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伸手給予人,自己亦溫暖(1)(3 / 3)

其實,人生不也是如此嗎?我們自始至終都生活在給予與接受之間,隻有學會給予,才能品嚐到付出的幸福。給予會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給予會讓我們明白自己最大的快樂就在於自己還能給別人幫助。學會給予,給予別人溫暖,給予別人幸福,自己在給予時才能懂得幸福的真諦,把自己變成一個幸福的人。

曾經有一個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幾下。他繼續向前走,看見有人提著燈籠向他走過來,這時候旁邊有人說:“這個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著燈籠!”

僧人被那個人的話吸引了,等那個打燈籠的人走過來的時候,他便上前問道:“你真的是盲人嗎?”那個人說:“是的,我從生下來就沒有見到過一絲光亮,對我來說白天和黑夜是一樣的,我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的!”

僧人更迷惑了,問道:“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還要打燈籠呢?是為了迷惑別人,不讓別人說你是盲人嗎?”盲人說:“不是的,我聽別人說,每到晚上,人們都變成了和我一樣的盲人,因為夜晚沒有燈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著燈籠出來。”

僧人感歎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來你是為了別人!”

盲人回答說:“不是,我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問道:“為什麼呢?”

盲人答道:“你剛才過來有沒有被人碰撞過?”

僧人說:“有呀,就在剛才,我被兩個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說:“我是盲人,什麼也看不見,但我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自己也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到我了。”

僧人頓悟,感歎道:“我辛苦奔波就是為了尋找佛。其實佛就在我的身邊啊!”

給予別人幫助,自己也能獲得方便,就如同故事中的盲人一樣。所以生活中,我們不要吝惜去給予別人幫助,即使是盡了一點點力,也會受到別人的感激,同時會讓自己的內心感到溫暖和滿足。給予是一種無私的付出,是冬日裏一縷溫暖的陽光,在給別人快樂的同時,滋潤了自己的心靈,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依靠別人就如藤蘿纏身

一個人隻有獨立地站立,才會有生存的基點。生命中的過程也是如此。靠別人恩典自己,隻能是一個存在物,沒有了自己的生存理念,連行屍走肉都談不上。

某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裏,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觀音。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如同《國際歌》中所唱到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一切隻能靠自己。”隻要擁有遇事求己的那份自信和堅強,任何人都能成為自己的觀音。一個喪失自信的人,就等於給自己判了死刑,將自己主動地放逐到荒涼的境地,沒有人能夠救他。隻有自己重拾信心,自強不息,成功的大門才會打開。

吳甘霖是享有國際盛譽的方法學家、思維學家,是第一位為中央電視台製作成功學節目的成功學家。盡管現在已不再投資股市,但吳甘霖卻是一位炒股高手。當年股市低迷時,入市三年,平時沒有多少時間去看盤的吳甘霖,卻在股市上獲得了130%的收益。

在炒股票的時候,他買入了康佳這隻股票,從13元炒到了23元。在23元多的時候,K線圖上突然出現了一條大黑線,他的直覺告訴他可能有問題,於是準備將股票處理掉。這時,一個內行朋友給吳甘霖打電話說:“你千萬別拋啊!前景一片良好,我昨天還跟康佳的股東吃飯呢!一點問題都沒有!”此刻吳甘霖猶豫了,但是他立刻反問自己:“是我在炒股票還是人家在炒?賺錢了歸我還是歸他?賠了是我心疼還是他心疼?”於是,吳甘霖痛下決心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把所有的股票都以23元多的價格處理了。緊接著,情況急轉直下,家電市場狂打價格戰,這種惡性競爭違反了經濟規律。所以,那隻股票一路跌到了穀底,最後跌到6元。這件事過後,吳甘霖深刻地理解了“成大事者不謀於眾”這句話。他沒有賠錢就是因為他的世界由自己主宰,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