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十四畫(1 / 3)

【靜坐要訣】又名《袁了凡先生靜坐要訣》。氣功著作。不分卷。明袁黃(了凡)撰。撰年不詳。全書分辨誌、豫行、修證、調息、遣欲、廣愛6篇。首述練功者之道德修養。繼論靜坐之姿勢、呼吸之調整。將練功反應歸納為動、癢、涼、暖等16種。其功法出於佛教天台宗。現存1929年排印本,1936年上海佛學書局排印本。

【靜岩醫案】醫案著作。1卷。釋忍覺撰。撰年不詳。本書以外科病證為主,收治療四肢幹木冷麻、遊麵濕毒皮爛等證醫案共227例,醫案略述病因、病機及證候,後列治方,以一病一方者居多。今存綠格抄本,藏於南京圖書館。

【靜儉堂醫案】醫案著作。1卷。日本鶴陵片倉撰於1877年。此書共載醫案90餘例,以內科雜證為主,兼及其餘各科。病案完整詳盡,病因分析尤細,重視情誌致病。著者崇尚經旨,臨證亦能博采眾長,常收奇效。此書現存東都肆玉嚴堂刻本。

【靜香樓醫案】醫案著作。清尤怡撰。詳見《靜香樓醫案三十一條》及《柳選四家醫案》。現存光緒三十年(1904年)惜餘小舍單行本,及民國年間文瑞樓石印本。另有王霖抄本,係將2本擇錄者。

【靜功養生的理和法】氣功著作。呂繼唐著。此書介紹靜功養生的理論和功法,對靜功養生12法、靜功太極13式,以及練功姿勢的基本要求和防治近視眼的氣功操作要領論述尤精。每種功法包含意、形、氣、勁、勢、神、空、虛、靈等九步功。書中並闡述了上丹田等九竅位置和其對練功的作用、練功火候的掌握及偏差處理等問題。書末附有200多幅功法照片。1985年由上海翻譯出版公司出版。

【靜香樓醫案三十一條】醫案著作。清尤怡(在涇)撰。乾隆四年(1739年)附刊於《醫學讀書記》後,僅31條,不分門類。敘症能切中病機,議藥則變化合宜,雖非全帙,亦能略窺尤氏學術之一斑。後柳寶詒將原案全本擇精刻人《惜餘小舍叢書》,即名《靜香樓醫案》。見該條及《柳選四家醫案》。至於此部分,則有嘉慶十九年(1814年)鬆風閣及光緒十四年(1888年)行素草堂之《醫學讀書記》刊本等。

【碧雲精舍醫案】原作《賴氏脈按》。醫案著作。2卷。清賴元福(嵩藺)撰,未刊。此書稿未經整理編次,所錄係賴氏平素應診脈案記實,約230例,醫案以內科為主,兼及婦幼。每案記患者姓氏、脈症、立法、處方,用藥劑量齊全。賴氏與陳蓮舫為同時代青浦名醫,臨床經驗豐富。現存光緒三十年(1904年)抄本。

【嘉費醫藥月刊】中醫藥期刊。葉勁秋、葉漢章等主編。月刊。發行地浙江嘉善。1924年1月創刊,1927年7月停刊。

【蔓難錄】內科著作。7卷。日本柘彰常撰。成書於日本享和元年(1801年)。本書為論治蛔蟲病專書,乃取“莊公克段於焉”中典故,“滋蔓難圖”之意而名。書中廣引曆代醫家有關麵蟲病證治論述,結合作者個人心得,闡述蛔蟲病的證候、診法與用藥,內容頗為詳盡。於蛔蟲病的研究,既提供文獻參考資料,又有臨床應用價值。現有初刊本及日本文化三,年(1806年)刊本。

【磁療法】陳植編著。作者所謂之磁療法,即以稀土合金磁鋼小塊敷貼穴位,利用磁鐵產生的磁場與經絡穴位作用相結合而產生治療作用。書中介紹磁療器具、適應證、禁忌證、操作方法及除敷貼外的各種磁療方法,如交變電磁療法、脈動直流電磁療法、震動磁療法以及磁針、磁化水療法等,並探討磁療原理。1979年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願體醫話】即《願體醫話良方》。

【願體醫話良方】方書。又名《願體醫話》。1卷。1清史典(搢臣)著,俞世貴(桂庭)補。首為醫話12則,論述醫德、酒茶害利、養生、用藥等,每則附有按語。以下為解毒、骨鯁、溺死、燙傷、咽喉急症等23類救急驗方。現存《三家醫話》、《潛齋醫學叢書》本。

【嗽證知原】內科著作。清林之翰(憲百)撰。約成書於雍正元年(1723年)。本書為咳嗽專輯,詳論咳嗽的病因病機、證候脈象及治療法則,包括小兒和婦人妊娠咳嗽。所論內容多輯自曆代著作,收方200餘首,並附有醫案。現存抄本。

【毓麟芝室玉髓摘要】痘疹專著。又名《痘疹玉髓》。2卷。撰者、刊年不詳。卷上論痘症診斷,以辨熱候、審音聽聲、測鼻(觀鼻準)定痘症輕重凶吉,又以鑒形察色定氣血虛實。次述痘症不同階段經脈與髒腑見症、兼症、分析其病因病理傳變機製。卷下列痘症凶吉圖(附有文字注解)和治痘方劑、常用藥物,計收方88首,載藥近60味。此書收入《痘疹全書》中,並存清刻本。

【管窺一得】醫論著作。杜仲駿撰。撰年未詳。本書收錄“中西醫學論”、“中西藥性論”、“形質精神論”、“論檢疫”、“論細菌”、“論發炎”等17篇論文。通過對中西醫對比,認為中西醫各有所長,中醫治法之長,在於保元氣於無形。杜氏在其“形質精神論”中稱:西醫重形質而略精神,中醫重精神而略形質。形質病而精神不病者無妨,精神病而形質不病者可慮。現存有民國年間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