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2 / 3)

軍隊,是軍閥們的命根子。誰有兵,誰就有權,誰的兵多,誰的權力就大。蔣介石要把他曾一度給予馮、閻、桂的權力收回來,並且先從削弱他們的兵權入手。實力派的首領一旦失去了軍隊,也就失去了向蔣介石挑戰的能力。這勢必激怒各實力派,甚至使他們聯合起來“造反”。因此,蔣介石想削藩,但是卻不敢赤裸裸地幹。於是,他與心腹吳稚暉、宋子文等人密謀,編造裁兵的理由。

結果,商議之後,大家認為,以節約開支搞建設為旗號提倡裁兵最妥當。這樣既可避免有削奪異己的兵權之嫌,也有貫徹民生主義的美名,使他人沒有反對的餘地,於是乎蔣介石才有了前麵所說編遣裁兵之說。

對於蔣介石提出的編遣主張,馮、閻、李、白等人各自心裏都很明白,這是蔣介石拿編遣為借口,實際上是為了削弱其他三個集團軍的兵力,以壯大自己的勢力,好使自己的權力淩駕在各個集團軍之上,以便等待時機,各個擊破。但是,國家已經“統一”,編遣裁軍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蔣介石的理由冠冕堂皇,盡管眾軍閥各有各的打算,但在裁兵這一點上,誰也不敢明言反對,隻好齊聲高喊要編遣裁兵,以獲民心。

蔣介石在處事中,很注意名正言順這一條。解決一些複雜的事和人時,他都能夠巧尋借口,然後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壓住人,使其無法公開反對。他要削奪、削弱各地軍閥的勢力,裁減兵員,理由之充分、之正當,誰都不敢反抗,無法反駁。名正而言順,這為他下一步行動就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

凡事討個說法,大概是常人的處世態度之一。人們總會有自己的“理論”。就算是皇帝殺臣下、除異己,也得給文武大臣一個解釋。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很多時候都要為自己找個說詞。無論你在做什麼事,當你開始去做時就應該想好接下來的情況以及最終的結果,並且對自己的行為要有個解釋。不過在讓自己隨時“師出有名”的同時也應該注意不能胡亂地找理由,否則有可能讓自己反而因此惹出麻煩,甚至丟了性命。

找到“特有興趣”投其所好

在聖路易斯的某個地方,卡內基正和自己的副手——古怪而可愛的派珀中校一起準備到剛修好的一座橋去征收一些稅款。可就在這緊要關頭,這位中校突然心血來潮,害起了思鄉病,要搭夜班車立即返回匹茲堡去。卡內基的全盤計劃,眼看就要被這位中校一時的小孩子脾氣給破壞了。

麵對副手的“背叛”,卡內基忽然心生一計,不動聲色地和他談起了另外一個話題。由於平時就注意到這位派珀中校對好馬有一種特別的愛好,卡內基便對派珀說,聖路易斯素來以產名馬而著稱,自己一直想為妹妹買一匹好馬。接下來,他請求派珀暫時不要這麼急著走,以便能幫自己挑上一匹好馬。

聽了這番話之後,那位可愛的中校果然很樂意地留下了,一點兒也沒有顯示出不愉快的情緒。“這個香餌果然釣上了魚兒……”卡內基後來得意地寫道,“我們終於成功地收回了那座橋的成本。派珀也高興地完成了他相馬的光榮使命。”

在此,卡內基可以成功說服他的副手派珀心甘情願地和他留在鄉下征收稅款,這是因為卡內基發現這位副手派珀對好馬有一種特別的愛好,而好馬則是他的“特有興趣”。於是,卡內基就借故說想要請這位副手派珀幫自己挑上一匹好馬,對於好馬樂此不疲的派珀對此當然十分感興趣,自然也就同意留下來了。

在這個世界上,偉人之所以被稱為偉人,就是因為他們能夠比常人更能去關注他人以及與他人相關的事情,而且這往往是他們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這種策略輕鬆地為他們贏得了人們的好感,並能迅速地獲得人們的理解與支持。

本傑明。富蘭克林在早年的奮鬥過程中,曾碰到過一位愛和自己唱反調的棘手人物。當時,年輕的富蘭克林在費城開了一家小印刷廠,並意欲在政界尋求發展。經過努力,他在賓夕法尼亞州議會複選中被推舉為議會下院的書記員。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困難卻出現了。

在正式選舉之前,一個議員向富蘭克林公開發難,他發表了一次措辭尖銳、長篇大論式的反對演說,簡直把富蘭克林貶得一文不值。

對於這樣一次出其不意的打擊,他真有點兒措手不及的感覺。但不久,富蘭克林就想出了一個過人的策略。

他究竟是怎麼做的呢。富蘭克林是這樣說的:“坦白地說,聽了這位仁兄的反對意見,我感到很不高興。然而對方是當地一位很有名望、資曆很深的紳士,他所具有的傑出才能,使他在議院中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自己貿然回擊,很可能就此會把雙方的關係徹底搞砸,但采用阿諛奉承的態度來搏取對方的好感,卻又是自己不願意做的。在反複思考之後,我決定采取另外一個更為適當而有效的方法。

我聽說他收藏了幾本非常稀有、珍貴的書籍後,就給他寫了一封短信,表達了我非常渴望拜讀這些極有價值的書籍的想法,希望他能答應讓我借閱幾天。收到信後,他立刻就派人把書送了過來。過了一個星期,我將那些書準時送還給他,並附上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對他的慷慨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後來的一天,當我們在議院偶然碰見的時候,他居然主動過來和我攀談,而且語氣非常客氣,要在以前,他是絕對不會和我談話的。那天臨別的時候,他竟還答應盡可能給我以更多的幫助。就這樣,我們成了好朋友,我們的友誼一直維持到他去世。”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富蘭克林就讓自己的對手演變成自己的終生益友!之所以會使用這一策略,是因為富蘭克林知道,那位先生對於藏書特別有興趣,而且引以為榮,那些罕見的書就是“特有興趣”。富蘭克林很欣賞那幾本書,它能把兩個人拉在一起。假如富蘭克林是以其他方式接近這位重要人士的話,結果可能會一無所獲。

在交際過程中,如果你也可以像偉人們那樣,去竭力關注他人以及與他人相關的事情。找到他人的“特有興趣”,就能夠投其所好,不但可以“曲線救國”從心理上得到他們的支持,使交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迎刃而解,還可以快速贏得他人的好感。

尊重對方是交心的前提條件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慘烈,可謂狀況空前。美國政府迫切需要看到和平的曙光,威爾遜決心為此而努力,他準備派遣一位私人代表作為和平特使,與歐洲軍方進行協商、合作。

國務卿勃萊思一貫主張和平,極想獲得這次機會,他知道這是立大功並可名垂青史的最好機會。但威爾遜卻委派了他的好朋友赫斯上校。赫斯上校當然萬分榮幸,但將這一消息告知勃萊思又不觸及他的自尊,卻是一件十分棘手的工作。

“當聽說我要到歐洲去做和平特使時,勃萊思顯然十分失望,他說他曾打算去幹這事。”赫斯上校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回答說,總統認為其他人正式地去做這件事不大適宜,而派你去,則目標太大,容易引起注意,會有太多猜疑,為什麼國務卿到那裏去。”

從赫斯上校的話中我們可以聽出一種弦外之音,他等於在告訴勃萊思,他太重要了,不適宜親自去做這一工作——這樣便使勃萊思的自尊心獲得了滿足。赫斯上校十分精明且飽經世故,他在處理這一事情的過程中遵守了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準則:滿足他人的自尊心,永遠使對方覺得自己很重要,那麼他會依從你的感覺。

在社會交往中,獲得尊重既是一個人名譽地位的顯示,也表明了他的品行、學識、才華得到了認可。無論是年長者還是年輕者,位尊者與位卑者,都期望別人尊重自己。因此,那些懂得尊重別人的人,人們對他產生好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獲得重要的感覺,這是人類的天性。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我們每個人對此都應銘記於心。需要層次心理學家馬斯洛就曾指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能得到社會的承認,這就是尊重的需要。它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其實,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所以,當你讓對方感覺到他非常重要,給了他充分的尊重後;他會感覺很舒適,很容易地就接納你,從而幫助你實現你的目標。

布魯克林一家最大的醫院正在擴建,準備成立全美最好的X光科。一位大夫負責X光科,整天受到一群推銷員的包圍,他們一味地向這位大夫推薦他們的設備。

然而,有一位製造商並沒有上門推銷,卻出人意料地做成了這筆生意。他比其他人更懂得對付人性的弱點。他寫了一封信,內容大致如下:“我們的工廠最近設計完成了一套新型的X光設備。這批機器的第一部分剛剛運到我的辦公室來。當然,它們並非十全十美。

我知道這點,我想進一步改進它們。因此,如果您能抽空來看看它們,並提出您的寶貴意見,使它們能得以改進,那我們將深為感激。

我知道您十分忙碌,我會在您指定的任何時間,派我的車子去接你。”

那位大夫接到這封信後,頗感驚訝的同時又覺得受到了很大的恭維。因為在此之前,還從沒有任何一位X光製造商向他請教過。這使他覺得自己很重要。雖然當時他每天都很忙,但是他還是推掉了一個晚餐約會,以便去看看那套設備。結果,他看得越仔細,越發覺自己十分喜歡它。最後,他下了決定,為醫院買下了那套設備。

人類天性中最深刻的動機,是“做個重要人物的欲望”。有時候,你不妨請對方幫你一個忙,這樣不但能使他自覺重要,也能使你贏得友誼與合作。

據說抗戰勝利後,張大千要從上海返回四川老家,行前好友為他設宴餞行,並特邀梅蘭芳等人作陪。宴會始,大家請張大千坐首座。張大千風趣地說:“梅先生是君子,應坐首座;我是小人,應坐末座。”

梅蘭芳和眾人聽了都不解其意。於是張大千解釋說:“不是有句話叫‘君子動口,小人動手’嗎。梅先生唱是動口,我作畫是動手,我理該請梅先生坐首座。”

滿堂來賓聽後都為之大笑,並請兩人並排坐了首座。

在這裏,張大幹自稱為“小人”,好似自貶,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對梅先生尊重的表示,它表現了張大千的豁達胸懷和謙虛美德。如此一來,就為良好的交際製造出了寬鬆和諧的氛圍。

前蘇聯教育學家馬今旋樹曾經說過:“得不到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強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任用他,賦予他更高更多的責任,往往是調動他積極性的最好手段。”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受人尊重是每個人的一種重要需求,是人的價值觀獲得認可的基本因素。所以在交際活動中,尊重對方,是成功交際的前提條件。

俗話說:“樹要皮,人要臉。”所謂“臉”,就是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自尊心是使雙方的交際得以繼續開展的前提。若是讓他人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雙方不但無法順利地開展交際,甚至還會導致雙方無法合作,甚至是更為嚴重的後果。有謀略的人都會用各種方法來表示自己對他人所重視的東西也非常尊重,因為這可以表現出來對對方的尊重,這一點在交際活動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假如難以做到這一點,就很容易讓彼此的關係陷入僵局之中。

從對方得意的事情談起

王一民是某學校的校長,眼看著學校的實驗器材一天天地落後,且多次循規蹈矩地層層請示都沒有結果。萬般無奈之下,他決定向本市的一個著名私營企業家求援,因為,這名企業家重視教育,曾經捐款援助本市家境貧寒的大學生順利求學。

但是,現在這家企業的經營也陷入困境,能不能求援成功,老王心裏很沒底。

一次,市裏召開大會,表彰了這名私營企業家對教育的關注和熱心行動。老王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去他的企業拜訪。

老王說:“楊總啊,久聞大名。近日在市裏開會我再一次聽到教育界對您的稱讚,實在是欽佩!今天散會返校,途經這裏特來拜訪。”

楊總連聲笑著說道:“您過獎了,過獎了!”

老王接著說道:“楊總真是高瞻遠矚,有遠見卓識啊,在咱們市裏首創援助貧困大學生的行動。這事不僅在咱們市裏傳為美談,甚至已經傳播到了全國各地,真可謂名揚四海啊。”這話說得那位滿心歡喜、神采飛揚。

老王趁機繼續說道:“跟您相比,我這個校長真是無能啊。身為校長,明知學校的實驗器材落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卻沒有辦法解決。要是社會上能都像楊總這樣,真心實意地支持教育,隻需3萬元,就能醫了我的心病。可是,至今申報不下8次,仍不見下文。”聽到這兒,楊總立即站起來拍胸脯,慷慨地說:“陳校長,既然如此,你就不必再打報告求爺爺告奶奶了,這3萬元我捐給你們。”聽到這兒,老王緊緊地握著楊總的手,對他表示由衷地感謝。

在交際過程中,從對方得意的事情談起,要特別注意策略。對對方表示敬佩,但也不要過分推崇,否則反而會引起對方的不安。抓住事情的關鍵,並能夠慎重地提出,從正反兩方麵加以闡發,讓他有遇到知音之感。如此一來,無論是多麼難以接近的人,也將會變得和藹可親、容易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