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之後,王一更加的我行我素起來,他記著父親告訴他的話,隻有廣泛學習,綜合發展,才能更好地塑造自我,成為人生的強者,掌握自己的人生的航向。
由於他的英語出色,所以係裏經常讓他去參加一些英語演講比賽,王一也從來不讓係裏丟臉,次次都能捧回獎項來。正當他拿獎拿的手軟的時候,他卻又動了別的心思,開始學習起法語和西班牙語來,通過一段自學後,他又順利地考上了法國人在北京辦的法語高級學校,並以第一名的總成績順利畢業了。這讓那個法語學校的校長非常驚歎,在網站上發帖向他表示祝賀。
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裏路,2005年國慶長假期間,王一就決定要去越南和柬埔寨看一看著名的胡誌明小道和吳哥窟,他通過網絡找了一條最經濟的路線,帶上幾件衣服和500多元人民幣以及40元美金,還有一部裝著國際IP卡的手機以及一台筆記本電腦就出發了。在這台筆記本電腦裏,有他下載的《全球數字化圖庫》,利用這些地圖,他能夠精確地查找到世界各個著名景點的所有街道和房屋。
就這樣,王一乘坐著票價打了3折的“紅眼航班”開始了他的旅程,為了節省一些錢,他從來不住旅店,而是連夜坐車趕路,在車上睡覺。一路上,他一邊趕路,一邊自學法語。在越南呆了幾天後,他又一路風塵仆仆地趕到了柬埔寨的吳哥窟,此時,已經是10月3日的傍晚了。這時,吳哥窟已經關門了,王一用剛剛學的法語和高棉語與看門的保安交涉,希望他們能通融一下,讓自己進去參觀。最後,他的執著終於打動了保安,保安同意讓他單獨進去參觀,並且陪著她參觀了一般人難以見到的小吳哥窟。
在越南的時候,王一恰巧遇上了肆虐的台風,房屋、莊稼、樹木被水衝走、被大風吹垮的不計其數,多少人無家可歸。王一無暇顧及更多,隻好一個人匆匆地趕路。那天,他正走在路上,忽然聽見頭頂傳來“嗤嗤”的聲音,一抬頭,發現頭頂上的幾根電線在狂風中搖動,隨時都有斷裂的危險,他急忙倒退了幾大步,看著天線從天而降,激起了一串串的火花,他嚇壞了。
這場遊曆歸來後,王一隨即給父母撥打了報安的電話,讓父母放下懸了多日的心。
憑借著自己廣博的知識以及外語方麵的優勢,不但在中國印象出版公司擔任英、法、西班牙三種語言文字的翻譯,而且還在一家駐華的德國合資公司裏擔任英語和法語翻譯,同時還是該公司的技術談判員和文案策劃。
曾經有一位法國專家到北京理工大學作學術報告,當時,王一進行現場提問,他那一口流利的法語讓那位法國專家非常意外和驚訝,隨即請王一上了主席台,並與他親切地交談了十多分鍾。最後,專家拍著王一的肩膀說:“你非常優秀,我認為以你的能力申報全球百名學生領袖肯定沒問題。我認為,你的素質非常出眾,你如果報名肯定會入選的。”
王一以前從來不知道有“全球百名學生領袖”一說,聽了法國專家的建議,他就開去去網上收集一些有關資料,這些資料讓他吃驚地發現:原來這是一項國際交流活動,開始於1965年,迄今為止中國隻有一位名叫白灝的大學生入選。凡是入選了“全球百名學生領袖”的人都可以去美洲、亞洲、歐洲3大洲中7個國家的19個城市進行半年的學習訪問,而且還可以參加該組織所開設的5門國際通用課程。對王一來說,如此珍貴的學習機會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那“全球百名學生領袖”中的一員。
按照網上的報名程序,他先填寫了一份“全球百名學生領袖”的報名表,提交了十分詳細的個人情況以及一些相關的材料,除此之外,他還寫了兩篇文章,詳細地闡述了自己要求參加學習交流活動的原意以及對國際文化等的體驗和認識,而且也講到了自己在思想、能力等方麵的種種優勢。申請書提交以後,王一就開始了忐忑不安的等待。
4個月後的一天晚上,王一正在宿舍裏看書,忽然手機鈴聲響了起來,他看了看號碼,立刻走出了嘈雜的宿舍,躲進了安靜的衛生間,用流利的英語和對方交談了起來,原來在這將近半年的等待時間中,美國丹佛大學早已經派人在跟蹤考核他了,現在他的考核成績已經過關,還剩下最後一項的電話考核了,經過長時間的通話後,王一終於通過了最後一關,當選為“全球百名學生領袖”之一。當他把這個消息向宿舍的室友們宣布的時候,整個宿舍都沸騰了起來。
2006年,幸運之神再一次向王一伸出了橄欖枝,他順利地通過了法國的研究生考試,而且還被譽為“世界政治精英搖籃”的巴黎政治學院皮革錄取,要知道,這所學院自從建立以來,還從來沒有錄取過非專業的學生呢。
有人向王一請教成功的訣竅,王一回答說:“人生之船要靠自己掌舵!”是啊,隻有自立自強,人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才能走向成功的輝煌。
【小啟示】
所有的成功者,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即他們都具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若非如此,恐怕小小的一次打擊,就會讓他們一蹶不振了,更不用說取得成功了。隻有自強不息的人,才會在遇到挫折時,仍然擁有奮進的力量。也隻有自強不息的人,才能夠牢牢把握住自己前進的方向。成功的航程中,會遇到許多風浪,如果不能把握住前進的方向,那麼就會迷失在茫茫的海麵上,或者被打翻在洶湧的海浪中。
【課本鏈接】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第四課《人生當自強》(《周易》名言)
自強是男兒的脊梁
劉煥明,出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深處阿榮旗的三岔河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孩子,家裏僅靠種地以及喂養一些牲畜維持著生活,母親體弱多病,經常是藥不離口,家裏可以說是一貧如洗。但是盡管如此,父親劉棟材還是把劉煥明送進了讀書。劉煥明知道自己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學習格外用功,終於在2002年,考上了西安外國語學院,成了村子裏的第一名大學生。
對於這個貧窮的家庭來說,這是大喜事,可是也是一件大難事,上大學僅第一年的學費就要8000多元,對劉煥明一家來說,這不啻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何況在幾個月前,一位村民搭乘劉煥明父親的三輪車時,因為意外摔了出去,結果造成重傷,花費了將近3萬元的醫療費,這筆錢可都是他們家裏支出的。此刻,要再湊集著8000元錢真是難如登天。但劉煥明的父母鐵了心要把兒子送進大學,為了湊齊學費,他們四處借錢,花費了無數的心思,腿跑細了,嘴皮子磨破了,眼看開學的時間快到了,錢仍然沒有湊夠,患有嚴重低血壓的母親急得兩次暈倒在地。
無論如何,錢終於湊齊了,當劉煥明坐上遠去的列車,聽到車窗外的父親叮囑說:“孩子,家裏的事情你不用發愁,一切有我呢,你是咱村裏的第一名大學生,一定要好好讀書,不能給咱丟臉。”劉煥明的鼻子酸酸的,眼淚直在眼眶裏打轉,他知道父親是在寬自己的心,家裏的狀況他心裏有數。可是為了不讓父親擔心,他依然笑著對父親說:“爸爸,你要注意身體,別太累了,借別人的錢你不要太擔心,告訴他們,等我畢業了找到工作,我一定會把錢還給他們的。”
就這樣,劉煥明開始了他在西安外國語學院的學習生涯,當別的同學還沉浸在大學生活的美好時,劉煥明卻每日都在苦讀,除了上課,他不是在自習室,就是在圖書館,或者就是去英語角練習口語。就在劉煥明努力讀書的時候,不妨有一個災難向這可憐的一家人襲來。
為了及早還清欠債,劉煥明的父親每天都開著他那輛破舊的三輪車去村裏的工地上拉貨掙錢,常常忙到深夜。這天晚上,劉棟材忙碌了一天後,開著三輪車回家,也許是因為太過疲累了,一不小心竟然掉進了路邊一條三米多深的石溝裏。雖然他強自支撐著趕回家裏,但是第二天就臥床昏迷不醒了,一連幾天過去,劉棟材完全沒有蘇醒的跡象,這讓家裏亂成了一團,劉煥明的媽媽也因為著急而發病臥床不起了。弟弟年齡還小,正上初中,更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在鄰居的提醒下,就給遠在西安的哥哥打了電話,訴說了家裏的情況。
劉煥明一聽,急的不行,慌忙向老師請了假,急匆匆地趕回到家裏,看見父母都臥病在床,家裏麵亂糟糟的一團,心裏也非常難過,他先把弟弟送回到學校,又請鄰居照顧母親,然後四處懇求,借了一些錢,就帶著父親直奔城裏的大醫院去求診。
幾經輾轉,劉煥明終於讓父親住進了大連友誼醫院。為了給父親節省救命錢,更為了好好照顧父親,劉煥明日夜守在病房裏,困了就趴在床頭睡一會兒,餓了就出去買幾個饅頭,醫生們都被他的孝心所打動,全力救治他的父親,經過多次手術,父親終於睜開了眼睛。劉煥明開心極了,可是父親一看到他,就吃力地問:“煥明,你怎麼在這裏,怎麼沒有去上學啊,耽誤了功課怎麼辦?都怪爸爸身體不中用,現在我沒事了,你快回學校去吧!”父親的話讓劉煥明的眼睛濕潤了,他一邊答應著一邊思考著解決的辦法。現在家裏的情況更加糟糕了,父母臥床,弟弟還在上初中,家裏欠下了幾萬元的債務,自己是肯定不能回學校了。可是父親把自己的學業看的比他的命還重,如果不去學校父親肯定不答應,怎麼辦呢?
最後,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的心裏形成了,他安頓好父親,又風塵仆仆地趕回到學校,和所有的老師同學說了自己家裏的情況,然後又非常誠懇地說:“現在家裏有兩個病人,還有一個上學的弟弟,能掙錢的也隻有我了,所以大學我肯定不能再上下去了,但是我爸爸把我的學業看的比命還重,他要是知道我不讀書了,肯定會非常生氣,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幫我一個忙,如果我爸爸打電話問起來,你們就說我出去學習了,或者找其他的理由,但是千萬不能告訴他我退學的消息,我謝謝你們了。”說著,劉煥明給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同學們都被劉煥明的孝心感動了,紛紛勸阻他不要離開學校,有的同學甚至說要發動全校師生為他捐款,可是劉煥明堅定地說:“同學們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都說男兒當自強,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撐下來,還清欠債,讓我的家庭渡過難關的。”
安排好了學校的事情後,劉煥明就背著簡單的行李,到阿榮旗的建築工地上找了一份小工的活,開始幹一些運送磚石、水泥的雜活。原來在家的時候,父母很少讓劉煥明幹重活,總讓他一心讀書,現在離了校園,劉煥明才真正的意識到了生活的艱難,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咬牙忍著,手上被磚石磨出了水泡,水泡被磨破後又裂口流血,他常常疼的手直發抖,可是他卻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他的心中堅定了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自強,如果連這點苦都吃不了,那他以後又如何能支撐起家庭呢?想到這裏,劉煥明就堅持了下來,手磨破了,他用膠帶纏一下繼續幹活,累了,他就咬牙強自撐著。別人也是一天幹12個小時,自己也一定可以的。就這樣每天早出晚歸,劉煥明每天幾乎都被累散了架,往往是頭一挨著枕頭就睡了過去,有時候吃著飯就能打起盹來。
就這樣累死累活地幹了一個月,劉煥明終於領到了800元的工資,捧著這來之不易的錢,劉煥明幾乎掉下淚來。他隻留下了200元做生活費,其他的全都寄到學校,讓同學以他的名義把錢寄給父親。父親受到錢後,覺得很疑惑,兒子現在還在上學,哪裏有錢補貼家用呢?當晚他就去了鄰居家給兒子打去了電話。接到電話的同學按照他們事先講好的說辭道:“大爺,煥明去自習室上自習了,您不用擔心,他現在在學校裏做勤工儉學,而且還在外麵帶了兩份家教,一個月能掙不少錢呢!要不,等他回來我讓他給你打電話吧!”劉棟材一聽這錢是兒子親手掙得,心裏已經非常激動了,而且現在家裏又是用錢的時候,能省一分是一分。因此就急忙說:“不用了,隻要他好好的就好,讓他好好學習吧!”
當同學把父親的話轉達給劉煥明時,劉煥明心裏舒服多了,至少他這一個月的辛苦沒有白費,可是看著傷痕累累的雙手,他又有些茫然和悲哀,如此拚死拚活地幹,一個月才掙了800元錢,家裏可是欠了幾萬元的債,照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才能還清呢?從此他留了一個心眼,一邊打工一邊找其他能掙錢的活。後來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圖書推銷員的工作,主要是到各個學校去推銷各種學習資料以及其他的圖書,賣出去的多了,就能多拿到一些提成。劉煥明推著借來的自行車,一家學校一家學校的跑,一個月下來,他的推銷量是別人的兩倍,同時還拿到了1200多元的工資。
經曆了困難的開始後,劉煥明做的越來越得心應手,到放寒假的時候,他已經積攢了幾千多元錢,他留下了一小部分作為生活費,其他的全都帶回家交給了父親,他對父親說:“爸爸,現在我在西安做兼職翻譯,每個月都能掙不少錢呢,以後我的學費和生活費就不用家裏出了,你看我這裏還剩下了2000多元錢,你拿去還債吧!以後你就不用擔心了,我能掙錢,那些債就由我來還吧!”拿著兒子的錢,父親又是高興又是擔心,問:“你做這麼多兼職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學習啊?要是影響學習就不要做了。”“不礙事,你就放心吧!”劉煥明笑著和父親說:“我明天就要回去了,趁著放寒假還能多打下一份工,多掙些錢呢!”
第二天一大早,劉煥明就離開家回到了他打工的那個書店。為了更好地向學生推銷輔導資料,劉煥明常常會先認真地把要賣的書通讀一遍,掌握了該套資料的特點以及一些學習方法後,逐一地向學生們講解。他那出色的口才和生動的講解常常讓學生們茅塞頓開,甚至有不少學生向他請教難題。由於有良好的學習基礎,而且對輔導資料也掌握得透徹,因此,他教給學生們的解題方法既新穎又簡便。
有一天,他在給一個學生講解難題的時候,這個學生的家長正好來接孩子,他聽了劉煥明的講解,就決定聘請劉煥明給自己的學生做家庭教師。劉煥明覺得這也是一個機會,因此就答應了下來,自此,他就白天推銷書籍,晚上去給學生做家教,由於他知識豐富,講解方法得當,語言又非常風趣幽默,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因此經過他的輔導後,孩子的成績提高的很快。他的名聲很快傳開來,很多人都請他去為自己的孩子做家教,正好此時圖書推銷的利潤越來越低,劉煥明就決定多放一些時間在家教方麵。由於他的輔導效果很好,因此名氣就越來越大,找他做家教的人也越來越多,漸漸地他就有些忙不過來了,因此就在附近的學校雇了幾個優秀的教師,辦起了一個補習班,專門給找家教的學生們補課,他的學生越收越多,達到了100多人。
不久,阿榮旗圖書市場的格局發生變化,推銷的利潤驟然縮小。劉煥明又想出了另一個掙錢的辦法,到一家私人的運輸公司租來一輛貨車,在周一至周五跑短途運輸。就這樣,他白天跑運輸,晚上和周六周日繼續做家教。外出時還不忘做一些“對縫”的生意……掙到的錢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