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笑話是這樣的,一位年輕人深信自己是僵屍的化身。朋友努力讓他從這個荒謬的想法中清醒過來,“你不是僵屍。”“我是僵屍。”他堅定地回答。朋友語氣強硬地問:“你怎麼知道自己是僵屍?”他說:“僵屍當然知道自己是僵屍。”朋友眼看毫無辦法,隻好請出此人的母親幫忙。“我是你媽,我怎麼會不知道自己生了一個僵屍?”他母親問道。“你不知道的,”他解釋說,“我是後來才變成僵屍的。”母親拗不過他,隻好請牧師出麵開解他。一向扮演心理分析師的牧師劈頭就說:“你不是僵屍,這隻是心理壓力的反應而已。”這個人一臉不屑地說:“僵屍沒有壓力。”牧師隻好建議他去找心理治療專家。“你認為自己是僵屍?”心理醫師問道。“沒錯!”“僵屍會流血嗎?”“當然不會,”此人很肯定地說,“僵屍是個會動的死東西,不會流血。”他對這個膚淺的問題感到有點不耐煩。“看看!”心理醫師隨手拿起一根針,往這個人的手指上戳了一下。此人看看自己的手指,一臉愕然。過了半晌,終於開口:“原來僵屍也會流血!”
有偏見的人就是這樣,隻選擇自己所掌握的事實,不願接受他人的忠告或者建議。心存偏見的人,往往會喪失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不願去探究真相,更不願去反省自己。很多有能力的人都是敗在“偏見”上。放下偏見,才能看到問題的實質,才不至於有視野上的盲點。
曾有一個人養了一隻非常珍貴的鸚鵡,這隻鸚鵡十分可愛美麗,但是它卻有一個怪毛病,就是時常咳嗽,而且聲音也是混濁難聽,它的喉嚨裏好像塞滿了痰。這個人很焦慮,趕忙帶它去看獸醫,唯恐鸚鵡患上了呼吸係統的疾病。令人意外的是,檢查結果,鸚鵡完全健康,沒有毛病,問題出在養鸚鵡的人身上,由於他抽煙,所以時常咳嗽,這隻鸚鵡隻是惟妙惟肖地把主人的聲音模仿得以假亂真罷了。這個人頓時醒悟,很快就把煙戒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妨放下偏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總是懷疑別人有問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或聽到有些人議論別人的缺點,談論別人的不是;卻很少能夠聽到有人能夠反省自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人人都會犯錯,我們不應該隻看到別人不好的一麵,而妄下結論。不如多反省一下自己,隻有反省自己,才能放下偏見,正視他人,才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
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兄弟各自辦了些貨物,出門去做買賣,走著走著,來到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都不穿衣服,被稱作“裸人國”。弟弟說:“這兒的風俗習慣與我們完全不同,要想在這兒做好買賣,可實在不容易啊!不過俗話說:‘入鄉隨俗。’隻要我們小心謹慎、講話謙虛,照著他們的風俗習慣辦事,想必不會有什麼問題。”哥哥卻說:“無論到什麼地方,禮儀不可不講,德行不可不求。難道我們也光著身子與他們往來嗎?這太傷風敗俗了。”弟弟說:“古代不少賢人,雖然形體上有所變化,但行為卻十分正直。所謂‘殞身不殞行’,這也是戒律所允許的。”哥哥說:“這樣吧!你先去看看情形如何,然後派人告訴我。”弟弟答應道:“是!”於是自己先進入到裸人國。過了十來天,弟弟派人告訴哥哥:“一定得按當地的風俗習慣,才能辦得成事。”哥哥生氣地叫道:“不做人,而要照著畜生的樣子行事,這難道是君子應該做的嗎?我絕不能像弟弟這樣做。”裸人國的風俗,每月初一、十五的晚上,大家用麻油擦頭,用白土在身上畫上各種圖案,戴上各種裝飾品,敲擊著石頭,男男女女手拉著手,唱歌跳舞。弟弟也學著他們的樣子,與他們一起歡歌曼舞。裸人國的人們,無論是國王還是普通百姓,都十分喜歡這個弟弟,關係非常融洽。於是國王買下弟弟帶去的全部貨物,並付給他10倍的價錢。哥哥也來了,他滿口仁義道德,指責裸人國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好,引起國王及人民的憤怒,大家把他抓住,狠狠地揍了一頓,沒收了全部財物。
一旦對人對事有了固定的看法,就很難改變,長期背了個偏見的包袱,就很難把人和事看得正確,還會影響與同事、家人的關係,甚至可能影響到自己的前途與發展,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和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