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和氣、和諧,和為貴(2)(2 / 3)

聽到此,毛澤東眼圈泛紅,猛地扭回頭,朝車上看,是在找隨軍醫生。“我在這裏。”朱醫生在毛澤東身邊說。“快給這孩子看病。”朱醫生用聽診器聽,又量體溫,然後問那婦女孩子發病過程……“有救嗎?”毛澤東聲音顫抖,提著一顆心。“有救。”“好,一定要把她救活!”毛澤東頓時放開聲音。“可這藥……”“沒藥了?”毛澤東又顯出緊張擔心。“有是有……隻剩一支了。”“什麼藥?”“盤尼西林。”“那就快用。”“這是進口藥,買不到,你病的時候我都沒舍得用,不到萬不得已……”“現在已經到了萬不得已,請你馬上給孩子注射!”朱醫生將那支珍藏很久沒舍得用的盤尼西林用給了生病的孩子。

那時,抗生素不像現在這麼泛濫,所以很顯特效。朱醫生打過針,用水壺喂那孩子水。工夫不大,孩子忽然掀起眼皮,輕悠悠叫了一聲:“娘……”那婦女呆呆地睜著大眼,淚水嘩嘩往下流。忽然撲通一聲跪倒,哭叫著:“菩薩啊,救命的菩薩啊!”毛澤東兩眼淚花迷離,轉身吩咐朱醫生:“你用後麵那輛車送這母女回家吧。再觀察一下,孩子沒事了你再回來。”

後來,每當談到那個孩子和流淚的母親,毛澤東眼圈總要泛紅:“也不知那孩子現在怎麼樣了?把她帶來治療一段就好了……”他多次感慨:“農民缺醫少藥,鬧個病跑幾十裏看不上醫生,要想個法子讓醫生到農村去。吃了農民種的糧就該為農民治病。”

平易近人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高貴脫俗的修養。一個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顯、位有多高、錢有多豐,麵對紛繁複雜的社會,也應該保持做人的低調,平易近人。偉人尚且如此待人,更何況是我們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少一些斤斤計較,用平易近人的態度,積極采取措施去化解矛盾,人際關係也會越來越廣。

從前,一個牧場生活了兩戶人家,一家以牧羊為濟,養了許多羊;一家靠打獵為生,養了許多獵狗。這樣問題就出現了,這些獵狗經常跳過柵欄,襲擊牧羊戶的小羔羊。牧羊戶幾次請獵戶把狗關好,但獵戶都不以為然,口頭上雖然答應了,可沒過幾天,他家的獵狗又跳進牧場橫衝直撞,咬傷了好幾隻小羊。

牧羊戶忍無可忍了,就找鎮上的法官評理。聽了他的控訴,明理的法官說:“我可以處罰那個獵戶,也可以發布法令讓他把狗鎖起來。但這樣一來你就失去了一個朋友,多了一個敵人。你是願意和敵人做鄰居嗎?於是,法官給牧羊戶出了一個主意,以保證他的羊群不再被騷擾,還可以贏得一個友好的鄰居。一到家,牧羊戶就按法官說的挑選了三隻最可愛的小羔羊,送給獵戶的三個兒子。看到潔白溫順又可愛的小羔羊,孩子們如獲至寶,每天放學都要在院子和小羔羊玩耍嬉戲。因為怕獵狗傷害到兒子們的小羔羊,獵戶就做了個大鐵籠,把狗結結實實地鎖了起來。從此,牧場主的羊群再也沒有受到騷擾。

為此,獵戶開始送各種野味給牧羊戶以作為回謝,牧羊戶也不時用羊奶酪回贈獵戶,漸漸地兩人成了好朋友。

想讓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要怎麼對待別人。世界上的事從來都是互相影響的。渴望別人理解自己,不妨付出真誠,渴望人們與你親近,你就要做一個善於親近他人的人。平易近人,常常能夠凝聚人心,讓身邊的人心甘情願地幫助自己。所以一個人朋友的多少,人緣的好壞來源於你的親和力的大小,吸引力的大小。

忍耐是一種人生瀟灑

富弼是北宋仁宗時宰相,因為胸懷大度,上自仁宗,下至文武官員都稱他品行優良。富弼年輕的時候,因聰明伶俐,巧舌如簧,常常在無意之間得罪一些人,事後,他自己也深為不安。經過長時期的自省,他的性格逐漸變得寬厚謙和。所以當有人告訴他某某在說你的壞話時,他總是笑著回答:“你聽錯了吧,他怎麼會隨便說我呢?”

一次,一個窮秀才想當眾羞辱富弼,便在街心攔住他道:“聽說你博學多識,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富弼知道來者不善,但也不能不理會,隻好答應了。眾人見富才子被人攔在街上,都湊過來看熱鬧:秀才問富弼:“請問,欲正其心必先誠其意,所謂誠意即毋自欺也,是即為是,非即為非。如果有人罵你,你會怎樣?”富弼想了想,答道:“我會裝作沒有聽見。”秀才哈哈笑道:“竟然有人說你熟讀四書,通曉五經,原來純屬虛妄,不過如此啊!”說完,大笑而去。富弼的仆人埋怨主人道:“您真是難以理解,怎麼您卻裝作不知呢?這麼簡單的問題我都能回答。”富弼說:“此人乃輕狂之士,若與他以理辯論,必會言辭激烈,氣氛緊張,無論誰把誰駁得啞口無言,都是口服心不服、書生心胸狹窄,必會記仇,這是徒勞無益的事,又何必爭呢?”仆人卻始終不理解自己的主人為何如此膽小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