同,我們在製定中期目標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的情況--經驗閱曆、素質特色、所處的環境條件等,使我們的目標既要高出我們的水平,又要基本可行。比如經驗不足時,先做小房子,有蓋小房子成功的經驗,便可超出常規蓋大房子,再蓋摩天大廈。如果完全沒有蓋中小房子的經驗,卻突然要製訂蓋大房子的目標,這就不現實可行了、當然,長期停留在蓋小房子的水平上,就沒有激勵價值,也就談不上成功卓越。

3、短期目標

短期目標是您應該最為關注的目標。 短期目標的設定不要超過90天,這樣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超過90天的短期目標不足以產生直接相關的應變意識。另外應該做的是:建立短期目標後立即開始行動來實現它。就是說要堅定不移,不要在意識中否定它,不要等明天、下個星期,而是立即行動。

人生中了鋪滿荊棘。無目標的人說,管它前方是什麼,隻要地上不荊棘我就繞道而行,反正前方與這裏沒兩樣,去與不去都不得無所謂。人生短短幾十載隻要過得舒心就行了。有目標的人說,我的目標就在前方,地上即使有荊棘我都得將它斬除。不知有過多少次刺骨的疼痛,但我依舊永不言棄,因為我的目標在前方,就在不遠處。終於我走出了荊棘,終於我到達了前方,終於我達到了目標。人生短短幾十載就應讓它過得精彩,有意義。

為人生設定目標,隻要有了目標你便可知今天的意義,你便可知每步的意義,你便可知前方的意義,你便會在人生的宣紙上畫上一個個有意義的符號。

設定目標的方法

如何設定目標,如何讓目標更有效,下麵是設定目標的方法:

首先設定的目標需要以下幾個特點:

具體的(Specific):例如,把目標定在“年收入”、“每階段達成的聘任”或是“組織人數”就比“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要來得具體。

可測量的(Measurable):最好能以數字表現,如“年收入達到三百萬元”、“今年內要將組織人數擴展到一萬人”。將目標數量化將有助於規劃達到目標的行動步驟。

可達成的(Attainable):目標必須切合實際,而不是好高騖遠,隻要你願意為這個目標“投注”足夠的時間與心力,則目標通常都是可達成的。

合理的(Reasonable):目標與目標之間不要互相衝突,不要一麵想比去年多收入3倍,一麵又想比去年少投入一半的時間,這樣就不太合理了。

有時間性的(Time):任何的目標應當都有一個完成的期限,不然就沒有任何驅動力,達不到任何的效果。

第二步,你應該問自己:“真的很希望得到嗎?”強烈的願望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原動力。欲望越強烈,決心越大,而自己也才願意付出代價。

第三步指定明確的目標,並把它寫下來。目標必須是明確的,可達到的,可以衡量的。隻有明確而具體的目標才可衡量,而隻有可衡量的目標才可能達到。否則隻可能是籠統、空泛的無意義的大話而已。把目標寫下來時,你的思維活動在記憶中產生一種不可磨滅的印象,它告訴你的潛意識:這是真的。我不相信我的記憶,我隻相信我的筆記。

第四步,分析你的起始點和規定實現目標的期限

沒有理想,就沒有前進的方向。沒有起始點,就無從規劃自己的航程;即使有了地圖和指南針,仍然會無可奈何的迷失方向,隻有明確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地圖和指南針才能發揮作用。分析起始點,就是弄清現在所處的環境和條件。

沒有期限,就等於沒有目標,就永遠達不到成功的彼岸。期限,是衡量目標進展的尺度,是激發你向目標不斷前進的動力。

第五步分析自己和會遇見的問題。分析自己,為了實現目標而不斷完善自己,作好知識和技能的充分準備。生命不息,學習不止。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和因素,來幫助自己實現目標。人不是為了痛苦而活著,是為了幸福才活著,而痛苦卻伴隨著人生。確認障礙,是為了有備無患,從容不迫。同時要記住:障礙是對我們的鍛煉和考驗,而不能阻礙我們的前進。每前進一步都會有障礙,實現目標的過程,就是克服障礙的過程。對關鍵性障礙應找出不少於五個解決方案,其它每個障礙都有克服的辦法。

第六步,行動。一旦定了目標及實現目標(克服障礙)的方法,就要製定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計劃。計劃,就是目標分解一覽表。然後想象目標實現以後的情景,將自己沉浸在成功的快樂中。描繪一幅明晰的勝利景象,激發現實目標的動力和克服障礙的決心。任何事,隻要你持續的放在腦中,就可以成為你想要的模式。用鋼鐵般的意誌堅信自己會成功,不承認失敗的可能性。不遲疑、不害怕、不退縮。決不,決不能放棄。放棄就是失敗。你的目標越高,你的眼界就越寬闊,你的世界就越大,你的思想也就越積極。更高的目標,能催人奮進。你完成的每一個目標和為達到目標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須指向你的人生目標。

成功於專注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隻要專注於某項事業,那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專注於目標

問問失敗者,為什麼會失敗,因為他有十個目標;再問問成功者,為什麼會成功,因為他隻有一個目標。所以為了適應目標的專注性,你還是專注些好。

絕大多數人不能致心一處。我們時常感到內心煩亂,因為我們總是馬上想太多的事情。眼前總有太多的事情麵對著我們。

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是達拉斯牛仔隊的教練吉米·約翰生和他的足球選手之間在1993年超級杯賽之前的一場對話:

“我告訴他們,如果我把一個2×4的跳板橫跨放在屋子裏,每個人都能夠過得去並且掉不下來,因為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沿著跳板走過去。但是,如果我把同樣的2×4跳板放到兩座10層樓之間,隻有少數人能過得去,因為這時候的注意力集中於會不會掉下去。注意力是一切。今天能夠更專注的球隊就是明天勝出的球隊。

約翰生告訴他的隊員,不要被人群、媒體和輸球的可能形分散注意力,而要專注於每一場比賽,把它看成是一個絕佳的練兵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