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靜心養品性,靜身得從容(4)(1 / 3)

自卑心理嚴重的人,並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種缺陷或短處,最重要的是不能容納自己,自慚形穢,認為自己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歡,常常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取決於能否從自我的陷阱裏超越出來,而真正能夠解救你的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自卑情緒,要想超越自卑,首先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的。自卑者要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的優點,努力發現自己的可愛之處,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球王貝利的名聲早已為世界眾多足球迷所稱道,但如果說,這位大名鼎鼎的超級球星曾經是一個自卑的膽小鬼,許多人肯定會覺得不可思議。多少年前,當年輕的貝利得知自己已入選巴西最有名氣的桑托斯足球隊時,竟然緊張得一夜未眠。他翻來覆去地想著:“那些著名球星們會笑話我嗎?萬一發生那樣尷尬的事情,我有臉回來見家人和朋友嗎?”他甚至還無端猜測:“即使那些大球星願意與我踢球,也不過是想用他們絕妙的球技,來反襯我的笨拙和愚昧。如果他們在球場上把我當做戲弄的對象,然後把我當白癡似的打發回家,我該怎麼辦?”一種前所未有的懷疑和恐懼使貝利寢食不安,因為他缺乏自信。雖然自己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但憂慮和自卑,卻使他情願沉浸於希望,也不敢真正邁進渴求已久的現實。

貝利終於身不由己地來到桑托斯足球隊,那種緊張和恐懼的心情,簡直沒法形容。“正式練球開始了,我已嚇得幾乎快要癱瘓。”他就是這樣走進一支著名球隊的。原以為剛進球隊隻不過練練盤球、傳球什麼的,然後便肯定會當板凳隊員。哪知第一次,教練就讓他上場,還讓他踢主力中鋒。緊張的貝利半天沒回過神來,雙腿像長在別人身上似的,每次球滾到他身邊,他都好像是看見別人的拳頭向他擊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幾乎是被硬逼著上場的,而當他一旦邁開雙腿便不顧一切地在場上奔跑起來時,他便漸漸忘了是跟誰在踢球,甚至連自己的存在也忘了,隻是習慣性地接球、盤球和傳球。

強者不是天生的,強者也並非沒有軟弱的時候,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正在於他善於戰勝自己的軟弱。貝利戰勝自卑心理的過程讓我們明白,盡量不要理會那些使你認為你不能成功的疑慮,勇往直前,就算是失敗也要去做做看,其結果往往並非真的會失敗。久而久之,你會從緊張、恐懼、自卑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自卑可以通過補償心理來克服,補償其實就是一種“移位”,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發展自己其他方麵的長處、優勢,趕上或超過他人的一種心理適應機製。

正是這種心理的補償作用,成就了許多成功人士。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們的自卑感也愈強,尋求補償的願望就愈大,成就大業的本錢就愈多。

適度地發泄不滿的情緒

許多心理治療師認為:一切形態的不快樂與健康不良都起源於情緒得不到表達。他們主張,隻要感受到情緒就要表達出來,完全抒發,不要作任何遲疑和保留。隻有這樣,人才會變得心平氣和,不受任何“包袱”拖累。一次次壓製其實就是一次次積累負麵能量,負麵能量積聚過多必將以某種更為激烈的方式爆發出來,從而導致更為可怕的後果。

古時候,人們都利用腳力極佳的騾子來馱運笨重的貨物。騾子的體力雖然很好,但卻有一個令人煩惱的缺點,那就是騾子的脾氣非常不好。

如果一頭騾子使了性子,它的四隻腳便會像上了釘子一樣,固定在地麵,一動也不動;無論主人怎樣使勁鞭打,騾子就是不動,一步也不會向前走。

一天,一位老和尚和小和尚在運東西的途中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小和尚麵對著不肯邁步的騾子,又急又氣,於是就舉起了鞭子準備打它。

老和尚趕忙製止了他:“慢!慢!每當騾子鬧脾氣時,有經驗的主人,不會拿鞭子打它,那樣隻會讓情況更加嚴重。”

小和尚忙問:“那該怎麼辦呢?”

老和尚搖頭道:“當然不是,騾子不吃土,它會很快地去吐嘴裏的泥沙,此時,主人隻要驅趕它一下,它就會往前走了。”

小和尚詫異地問:“怎麼會這樣呢?”

老和尚微笑著解釋道:“原因很簡單,隻要騾子忙著處理口中的泥土,便會忘了自己剛剛生氣的原因。這種塞泥土的做法,就是一種轉移法。這個方法不僅在騾子身上有效,同樣在人發脾氣的時候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