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8章 感謝死者,尊重生命(1 / 1)

●高珊

兩年前,女兒在德國圖賓根大學主修臨床醫學。第一年的課程之一是人體解剖。該校學習條件很不錯,50多具完整的屍體擺放在解剖教研樓裏供學生學習使用,每年解剖學習結束後,用過了的所有屍體都會得到妥善處理。而下學年來的新生們,又將從全新的屍體上開始學習,每年如此。

那麼德國大學如何能得到這麼多的教學屍體?直到女兒解剖考試全部結束後,我才有所了解。

解剖學考試結束的第二天,學校就在市大教堂組織了一場集體追悼儀式。除解剖係所有教師、員工和全部上解剖課的學生外,還來了一些接到通知的死者家屬親友。

更有一個頗為引人注目的群體,他們要麼歪坐在輪椅上,要麼自己拄著拐杖顫巍巍地慢慢走進來。這是一些打算自願捐獻遺體的人們。

每個到場的人都衣著莊重,神情嚴肅,在大學合唱團深沉的男女和聲的襯托下,靜靜就座。

追悼儀式由主教主持。首先,大學校長和解剖係主任代表校方感謝誌願捐獻遺體者和他們的家屬,以無私的奉獻來支持解剖教學。接著死者家屬發言,稱終於了卻了死者生前最後的願望,他們也可以安心地升人天堂了。

最感人的時刻當數所有學生人人手持一支點燃了的蠟燭,靜靜等待台上主教的念禱。每當念出一位誌願捐獻遺體者的名字,一位學生就在莊嚴的音樂聲中將火苗搖曳的蠟燭獻到台前。

追悼儀式最後,我的女兒代表全年級學生講話,她用這樣一段話來表達同學們的感激之情:“我們真誠感謝和尊敬諸位誌願捐獻遺體者家屬,在親人逝世後不久再次抽出寶貴時間來出席這次儀式。我們真誠感謝每一位死者,也許我們不記得你們每個人的名字。但我們一輩子都會記住,你們的軀體成為我們跨人醫學之門的第一級台階,你們的無私奉獻,使我們這些後人受益終身。我們由衷地祝願你們安息……”

追悼儀式後,每位死者家屬都接到遺體火化的日程表,由於捐獻遺體者很多,甚至要排到幾周以後。

在隆重追悼儀式的感召下,不僅不少家屬自願與學校再次簽訂協議,將死者的某個器官或組織捐出來供教學永久保留。更有一些還在猶豫是否捐出遺體的人,親曆整個追悼活動後,立即與大學簽下誌願捐獻的協議。這些普普通通的人,他們或已年邁,或已患上某種不治之症,即將撒手人寰,因此想到捐獻遺體,希望通過醫學研究攻克不治之症。

我曾問女兒對追悼儀式的感受。她說:“在那一刻,最深的感受是那些一動不動地躺在解剖台上的軀體,在腦海裏一下子活了。他們以前是和我們一樣活生生的人。每個人都有被親人熱切呼喚的名字。他們很高大,很值得尊敬。”

這樣的追悼儀式,是真正的醫學第一課,是最生動的關於救死扶傷的醫德教育:感謝死者,就是尊重生命。

一次打破規則的饋贈,改變了小女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