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就是利用心理戰術來不戰而勝。攻心要紅白並用,軟硬兼施,攻心的目的是駕馭人的思想,從思想上使其畏懼,甚至使其誠服,而非利用職權或是武力使其屈服。攻心的關鍵是根據不同對手的心理對症下藥,從而達到你所想要的效果。
禁止別人說“不”
懂得說話技巧的人,談話一開始就能得到很多“是”的回答,唯有如此,才能順利地將聽者的心理,導向自己希望的方向。
奧弗斯特在其所著的《影響人類的行為》中,把這種不給別人說“不”的策略稱之為:獲得肯定回答的藝術。他說:“對方的‘不,字是最不容易克服的障礙,當一個人說出‘不,字以後,為了自己觀點的一致性,他就不得不堅持到底。也許,事後他會覺得自己說這個‘不’字是錯誤的,可是,他首先考慮到的隻能是自己的尊嚴。他所說的每句話,他都必須堅持到底,所以,在和人交談時,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順著對方的意思走大路,而不要逆著對方的意思走羊腸小道,那是非常危險的。”
詹姆土。艾巴森是紐約格裏利奇儲蓄銀行的出納員。有個人為了開一個戶頭,來到詹姆土。艾巴森工作的銀行。按照銀行的規定,必須先把存款申請表填寫之後,才能進行申請。但這個客戶對有的問題完整地進行了填寫,有的問題卻拒絕回答。
假如這種情況發生在他尚未學習人際交住之前,他就會直截了當地告訴那位顧客,既然不填滿表格,那隻有拒絕他的存款。以往他就是這樣做的。這樣,看到對方臉上那種尷尬的表情,心底會非常痛快。而且自己這樣做隻是為了遵守銀行的規定,所以他也沒有絲毫的自責,當然結果往往是顧客拂袖而去。
那天上午,詹姆土。艾巴森決定運用一下所學的知識。於是,他絕口不談銀行的規定,隻是去了解顧客需要什麼。最主要的,他決定讓客戶一開始就說“是”。因此他表示意見跟客戶完全一樣,既然他不願填表格,詹姆土。艾巴森也認為這也並不是十分必要的。
不過,詹姆土。艾巴森話鋒一轉,對那位顧客說道:“如果在您儲蓄後,發生了問題,該怎麼辦呢。從法律的角度講,可以由您最近的親人來領這筆錢,您願意把這筆錢交給他們嗎。”
那客戶馬上回答:“當然願意。”
詹姆土。艾巴森接著說:“那麼您能不能依照我們的要求,把您最近的親屬的有關情況,填在這份表格上。假若您不幸出了問題,我們就立即把這筆錢移交給他。”
那位顧客又說:“好的。”
顧客的態度之所以會軟化,是因為他知道了填寫這份表格對他自己很有用。在他離開銀行之前,他不但把表格所需的資料都填上了,而且還接受了詹姆土。艾巴森的建議,用他母親的名義開了個信托賬戶,並把他母親的有關情況也按照表格的要求詳細填寫了一遍。
詹姆土。艾巴森發現,我們之所以能夠達成協議,完全要歸功於正確的方法。
在交際過程中,盡量讓對方回答“是”,避免讓他們提出反對意見,這樣才能更加順利地獲得對方的讚同,便於雙方的進一步交往。
曉之以理,以理攻心
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保護曆史名城北平,中國共產黨敦促傅作義將軍舉行和談,但他顧慮重重,拿不定主意。他手下的少將參議劉厚同老先生受地下黨員杜任之委托,出麵說服傅作義。他本著為傅先生的前途著想的前提,語重心長地勸他:“宜生,是當機立斷的時候了,要順應人心,和平談判。萬萬不可自我毀滅,萬萬不可。”他還針對傅作義怕被人看成是叛逆的顧慮,開導他,給他講了商湯伐桀、武王伐紂的故事,說:“湯與武王是桀、紂的重臣,後人不但不稱湯與武王是叛逆,反而讚美他們。忠,應該忠於人民,而非忠於一人。目前國家敗成這個樣子,人民流離失所,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人民希望和平,如果你能順應人心、倡導和平,天下人會簞食壺漿來歡迎你,誰還會說你是叛逆。”劉老先生這樣設身處地為傅作義著想,以情開路,以理攻心,使傅作義終於答應了和談。
在商海的唇槍舌戰中,有禮有節對對方講道理,理智地處理談判中遇到的問題,最終雙方會達成一致協議。
1987年9月,中日雙方就中方向日方購買的5800輛三菱汽車因產品質量而引起的索賠,涉及金額高達幾十億日元的問題進行了談判。
談判開始了,雙方代表和顏悅色地進入會場,彼此彬彬有禮,氣氛非常友好,見不到一絲論戰的樣子。
實質性問題展開討論後,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各顯神通、互不相讓。日方代表深知質量問題無法回避,因而采取避重就輕的做法,言語謹慎,說法含糊,如有的車子輪胎炸裂、擋風玻璃破損,有的鉚釘折斷、電路有故障,有的車架偶有裂紋等等,就此,日方把重要質量問題一一避開概不提及。
中方代表就此立刻予以回擊:“貴公司代表到過現場,親自察看過現狀的,經商檢部門檢驗,車架出現的不僅僅是裂紋,而是斷裂裂縫,鉚釘非屬折斷,而是原先就質量不過關。所有損壞情況不能用‘有的’或‘偶有’之詞來推托,最好是用精確數字說明。”中方代表將各種三菱汽車的質量檢測證據一齊推到了日方代表麵前。
日方代表見再狡辯下去是毫無意義的,便做出第一步讓步,同意支付中方汽車加工費7.7億日元。
接著,是中日雙方爭議最大的談判項目:間接經濟損失的賠償。日方在談到這項損失費時,也采取了逐條報價的方法,每報完一項,總是環視一下中方代表的表情,仿佛給每筆金額都圈上了不留餘地的句號。最後他們提出的總報價為30億日元。
中方代表琢磨著每一筆報價的奧秘,把那些“大約”、“估計”等字眼挑了出來,指出裏麵埋下的伏筆。在談判桌上,中方代表則明確報出每項價格,總計為70億日元。
日方代表聽了這個數字後,聲稱這太過分了。
“貴國提出的索賠額太高了,若不減少,我們這些人會被解雇的,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太大,我國將會有多少人失業啊!”中方安慰日方代表:“我方也不願難為諸位代表,如果你們做不了主,請貴方決策人員與我方談判。”
雙方又是一陣就實質性問題的爭執,然後暫時休會。
接下來的談判又以激烈的舌戰開場,談判的氣氛驟然降到了冰點,依然沒有結果。無奈,雙方隻好一言不發,中方代表首先打破僵局,“中日貿易已很長時間了,以後的日子還很長。我們相信貴公司絕不願失去中國這個最大的買主,如果貴方有誠意維護自己的信譽,彼此均可以做適當讓步。”
“我公司願付40億,這是最高數目了。”中方代表誠懇的話起了作用,日方開始做出一些讓步。
“我方損失太大了,我們希望貴公司支付60億日元。”
就這樣,經過幾個回合的交戰後,最終以日方賠償50億日元,並承擔另外幾項責任而宣告談判結束。
在這場談判中,日方知道自己理虧,無法以理服人,於是充分展開情感攻勢,又是訴苦,又是哀求,妄圖軟化中方代表。中方代表在談判中不僅以理服人,也充分做到了以情感人,並贏得了談判的勝利。
可見,在交際過程中,對於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對方會給以充分考慮的,但是前提是這個建議必須是出言有據、事實確鑿、具有說服力的。因為通常情況下,人們更傾向於接受有理有據的事實,並會據此得出自己的結論,而此時,對方的觀點就會不攻自破,而你的說服也就見效了。
以理攻心就是擺事實、講道理,讓他人從你講的道理中領悟到其正確性,從而接受你的意見。
解放初期的一天,陳毅去了一家紡織業工廠,他笑著說:“老板,我冒昧來訪,歡迎不。”
這位老板正為一件事兒發愁呢,便發起牢騷來:“陳市長,今天工會又來要我廢除抄身製。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工人下班有抄身婆搜身,還經常丟紗呢,如果取消抄身製度,紗廠不被偷光才怪呢!”
陳毅品了口茶,不緊不慢地說:“要說辦工廠、買機器,我要拜你為師。因為我隻當過工人,沒有經營過工廠嘛!要說管理工人、教育工人,你要向我學習哩!我參加了革命,就一直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在這方麵我可以給你做參謀,還帶‘長’呢。你倒是要我這參謀,還是不要。”
那位老板連聲說:“要,要,請您快說。”
“我在法國當過工人。那個工廠大得很,老板也比你厲害得多。廠子四周築起高牆,拉上電網,還雇了一大幫帶槍的警察,對每個下班的工人,從頭搜到腳,那仔細的勁頭,身上硬是連一根釘也藏不住。但結果呢。原料、零件還是大量丟失,為什麼呢。老板把工人隻當成會說話的工具,勞動很重,工資很少,工人實在無法養家糊口,工廠賺了錢對工人毫無好處,他們為什麼不拿呢。現在不同了:工人翻身當了主人了,他們懂得生產經營搞得好,新中國才能富強起來,工人才能改善待遇。你們雖是私營企業,但也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一樣可以有利於國、有利於民。所以。以我之見,你應該在紡織業帶頭,用我的辦法試試看,廢除抄身製,關心工人利益,待工人如朋友、如弟兄,有困難多與他們商量著辦。我相信眼前的困難會克服的!”
那人聽了連連點頭:“想想是有些道理。”第二天,他就主動找工會研究,決定廢除抄身製了。
陳毅同誌的一番話,使資本家將奉若神明的抄身製取消了,足見勸說有術,言之有力,這正是以理攻心的威力。
對別人感興趣,別人就會對你感興趣
查理斯。伊利歐特博士在南北戰爭結束後的第四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前5年,40年間,一直擔任哈佛大學的校長,其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他對別人感興趣,對他人懷有熱忱的關懷,最終才贏得了他人的支持。
某天,一位名叫荷南頓的新生,為了借一萬美元的學生貸款,到查理斯。W.伊利歐特的校長室申請貸款許可,他將當時的情況敘述如下:
我道謝後,正要轉身離去,突然校長叫我等一下,他說:“你坐一會兒。”
我正感納悶,校長又繼續問:“聽說你自己燒飯吃,是不是。”
我吃了一驚,心想我是一名新生,剛來學校不久,校長怎麼會如此清楚呢。這時,校長又說:“如果不偏食,又能吃得飽,自己燒飯倒是很好。我在學生時代也是自炊。你有沒有燒過羅宋湯,把小牛肉煮得很爛,可以做一道經濟實惠的菜。”
然後,查理斯。W.伊利歐特校長便很仔細地告訴我,肉該怎麼切,要如何烹調,吃的時候該加進哪些調味料。
始終對他人懷有真誠的關心和濃厚的興趣,就會深得他人的喜歡和愛戴,這是人際交往中的一項重要準則。
聰明的人都深諳此道,並知道什麼時候才是運用它的最恰當的時機。同樣,斯卡拉曼絲綢公司的總裁艾德裏安娜。比特女士的成功法寶也是對他人感興趣。
有一天,比特女士經過壁紙部門時,無意間聽到壁紙部門的主管正跟一位員工在談話。
那位主管問道:“路易,最近好嗎。”
路易回答:“唉!不太好,我有點兒煩惱。”
於是,比特走上前問了一句:“你知道原因嗎。”
路易解釋道:“我一直有懼高症和幽閉恐懼症,可是今年聖誕節我得搭飛機到波多黎各去度假,我覺得好恐怖哦!”
比特又追問了幾個問題,最後她說:“我想你最好還是去看看醫生。”
“我去看過一位醫生,可是他的診所在第三十二層樓,嚇死我了。”
“也許你應該找一位在一樓看診的醫生。”比特說。
“比特女士,其實我前幾天做過一個夢,我夢到自己怕得要命,可是你走過來用手臂抱住我,告訴我不要怕。”路易說。
於是比特抱住路易,並對她說:“別怕!路易,做幾個深呼吸,恐懼就會過去了。”
他們又談了一陣,路易終於綻開笑臉,並問比特道:“你願意陪我搭飛機一起去美國開會嗎。”
比特跟她一起大笑了起來。
著名的古羅馬詩人西拉斯在公元前100年說過:“我們對別人感興趣,是在別人對我們感興趣的時候。”對別人感興趣,這也是雙向的,交際雙方都會從中受益。一個人若對別人真誠地感興趣,他人就可以在他這裏得到關心和幫助。那麼,他自己也將獲得好感和支持。
掌握分寸,隱蔽激將
如果有人到東京迪斯尼樂園去,發現園中沒有煙灰缸,因此問管理員:“此地禁煙嗎。”對方答複卻是:“不,不禁煙,煙蒂請直接往地下丟就行了。”但是,你看到周圍沒有一根煙蒂,大概是因為清掃員不辭辛勞地把垃圾和煙蒂迅速清除了吧!因此,遊客一旦想抽煙時,卻不想在一塵不染的地麵上丟下煙蒂了。
實上,在東京迪斯尼樂園,不知是否由於這種心理作用,吸煙的人較想象中少許多。雖然平日毫不在乎地亂丟煙蒂,但一旦被人公開地說:“請丟”,卻反而不好意思。
對兒童的教育也是如此,光說:“給我好好念書”,會產生反效果,偶爾可試著說:“你盡量玩沒關係。”小孩一被這樣說了後,也就不好意思毫不顧忌地大玩特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