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方劑辭典】方劑學工具書。江克明、包明蕙編著。本書從中醫曆代名著中選錄成方,共收方劑辭目約12500條。每方說明其出處、所治病症、藥物組成和用法。多數辭目加有按語,概括該方功能特點等。1989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簡易推拿療法】推拿著作。趙正山編著。此書首論推拿之功效,推拿適應證與禁忌證,介紹推、拿、擰、拈、捏、按、掐、摩、拍9種基本手法。次述推運八卦、熱運丹田等51種具體手法,各手法分述按摩位置、患者體位、手法操作、治療後之正常反應、主治病諸項,並配以手法之圖解。書中備載內、外、婦、兒、五官各科50餘種疾病之推拿處方、食療及簡易中藥處方。1962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簡明中醫兒科學】南京中醫學院兒科教研組編。全書分總論、各論兩部分。總論介紹中醫兒科學發展概況、兒科診治基本知識與護理方法。各論分述初生疾病、雜病、四大要症(麻、痘、驚、疳)、弱症、小兒推拿術等,共列74種病證,分述其病源、診斷、治療等。書中所述小兒推拿術,介紹基本手法及其臨床應用,並配合插圖。1959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簡明中醫內科學】內科著作。南京中醫學院內科教研組編著。此書分總論、各論兩部分。總論列病因、證候分類、診法、治療法則、護理諸篇。病因述外因與內因;證候分六經、三焦、營衛氣血、髒腑辨證4類,診法論四診與八綱;治療癢則闡明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與配合運用,正治和反治、標本緩急等;護理則對精神、起居、飲食、煎藥及服法予以簡介。各論收中風、傷寒、泄瀉、痢疾、水腫、嘔吐、脅痛、遺精等73種內科病證,諸病首為概說,次論證治、方藥,末附各家醫案。1959年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簡明中醫外科學】外科著作。南京中醫學院外科教研室編著。全書分上篇、下篇、附方3部分。上篇闡述外科簡史、病因、分類、診斷、治法及護理等;下篇分述外科常見疾病100餘種,每病之下又分概說與證治。書末附外科醫方400餘首。此書並介紹外科辨證論治規律、外科常用方劑和外科刀針手法等內容,取材較切實用。1958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簡&針灸治療學】針灸臨床著作。張桂林、張繡雯編著。本書4章。第一章述內科42病,84方;第二章為婦兒科病,共26種,20方;第三章五官科病13種,16方;第四章為外科病15種,23方。書中采用中醫傳統病證名稱,每證均概述病因病機、主症以及相當於現代醫學中某病,或本證可出現的某些病種等,並詳述辨證分型、治法、處方、配方、手法等,末附典型病例及針灸歌賦。1986年由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簡明中外醫史手冊】醫學史著作。公盾編。全書共15章,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遠古至1984年中西醫學發展概況;第二部分對有影響的中外醫家予以客觀評介。1984年由山西科學教育出版社出版。
【簡明中醫皮膚病學】皮膚病科著作。趙炳南、張誌禮主編。此書主要闡述中醫基礎理論、辨證論治法則在皮膚病中的應用。為便於讀者學習和研究之需要,附有大量彩色病例圖譜、常用治療方劑及中西醫病名對照參考等。1983年由中國展望出版社出版。
【鼠疫彙編】鼠疫專著。不分卷。清羅汝蘭(芝園)撰。刊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羅氏在吳存甫輯《治鼠疫法》一書基礎上,參以其治鼠疫經驗,增刪而成此書。分辨脈、症治、釋疑及治案等,介紹鼠疫的預防和治療。羅氏所用治鼠疫方乃據《醫林改錯》之“活血解毒湯”加減而成,治鼠疫多獲奇效。
【鼠疫抉微】鼠疫專著。不分卷。清餘德壎(伯陶)撰於宣統二年(1910年)。本書在吳子存《鼠疫治法》、羅芝園《鼠疫彙編》、鄭肖岩《鼠疫約編》等書基礎上增刪變通,參以己見,逐節按注而成。全書分為病情、治法、藥方、醫案4篇,介紹鼠疫的病因、證候、治法、處方及驗案。主方為加減解毒活血湯。醫案收羅芝園、李兩山、劉蔚立、鄭肖岩4家35則。是一部理、法、方、藥、案完備的鼠疫專著。有初印本。並收人《中國醫學大成》。
【鼠疫流行史】醫史著作。冼維遜編著。本書彙集250餘種中英文著述中的有關資料,對從公元前1140年到本世紀80年代國內外的鼠疫流行情況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並有所考證。全書共3章,首述世界鼠疫流行史,次述中國鼠疫流行史,再次述廣東(含港澳)鼠疫流行史。末附中英文參考書目。1989年由廣東省衛生防疫站印行。
【腹證奇覽】診斷著作。日本稻葉克、和久田寅撰於18世紀下葉,陳玉琢等編譯。原著包括《腹證奇覽》及《腹證奇覽翼》兩部,主要闡述《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有關腹證之診察方法,所述多引《內經》、《難經》原文,參以己見,並以圖解示意。經陳氏等翻譯後,將原著兩部合為一部,刪其重複,重予編次,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為腹診基本理論及手法,各論以類方歸類,分述各方證所現腹證,原著圖解仍予保留,所及藥物劑量亦按日本用量直譯,未加折算改動。1988年由中國書店出版。
【解毒奇效方】外科方書。不分卷。日本南陽原輯於天保八年(1837年)。此書收錄治外科病證經驗方78首,按劑型分為湯液、丸散、敷洗、熏藥、附錄5部分。所選方藥多係民間簡易單、驗方。現有日本天保九年(1838年)東都書房青藤閣本。
【新中藥】藥物學著作。黃勞逸撰。作者在西藥東漸之時,“不忍目睹中藥之淪亡,頗有誌欲從而改進之、提倡之”,故撰此書。選效能確鑿、切合實用之藥149種,按健胃、強壯、興奮、麻醉、收斂、瀉下、祛痰、通經、利尿、發汗、解熱、殺蟲、變質、止血分類列藥。各藥述其化學成分及生理作用。1930年由上海醫學書局鉛印。
【新中醫刊】中醫藥期刊。茅濟棠、朱小南等主編。發行地上海。1938年9月創刊,1947年7月停刊。
【新推拿法】推拿著作。陳宇清著。全書共分18節。著重介紹推拿種類、推拿效用、推拿與針灸、內、外、婦等各科之間的關係。其將推拿種類依照不同手法或部位分為20種,於推拿效用共歸為11種。書中所論,以中醫理論與現代生理學、解剖學相結合,通曉易懂。1955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新撰食經】本草著作。7卷。約成書於唐代以前。見《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著錄。原書佚,日本丹波康賴《醫心方》(986年)引有8條佚文。或疑此即《醫心方》所引《七卷食經》、《七卷經》。均係食物療法專著。
【新中醫五種】中醫叢書。王仁叟編。收有《氣化真理》、《經脈窮源》、《症治會通》、《病案實錄》、《藥物格要》。1931年由上海中醫書局出版排印本。
【新安名醫考】醫史著作。李濟仁主編。本書收錄清末以前誌書和史籍上有記載或有醫學專著的新安醫家共668人,分縣編排,各縣醫家按年代先後,分述其主要生平、學術思想、臨床實踐及重要案例。書前並有“新安醫學概況”一文。末附醫家索引、醫著索引、部分新安醫著版本館藏目錄等。1990年由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新編中成藥】方書。於中興等編。本書彙輯現階段國內各廠家生產之中成藥1770餘種,每方分處方、性狀、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規格、貯藏等項。收羅詳備,解說明晰。1987年由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新編傷寒論】傷寒著作。河北中醫學院編,楊醫亞修訂。此書分總論、各論兩部分。總論介紹《傷寒論》曆史梗概、價值和基本內容;各論歸納闡釋六經病、霍亂、差後勞複等病證治,詮釋原文較為淺顯、精要。編者將《傷寒論》條文均予編號,並將原著中所有類同或互有聯係之條文加以歸並,注意分析對比,並作必要之補充和說明。原編本1958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出版修訂本。
【新編藏醫學】藏醫學著作。西藏拉薩藏醫院醫學研究所編。本書為藏西醫結合教材,全書共14章,分別介紹人體解剖、疾病診斷、病因病理、治療原則及方法、臨床各科病症及藥物等。書前人體解剖圖51幅,書末並有主題索引。1978年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