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有堅定的信念,所以他讓山神害怕,移走了太行、王屋兩座大山;勾踐有必勝的信念,所以他能夠臥薪嚐膽,最終打敗了吳國夫差,稱霸一時;司馬遷有堅定的信念,所以他忍受“宮刑”的恥辱,一篇《史記》名流千古。信念就是人成功的基石,是暗夜中的火炬,它能給予人們進取的勇氣和信心,鼓舞人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人生的信念,歸根結底是信念的競爭,隻有充滿必勝信念的人,才能夠打敗對手,打敗生活的一切苦難,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做不到”變成“一定做好”。堅定自己心中的信念吧!相信自己,你也一樣能立於不敗之地。

上帝不會辜負你的信念

現在,每當人們談論起美洲的時候,都會想到這塊大陸的第一個發現人——哥倫布。哥倫布是世界上著名的航海家,他的一生都沒有停止過航海活動。他曾經四次出海遠航,到達過古巴、海地、達巴哈馬群島等地,還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航線。不過當時他以為自己到達的是印度,還稱當地人為印第安人。哥倫布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他堅定的信念是密不可分的。

哥倫布出生於意大利北部的海濱城市熱那亞,父親是一名毛紡織匠,母親則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他們家共7個孩子,哥倫布是老大。這樣一大家子人,生活狀況可想而知。身為長子,哥倫布從小就承擔了繁重的家務勞動。繁重的勞作並不能影響哥倫布對蔚藍大海的喜愛,勞作之餘,他經常帶領著弟弟妹妹去海邊遊玩,到海裏遊泳。他對大海的一切充滿了好奇,最喜歡聽漁民、水手、海員講述大海的各種知識以及航海故事。自從那時,遠航的種子就播撒在了哥倫布幼小的心靈裏。

哥倫布長大後,成了一艘商船的水手,可是他並不滿足,他渴望能夠實現小時候的夢想,出海遠航,尋找一片新天地。這時候,他也學到了更多的航海知識,接觸到了地圓學說。哥倫布想要出海冒險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後來,他的妻子去世了,他來到了西班牙,並得到了西班牙的國王和王後的支持,經過了緊張地準備工作後,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就帶著他的船隊起錨出海了。

船隊航行的最初一段時間還算很順利,天氣晴朗、海風微拂,他們滿懷信心地走向了那一片未知的大海,就這樣過了一周,他們的船靠近了非洲,在那裏補充了給養後再次起航,根據以往的經驗,哥倫布判定這一帶正是刮東北風的季節,他們正好可以借助這個方向越洋開往日本。船隊在大海中平穩地行進著,枯燥的生活讓船員們都變得懶洋洋的。每天除了輪班工作外就是去甲板上曬曬太陽、看看海景。

可是這種悠閑地生活在兩周後發生了改變,由於方向發生了變化,他們的船開始逆風而行,行駛的速度越來越慢了,最初他們還不甚在意,可是一天天的過去了,他們卻連陸地的影子都看不見。他們和外界隔絕了聯係,連食物和給養都成了問題,再看不到陸地,他們也許會集體死在這茫茫的大海上,有的人開始發慌了,有的人則幾乎失去了求生的意誌,船上常常會傳來竊竊私議:

“都怪那個哥倫布,他逞什麼能啊,我們在家鄉生活的好好的,非要說發現什麼新天地,這下倒好!”

“就是,這次航行真是太愚蠢了,我真後悔上了這條船。”

船員們在一起聊天時,都感覺前景無望了,他們開始怨恨哥倫布,認為是哥倫布帶他們踏上死亡之路的。有時候衝動起來,他們幾乎商量起如何把哥倫布扔進大海,然後返航回去的話題來。

麵對這種種困難,哥倫布沒有退縮,他堅定信念,認為他們一定會找到陸地,發現新的航線的,因此,無論船員們如何抱怨,哥倫布依舊毫不動搖地向西航行著。有一天,哥倫布抬頭觀測天氣,突然,他發現天空中飛過了一隻小鳥,根據他的經驗判斷,這隻小鳥絕對不是海鳥。哥倫布立刻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大家,並說:“現在正是大批的候鳥遷徙的時間,不如我們以這些候鳥為航標向西南方前進,我相信咱們一定能到達陸地的。”此時,船員們都已經失去了信心,可看著哥倫布自信的樣子,他們決定再一次相信哥倫布,向西南方航行。

就這樣在海上又航行了一段時間,一天上午亮點多鍾,正在指揮航向的哥倫布忽然聽到一個船員喊道:“陸地、陸地,快看啊!”哥倫布激動極了,他三步並作兩步來到甲板上,和船員們一起向遠處眺望,果然,他們看到了砂石構築的海岸。很多船員激動地跪在甲板上,感謝上天的保佑。

哥倫布終於帶領眾船員踏上了久別的陸地,他們跪倒在地上,熱情地親吻腳下的泥土。哥倫布看到幾乎是全身赤裸的當地人,以為自己來到了印度,他就給當地人取名叫印第安人。他們用船上裝載的帽子、鈴鐺、衣物等物品交換印第安人的黃金、棉紗、食物、淡水等等。離開了印第安人之後,哥倫布又帶領著船隊繼續航行。

在返航的時候,經曆了無數驚濤駭浪的船員們都分外高興,他們多麼希望早一點兒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啊,很多人都跪在甲板上,默默地祈禱,“上帝啊!請讓我們回去的路途中能順利一些,不要再有什麼驚濤駭浪了,就讓這陽光一直陪伴我們到家吧!”

可惜上帝似乎沒有聽到他們的祈禱,船隊剛剛離開陸地沒多久。陽光就躲入了厚厚的雲層之中,一陣電閃雷鳴,狂風夾雜著豆大的雨點落了下來。這巨大的風暴連經驗豐富的哥倫布都沒有見到過。他告訴各船船長,不要慌張,穩住船舵。可是話還沒有說完,前麵的一艘船已經被滔天的巨浪打翻了,船上的人連喊一聲“救命”的時間都沒有,就全部被海浪掩埋了。這一幕讓後麵幾艘船上的人都目瞪口呆,亂作一團。船長來到哥倫布的身邊,沉痛地說:“如果這場風暴不能立刻停止,我們這幾艘船和所有的人恐怕永遠都不能回家了。”

哥倫布也明白此刻情況危急,但他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個人的安慰,而是這趟航行所取得的那些珍貴的資料,那包括了這次航行的路線以及他們所發現的那片陸地的情況。想到這裏,哥倫布立即對船長說:“現在你負責穩住船隊,我必須去把這次航行的資料保存下來,否則我們這一趟就是白走了。”說完哥倫布就鑽進船艙裏,拿出紙筆,不顧船艙的顛簸起伏,迅速地把航線以及新大陸的情況寫在了幾頁紙上,然後卷在一起,放在一個玻璃瓶裏密封好。把玻璃瓶扔進了波濤起伏的大海中。

船長驚奇地看著他所做的一切,不理解他的做法,哥倫布告訴他:“即便我們都死在海上,這玻璃瓶中的資料也一定會飄回西班牙的,這樣,人們就會順著我們走過的航線去那片大陸!”

“哥倫布先生,這怎麼可能呢?大海這麼大,而且我們距離西班牙還那麼遙遠,我覺得它不是沉入海底,就可能會被大浪擊碎,還有可能會葬身魚腹。”

“不,不管是一年兩年,還是一百年、二百年,我相信總有一天他一定會漂流到西班牙去的,我有這個信心,上帝可以吞噬我們的生命,但是他絕對不可能辜負我們堅持傳承生命的信念。”

漂流瓶帶走了最重要的資料,哥倫布也鬆了一口氣,這一刻,生死對他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他不慌不忙地指揮著幾個船長與暴風雨搏鬥,終於幸運地死裏逃生。

回到西班牙後,哥倫布就把這件事情向西班牙國王做了彙報,並多次派人去海灘尋找,但是卻一直沒有找到,直到哥倫布去世,這個漂流瓶也始終難覓蹤跡。三個多世紀過去了,終於有人在西班牙的比斯開灣撿到了那個漂流瓶。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信念產生的奇跡。

【小啟示】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追逐夢想的旅途是漫長的,要有堅定的信念,不計較眼前的困難,不在乎當下的處境,持之以恒,毫不懈怠,充滿對未來的美好希望,這才是真正的強者、勇敢追夢人的表現。

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麵臨凶險,也不能失去信念,給自己一個希望,就像灑下一個種子。經過並不短暫的生長期,它會開花結果,給你驚喜。

【課本鏈接】

《曆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九年級上第2課《探險者的夢想》哥倫布的發現

向命運挑戰

高榮剛剛出生的時候,虎頭虎腦的,長得非常可愛,誰見了都想抱一抱。可是就在他三個月大的時候,卻患上了小兒麻痹症,不過幸好發現的及時,在醫院裏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治療後,醫生說如果鍛煉的好,孩子以後還能像正常人一樣走路,但是不能走的太快,那條腿可能會經常酸痛,更加不可能跑步了。

父母雖然心裏難過,但是想想,能像常人一樣走路也不錯了,於是就帶著小高榮回家了,當別的孩子開始蹣跚學步時,高榮的母親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走路,於是她把兒子放在地上,讓高榮的父親站在對麵,喚著兒子的名字,拿著花花綠綠的小玩具,想讓高榮邁步,可是也許是因為膽怯,也許是因為左腿的殘疾,往往是母親剛一鬆手,高榮就軟軟地坐在了地上。鄰居們勸她說:“孩子的腿本來就有毛病,你也不要太心急了,等他長的壯實一些,那條腿有力量了,興許就能走了。”高榮的母親答應著,可是她心裏卻不服這口氣,她相信隻要醫生說兒子的腿能像正常人那樣走路,兒子就一定能行。抱著這樣的信念,他們每天都扶著小高榮進行訓練。高榮不敢離開母親的手,母親就每天扶著他走,盡量增加他雙腿走動的時間,以此鍛煉腿部的力量。

就這樣,高榮終於學會了走路,看到兒子邁出小腿的那一刻,高榮的父母抱在一起,留下了激動的眼淚。盡管高榮僅僅走出兩步就跌坐在地上,但這還是讓他的母親看到了希望。兒子能走路,一定能走路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父母的鍛煉和幫助下,高榮終於可以像其他的孩子一樣走路了,雖然他走的不是太穩,而且常常會因為腿軟跌倒,但是他還是能離開母親的懷抱,走上十多米的路程了。為了能夠讓兒子有更大的進步,高榮的母親一邊自己幫助兒子鍛煉,一邊四處求醫,她聽說中醫能夠通過按摩和針灸治療小兒麻痹症,就帶著兒子,千裏迢迢地去尋找老中醫,讓他為兒子進行治療。

高榮慢慢地長大了,懂事了,看著別的孩子在田野裏奔跑、打滾,他總是非常羨慕。可是媽媽不準他跑步,也不準他和其他的小朋友打鬧。他拉著媽媽的衣襟,可憐兮兮地問:“媽媽,為什麼別的孩子都能在外麵玩,我卻不可以呢?我也想去和他們玩打仗、玩捉迷藏。”

看著兒子可憐巴巴的樣子,高榮的母親心疼了,她一直沒有告訴兒子他的腿患病的事實,現在是不是要告訴他呢?晚上,等高榮熟睡以後,她開始和丈夫討論這個問題。

“告訴他吧!將來他總要麵對自己不能跑步的事實的。現在告訴他,也讓他自己多注意一些,不要過多地用那條腿,以免除問題。”丈夫說。

“可是,如果讓他知道自己的腿有病,他會不會連走路的信心都失去呢?我覺得我們應該給他信心,讓他相信他和別的孩子一樣能跑能跳,沒什麼區別,否則他這一輩子可能就毀了。”高榮的母親擔憂地說,她知道信念對於兒子有多麼重要,如果此刻把腿疾的事情告訴他,他很可能會一蹶不振的。最後經過商議,夫妻倆決定把這件事情隱瞞到底。

第二天,父親就把高榮叫到身邊,對他說:“孩子,你是不是很想和別人一起出去玩啊?”高榮使勁地點了點頭。

“那從今天起,你就和我出去鍛煉身體吧!隻有身體練的壯壯的,爸爸媽媽才放心你和別人一起出去玩,你也才能不受別人的欺負。”父親嚴肅而又認真地說。

高榮一聽能夠出去玩,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從此,才四五歲的小高榮每天早晚都跟著爸爸去出門散步,爸爸為了照顧小高榮,剛開始就走的比較慢,後來就見小高榮漸漸地適應了,就慢慢地恢複了自己走路的速度。告訴人小腿短,有時候就不得不小跑步的追著父親。父親一邊觀察高榮的表情,一邊調整著自己的步伐,當高榮喊累或者腿疼的時候就帶他坐到一邊休息一會兒。

“爸爸,我為什麼總是會累呢?你走了那麼遠一點兒事也沒有。”高榮天真地問。

“那是因為你是小孩子,爸爸是大人啊!”每當高榮累的時候,爸爸總是這麼說,他和妻子小心地維護著那個秘密,從來不告訴高榮他的腿患過小兒麻痹症,不能奔跑的事情。

漸漸地,高榮能夠小步跑了,能夠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鬧了。雖然有時候跑的時間長了,他會抱怨自己的腿又酸又痛,但卻從來沒有降低過奔跑和打鬧的興致。他很喜歡玩捉迷藏,可以靜靜地跑到一個角落藏起來,等別人快找到他的時候,他會突然跑出來,躲到令一個地方。高榮從來就不知道他和別的孩子有什麼不一樣,他的童年也過得很開心很快樂。

上初中的時候,高榮已經和別的學生沒有什麼兩樣了。這讓他的父母都非常欣慰。可是有一天高榮回來宣布的一個消息卻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寧靜。

“爸爸、媽媽,我們學校要舉行運動會,我想參加5000米長跑,已經報名了。”高榮還沒有放下書包,就興奮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父母。

“什麼?不行。”媽媽震驚之後立刻否定了他的想法。平常的跑步也許還可以,但是要參加比賽,運動就太過劇烈了,尤其還是5000米長跑,那不是累了就能停下來休息的。

“為什麼?”高榮本以為父母會為自己高興,聽到媽媽的話也覺得有些吃驚。

“長跑太累了,而且還需要長期訓練,媽媽怕擔心你的學習。”爸爸在一邊打著圓場說。

第二天,高榮去上學後,他的父母就去谘詢了醫生。醫生聽了高榮近幾年的恢複情況,覺得他已經恢複的差不多了,既然以前也跑過,不妨讓他試一試。也許這麼多年不間斷的鍛煉早已經讓他的腿好了呢。

得到了父母的許可,高榮就每天和同學們一起訓練,也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以前不能長時間奔跑的原因,所以訓練的非常刻苦,盡管大部分時候他都會落到其他同學的後麵,但是他告訴自己,堅持下去一定可以成功。

在緊張地訓練期間,高榮病倒了,他發起了高燒,可無論父母如何勸阻,他仍然堅持著訓練,沒辦法,父親隻好每天晚上去學校接他。這天,天陰沉沉地,下著毛毛細雨,父親想,高榮和他的隊友們今天晚上也許不會訓練了,可是等他到了學校的操場上,卻發現了一個頑強的身影。看到父親,高榮擺了擺手,向父親比了個“三”的手勢,父親知道,那代表還有三圈。

一起回家的路上,父親問他:“兒子,今天怎麼隻有你一個人訓練,你的老師和隊友呢?”

“老師說今天下雨,不用訓練了,他們早就回家了。”高榮抹了抹臉上的汗水,快樂地和父親說。

“既然老師讓回家,你怎麼還在訓練,怎麼也要注意身體啊,你感冒還沒有好呢!”父親有點責怪他。

“我一定要拿到名次,為我們班級爭光。所以應該比別人更努力一些啊,現在我已經在隊友中排到前無名了。”

高榮的努力沒有白費,在隨後的運動會中,他跑了個第二名的好成績。盡管不是第一,但在他同學們的眼中,他已經是冠軍了。因為跑第一的那名男生是校田徑隊的主力,已經訓練了好多年了。

相信自己,堅持必勝的信念,兒子,你一定可以自由自在的奔跑。這是高榮的父母在心底對他的祝願。

【小啟示】

因為父母堅的信念,所以,高榮的人生得到了改寫,他能走路,他能快走,他能長袍……他能像所有正常人一樣,甚至比一些正常人做得更好。你想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然後你才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想你是雄鷹,你就可以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