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2 / 3)

這時科恩加快了步伐,小販也跟著加快了腳下的速度,可他的要價現在已經降到600比索了。由於遇上了紅燈,科恩不得不在街口停下了。那個小販還在後麵喊著:“600,600就行……500,500比索……好啦,好啦,400比索。”

綠燈亮了,科恩很快地就走到馬路對麵,希望可以擺脫小販的糾纏。他剛想回頭看,耳邊就又聽到了那個小販的叫賣聲:“先生,先生,400比索!”

科恩覺得又累又熱,轉過身來對著小販非常氣憤地說:“對你說過了我不要!別跟著我!”

“好吧,你贏了!”小販說,“隻賣給你200比索!”

“你說什麼。”科恩雖然並不打算買披肩,但對於小販報出的價格仍然感到很驚訝。

“200比索!”小販重複了一遍。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的成交價是170比索。

然後,小販對科恩說:在墨西哥的曆史上,以最低價格買到一條披肩的是一位加拿大來的旅客,他用了175比索,而他的父母都是墨西哥本地人;但是科恩僅僅用了170比索,這創下了在墨西哥的曆史上買披肩的新紀錄。

回到旅館以後,科恩得意地向妻子炫耀自己的成果:“你一定會因為這個奇跡而感到非常驕傲的!當地的一位談判家開價1200比索,但是一位國際談判專家,也就是與你一起度假的這個人,僅僅花了170比索就把這條漂亮的披肩毛毯買到手了!”

妻子訕笑道:“這可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我也買了一條一模一樣的披肩,可是隻用了150比索,現在就掛在櫃子裏呢。”

在這裏,小販對價格采取了高起點、低定勢的方法,從1200比索的價格開始要,卻又一直主動降低價格,從而牢牢地把對方的胃口吊起來了。最後居然讓一個原本並不想買披肩的人,禁不住誘惑而心甘情願地拿出錢來,還覺得自己撿了大便宜。

作為一個國際談判大師,科恩之所以被這個墨西哥小販成功地說服,關鍵就在於小販緊緊地抓住了他的心理,吊住了他的胃口。

在交際過程中,如果你能知道對方的心理,洞察其真正的想法,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與策略吊住對方的胃口,引起對方的興趣,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對方的注意力,促使交際順利進行,還可以達到自己的交際目的。

激發自尊,引起興趣

某企業家的一個工廠的工人總是完不成定額。為此,企業老總施瓦布換了好幾任廠長,然而卻不奏效。一次,他任命了一位自己十分賞識的人做廠長,但是產量仍然沒有改觀。於是他決定親自處理這件事。

一天,他來到廠長辦公室,問廠長:“你這麼有能力的人為什麼也不能把工廠搞出個樣子呢。”

“我不知道,”廠長答道,“我勸說工人們,罵過他們,還以開除他們相威脅,但全然於事無補。他們仍然完不成自己的定額。”

“那麼,你領我到廠裏看看吧。”這時,正值白班工人要下班,夜班工人要接班的時候。

來到廠地後,施瓦布問一個工人:“你們今天一共煉了幾爐鋼。”

“6爐。”這個工人答道。

他在一塊小黑板上寫了一個“6”字,又巡視了一下工廠就回去了。

夜班工人上班了,看到黑板上出現一個“6”字,十分好奇,忙問門衛是什麼意思。

“老總今天來過這裏,”門衛說,“他問白班工人煉了多少爐,知道是6爐後,他就在黑板上寫了這個數字。”

第二天早晨,他又來到工廠,特意看了看黑板,看到夜班工人已把“6”換成了“7”,便十分滿意地離開了。

白班工人第二天早晨上班時都看到了“7”。一位愛激動的工人大聲叫道:“這意思是說夜班工人比我們強,我們要讓他們看看並不是那麼回事。”當他們晚上交班時,黑板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10”字。

就這樣,兩班工人開始競爭起來,這個落後的工廠的產品很快超越了其他工廠。

在這裏,企業家僅僅用一個小小的“6”字,就改變了工廠的產量現狀,這一小小的“6”字解決了打罵和開除威脅都辦不到的事情。他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激起了工人們的自尊心,喚起了他們的競爭意識。

在交際過程中,適當地激發對方的“自尊心”,引發對方的興趣,有時候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實現自己的目的。

一個一意孤行的愛爾蘭老婦人,她曾經使鮑爾文機車工廠的一個重要工程受到了阻撓,她把撒默爾。弗克蘭的計劃徹底打亂了——當時,他隻是那家公司的小職員而已,後來,他成了這家公司的總經理。

公司在弗克蘭的建議下買了一塊地,想建造一座急於投入使用的辦公場所。

有一百多家住戶住在這塊地上,公司通知他們之後,他們答應搬遷。

可到後來,竟有一些住戶在這個一意孤行的愛爾蘭老婦人的煽動下堅持不搬遷。而且,由於她的煽動力特別強,獲得了人們一致的支持。

弗克蘭對上司說:“如果動用法律強迫他們搬遷,肯定會拖上幾個月,而我們需要盡快破土動工。我們不想以不理想的方式將他們驅逐出去,那樣會招致很多仇敵……公司在我的建議下才決定在此建樓。所以,我建議上級將此事交給我去辦理。”

結果,他竟然立刻讓那些住戶自動搬離了此地。

這次行動的困難之處就在那個一意孤行的愛爾蘭老婦人身上。一天,在巷子裏他們同時看見了對方。

老婦人口氣很不友善地對弗克蘭說:“你在這兒走來走去想幹什麼。”

當時,他頭戴舊草帽,身穿舊襯衫,像工人一樣將兩個袖管一直卷到臂膀上。他見這個老婦人主動問他,就走到她麵前,嘲弄地說:“你自己在這兒坐著,什麼也不幹,真是太丟人了。像你這種人,就該勸你的鄰居搬出去,去住條件好一點兒的房子。”

弗克蘭隻用了這幾句話就贏得了主動權。老婦人的氣焰也不那麼囂張了。

後來,弗克蘭說:“她馬上成了那裏最忙的女人,她力勸她的鄰居們,讓他們搬離了那個地方。我卻花了不到預先設想的一半精力就完成了此事。”

當一切都順利結束後,臨別時,她對弗克蘭說:“為你幫忙是我的榮幸。”

對付這樣一個難纏的婦人,弗克蘭究竟用了什麼策略呢。事實上,他做的事也很普通。他隻是激起了她的自尊心,引發了她的興趣罷了,這就是他的製勝法寶。這種方法的效果是十分出人意料的。如此艱巨的一個問題他在幾分鍾之內就順利地解決了,還讓一個滿腔怨恨的生事者成了他熱忱的擁護者。

巧設迷局,誘敵入甕

有位非洲人初到美國時,由於一時無法找到固定的工作,因此經濟相當拮據。

美國的夏天酷熱難耐,為了存放剩餘的食品,他迫切需要一台冰箱。但是,他買了一台二手冰箱,隻使用幾天,冰箱就壞了。此時,他不得不去找一位修理工上門為他修理冰箱。

這名正處於熱戀期間的修理工檢查了半天,最後敲著冰箱殼說:“這個冰箱太舊,毛病又多,我看修不好了。”

非洲人急著想說服修理工,他突然想起去請修理工時,曾看到一位小姐和修理工在一起,於是他說:“先生,剛才那位小姐是你女朋友嗎。真漂亮,你真是豔福不淺哪!”

修理工一聽他誇讚自己有本事追到那麼漂亮的女孩,不由得十分得意,於是就向那位先生談起他女朋友的種種好處,兩人的距離逐漸拉近了。

那位非洲人說:“真羨慕你,有份不錯的工作,又有一位漂亮的女友。我呢。剛從非洲逃難出來,工作又不固定,買了這麼台舊冰箱,且毛病百出,真是可憐。”

這時修理工爽快地說:“沒關係,我慢慢地幫你修,這天氣確實太熱,不過我保證你可以吃到新鮮的食品。”

於是,這位修理工又再度拾起工具,終於使那台冰箱恢複運作。

非洲人由於抓住了熱戀男女的心理,於是布下迷陣,投其所好地稱讚對方的戀人,並以羨慕的口吻奉承對方,婉轉地表明自己的困境。此時,由於他已經攻破了對方的心理防線,因此對方會為他盡心盡力地去修理那台冰箱。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經常會使用巧設迷局的策略,放出各種煙霧彈,幹擾對方的視線,將對方引入迷陣,從而掌握主動權,改變對方的態度,最終達到自身的交際目的。

在明朝時,有一樁謀殺劫財的人命案。其家屬告上公堂後,縣太爺對嫌疑犯多方拷問,都查不出結果。後來。經師爺一番誘使巧問,凶手終於在無意識的自相矛盾之下說出了實情,終使案情真相大白。

王二和張六是一個村子的人,兩人經常合夥去外地經商,因此也成了好朋友。有一次,兩人約好第二天清晨五更天,張六去到王二家裏找他,然後再一同上路外出。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這張六就收拾妥當出了門去了。哪知到了天亮時分,張六的妻子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夾雜著王二急促的呼喊聲。

張六的妻子心中納悶,急開門一看,隻見王二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說:“嫂子,我和張六哥約定五更天他到我家來,怎麼天都亮了,他還沒來。”

王二這話讓張六的妻子大吃一驚,說道:“他沒去你家嗎。他早就出門了啊。”

這王二更是驚奇地說:“那怎麼他沒到我家來。會不會出了什麼事呢。”

說罷,王二和張六的妻子就四處尋找,結果在村子後邊的一個樹林子裏找到了張六。但他已經死了,他身上攜帶的銀兩也已不翼而飛。

張六的妻子見狀自然是號啕大哭。王二也在一邊落淚一邊勸說張六的妻子。這張六的妻子哭了一會兒,突然一把抓住王二說:“哼,一定是你殺了我丈夫!我要去大堂告你。”就把王二拉到了縣衙門。

縣太爺審問了幾次都無法斷案。這時,他的師爺卻胸有成竹地說:“老爺,待我來盤問,不信就問不出實情來。”

這位師爺就開始問道:“王二,張六和你約定今天五更到你家見麵,但張六沒有去,而你就去他家找他,是這樣的嗎。”

王二立即回答說:“一點也沒錯,大人,事情就是這樣。”師爺又說:“那你去張六家找他是怎麼問的。”

“我是這樣問的。大人,”王二接口答道,“嫂子,你丈夫約定五更天到我家,怎麼天都亮了,他還不來呀。”

“你真是這樣問的嗎。”師爺追問。

“確是這樣的大人。老天有眼,如有假話,我便五雷轟頂。嫂子在這兒,不信,你可以問問她!”這王二說得斬釘截鐵,旁邊張六的妻子也證明事實如此。

“那好!我再問你,你到張六家找張六,為什麼不找張六,偏偏讓張六的妻子來回答你,難道你已經知道張六不在家嗎。”

“這個……這個……我……”這下,王二慌了手腳,支支吾吾地答不上話來。

這時,師爺又接著喝問:“大膽刁民,還敢狡辯嗎。你一句話泄了天機,因為你早知道張六不在家了,所以才叫‘嫂子’出來問話。這就說明你今天一早明明已見過張六。那麼,謀財害命,殺死張六的人,除了你還會有誰呢。還不從實招來。”師爺的一席話,逼得王二隻好供出自己如何謀殺張六、搶奪銀兩的全部罪狀。

這位師爺之所以能迅速破案,誘使王二說出了作案的實情。就因為他使用了矛盾分析法。從誘問入手,誘使對方一步步向“甕”邊走去,使王二在不知不覺中泄露了最重要的破案線索。他又步步追問,通過精辟的分析後,終於“誘其入甕”,迫使王二不得不承認自己謀財害命的罪行。

“故露破綻,請君入甕”的策略在軍事上常常用到,即故意露出馬腳,引誘對方上鉤。在沒有辦法讓敵人直接就範的時候,不如想想怎樣“誘敵入甕”。

已經60歲出頭的魏德曼先生,在商業界仍然非常活躍。他打算從日本引入一套生產線,雙方在斯圖加特開始談判。在進行了。8天的技術交流後,談判進入了實質性階段。日方代表發言:

“我們經銷的生產線,由日本最守信譽的3家公司生產,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全套設備的總報價是330萬美元。”日方代表報完價後,漠然一笑,擺出了一副不容置疑的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