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忍耐是成功者的基本品格(2)(2 / 3)

在英國,全國性的懶鬼日活動今年已是第三年了。懶鬼日的時間過去設在2月,現在則改成了8月。而且,據調查顯示,英國懶鬼日運動正在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和支持。除英國之外,美國、澳大利亞以及歐洲其他國家都有不少公司職員、經理等表示積極支持。

有篇文章專門談精神上的休息價值,說的其實就是放鬆。

這篇文章認為,那些想通過物質來完成休息的,是不可取的,違反了休息本身的意義。應該了解休息的真正含義,了解精神上的休息價值。換句話說,了解放鬆的價值。

已經在前言中說過了,我們在休息時,吃好吃的,喝好喝的,感受美好的,在安逸的環境下恢複體力值。

放鬆就是即使不依存物質,也可以通過精神上的休息來達到目的。與人攀比,畸形的競爭意識,是沒有辦法達到精神上的休息即放鬆的目的。

提出幾個建議,不妨嚐試一下。

保留時間。為了物質的富裕,看看自己投入了多少時間。然後,衡量一下繼續投入時間能夠獲得的物質和不再繼續追求物質富裕,而留出精神上的休息。

什麼也不要做,讓精神好好休息是第一個方法。利用保留的時間來讓身心得到放鬆。

將所有都忘記。平時自己苦惱的事情開始一個個都放下。開始的時候這樣做可能很困難。但是,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把自己苦惱的事情,從新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可能更容易解決問題。

貼近自然。人類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但現在不斷現代化的生活反而離自然越來越遠了。要學會克服自己的不適應,懂得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自然環境。

和喜歡的人交談。

不管是自己喜歡的人,還是不喜歡的人,他們的意見都要適當的聽取,這樣對自己解決問題有所幫助。與自己喜歡的人,有共同語言的人,可以聽你傾訴的人,經常在一起談談心,對身心的放鬆很有幫助。

以上幾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說這篇東西所提得建議還有些含糊,我們可以給一些更簡單易行的直接的建議和辦法。

比如唱歌。

“5·12”汶川大地震中,有兩個故事,既感人有給我以啟示。

四川電力公司的4名幸存者均是廠職工喊話發現的,其中2名男子在二樓,l男1女在三樓。獲悉情況後,國家地震救援隊前去救援。

黃莉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因為在三樓的最外側,最先獲救。

當晚8點多,牟玉雷被救出。除了右手指輕傷外,牟玉雷的身體沒有受到其他傷害。

黃莉和牟玉雷是夫妻。當時,兩人都被埋在3樓,黃莉靠外側,牟玉雷靠內側。被困期間,兩人相互鼓勵。黃莉不時為丈夫唱歌,讓他放鬆。歌唱了幾首後,黃莉又開始講述兩人相識以來的故事。此後,牟玉雷的心情不斷平靜下來……

地震發生後的第三天,14日下午1點左右,救援隊員們在一個幼兒園的廢墟下發現了一個被困的小女孩。

廢墟隨時有可能因為餘震而再次坍塌,孩子的性命危在旦夕。

“叔叔,我不怕,你們不要擔心”。救援過程中,麵對隊員的安慰,孩子反倒安慰起了隊員們。一塊塊磚石被移開,隊員們才發現孩子雙腿被卡,下半身沾滿鮮血,從緊咬的牙齒中,不難看出孩子正遭受著劇痛的折磨。

“兩隻老虎跑得快……”因為工具簡單,救援工作十分緩慢,就在大家著急之時,孩子突然唱起了兒歌。

“我唱歌就不會覺得痛”。獲救後,孩子告訴隊員,她叫任思雨。

再比如洗澡。日本的溫泉文化之所以特別發達,與其有很好的放鬆作用是分不開的。

再舉個例子,教育專家、心理學專家都認為咀嚼可以提高注意力。

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在於提高注意力,而提高注意力有很多便捷方法,甚至咀嚼口香糖,也是經過國內心理學研究證明的、最為科學便捷的提高注意力的方法之一。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咀嚼,那就是放鬆!

放鬆是提高忍耐力的有效法寶。讓我們用放鬆來戰勝忍耐吧。

在絕望中解脫

這裏說的所謂治病,包括一般的病痛與治療、各種或大或小的受傷及其治療、因病住院、因傷病休假、各種傷病之後的康複等等。當然也包括心理與精神方麵的問題與矯治。

如題所說,這些情況的發生,正是需要忍耐、同時賦予忍耐更大價值或意義的時候。

一般情況似可省略,這裏就以自殺——這一比較極端的情形,說說在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病例。

進入2008年八九月份以後,隨著全球金融風暴愈演愈烈,各國金融行業和實體經濟遭受巨挫,與此同時自殺事件頻頻發生。尤其是在美國,麵對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一些人已難以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不時傳出民眾輕生甚至殺害全家後再自殺的悲劇。世界衛生組織近日警告稱,全球金融危機可能導致精神健康問題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