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開始挑剔的人,往往會在一個具有耐心的傾聽者麵前軟化下來。注重實際的學者伊利亞說過:“一個成功的人際交往並沒有什麼神秘的訣竅,專心地靜聽他人對你講的話,那是最重要的,再也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
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上天賜給人兩隻耳朵兩隻眼睛,卻隻有一張嘴,就是要人們多聽、多看、少說。”寥寥數語,就形象而又深刻地強調了傾聽的重要性。在交際過程中,學會傾聽尤其重要,是否善於傾聽,關係到交際活動能否順利開展。
在交際過程中,當他人怒氣衝衝地衝向你的時候,千萬不要與他爭論,耐心地聽完他的抱怨。或許,在他的怒氣得到平息的時候,你聽到的將是道歉,你得到的也將是友誼和理解。
謹言慎行,聽者有意
王麗單位的女同事很多,沒事了大家就湊到一起說三道四。其實,所謂的說三道四也無非是說些自己家裏的老人、孩子和老公的一些事情,說完後大家幫著出出主意,有時誰有不開心的事了大家幫著開導開導。王麗在裏頭是說話最少的一個,可你不說話,她們就會刺激你說:“瞧!誰誰誰,什麼都不說,裝什麼裝。”
單位裏路大姐是歲數最大的一個,也是最會說最能說的一個,她的話題總是誰的老公長得挺帥的,可得看好了,不然讓小女孩給勾走了可是要後悔的,再就是說一些夫妻生活的事,一群人聽完後哈哈一笑就完了,沒有誰有過異議。
一次大家又在一起閑聊,王麗的同事小李說她的愛人不久前買了一條
項鏈,現在又買了一個寶石戒指。王麗問:“是給你買的嗎。你真幸福。”她說不是,是給他自己買的。王麗不加思索脫口就說:“那你可得看緊點你老公,不然戒指讓別的女人給擄走了多可惜呀!”大家當時聽了也和從前一樣哈哈一笑了之。
玩笑是開完了,可有一天王麗給小李打招呼,她卻不理不睬。王麗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問其他同事才知道原來自己的玩笑開到她心裏去了,因為她的老公有外遇。知道內情後王麗感覺很不好意思,但又不能給她明說,怎麼辦呀。王麗很內疚。後來王麗看到她,就主動上前說:“看你這幾天很不高興,也許是我哪句話說得不合適,如有得罪的地方,請你原諒!不過說真心話,不管我說錯了什麼,也都是無心的,請多包涵。”小李看看王麗,還是沒說話就走了,這真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有一天,郭老師在家和老伴閑聊,就提起童年的時候,除了盼著過年之外,就是盼著親戚家或鄰居辦紅白喜事。他告訴老伴,辦喜事兒搭席棚,擺上八仙桌,無論大人小孩都能上桌吃“四盤八碗”,他最喜歡吃兩樣東西,一個是“炒蠶豆瓣”,一個是“炒土豆片”(而且是半生不熟的那種),嚼起來“嘎吱嘎吱”的最好吃。當時在村裏這些東西也並不常吃,同時小孩們坐在一起,沒有大人在一旁管著,吃得格外開心,回想那時的情景,真是令他難以忘懷啊!他說完發現老伴仿佛心不在一焉,他也就不再往下說了,後來郭老師才注意到原來老伴在聚精會神地看電視。這事兒說完的第二天,老伴獨自一人進城買菜,回來時郭老師看到除了常吃的蔬菜之外,還有一包鮮嫩的“蠶豆瓣”,這讓他驚喜,他的隨意話,老伴竟然留心了,並且還特意給他買回來了,郭老師覺得很感動!
和人談話時,千萬不要心直口快、大發厥詞。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眼紅你許久的小人可不會輕易放過任何能打擊你的機會,一旦被他們抓住了把柄,屆時你再如何辯解都無濟於事,上司、同事對你也將重新評估,所以不可不謹言慎行!
恭維他就好好聽他說話
美國新聞記者馬可森以采訪領袖人物而著名,他說:“很多采訪大人物的年輕人不明白,為什麼自己不能給對方留下個好印象。在那些大人物看來,這些年輕人通常是有偏見或者很粗心的人。實際上,是他們讓他人對自己產生了這種印象。通常情況下,他們都沒能認真傾聽被采訪者的談話,隻是想自己接下來該說什麼。一些大人物對我說,他們喜歡那些善於傾聽而非健談的人。由此可知,傾聽是非常重要的才能。”可見,在交際過程中,越是善於傾聽他人意見的人,人際關係就越理想,因為聆聽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你能夠耐心地傾聽對方的談話,等於告訴對方“你是一個值得我傾聽你談話的人”。而隻有善於傾聽的人,才會像一個淘金匠那樣從別人大量的語言礦石中提煉出自己最需要的成分。
在交際過程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喜歡誇誇其談的人,但是他們並非總是能夠給人留下好印象。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忽略了最重要的策略:節製和必要的傾聽。
在交際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些人在聽別人談話時,覺得自己對某個問題有其他的看法,因此就斷然搶過別人的話,不顧對方的想法,而自己一個人在那兒大發議論,這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一般來說,在交際過程中,要盡量讓對方說完他要說的話,盡量不要打斷或搶對方的話題,這不但會擾亂對方的思路,還會使對方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因此,要明白,在交際過程中,有時候,聽比說更重要。
喬。吉拉德是世界著名的推銷員,開始,他認為推銷員應該盡力說,介紹自己,介紹產品。而在他的一次推銷過程中,他體會到了聽的價值遠遠大於說。
一次推銷中,他與客戶洽談得很順利,就在快簽約成交的時候,對方卻突然變卦了。他為此十分不解。
當天晚上,按照顧客留下的地址,他找上門去求教。顧客見他滿臉的真誠,就實話告訴他:“你的失敗在於你自始至終沒有認真聽我講話。就在我準備簽約前,我講到我的獨生兒子即將上大學,而且提到他的運動成績和他將來的抱負,我是以他為榮的,但是你當時卻沒有任何的反應,甚至還轉過頭去用手機和別人通電話,我一怒就改變主意了。”
同樣,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的話,就會理解,假如別人向我們傾訴的時候,我們這麼對待他人,他人自然也會感到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善於傾聽會使對方心情愉快,會換來對方的理解和信任。
赫斯特也說:“一個日理萬機、交際廣泛的人絕對也是世界上最棒的傾聽者。當他想讓你開心時,他可以讓你感覺自己像公主或王子一樣受寵。”
在交際過程中,比起說出對方不感興趣的話來,傾聽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盡管他們有著很好的口才,可是,他們常常不僅饒有興致地聽他人講話,還會把傾聽時那種美好的感覺表現出來。然而,卻有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即便是在他們急於討好的人麵前,也不例外。
因此,傾聽便是你所能給予他人的最好的恭維。傾聽不僅是一種取悅於人的十分簡單的方法,也是誘導他人說話的良策。
能過聽出對方的言外之意
有一天,有個人搭出租車到某地。由於大路上發生事故,所以司機改走小路。但小路蜿蜒曲折,司機不太熟。越走越覺得沒有把握,便停下來向路旁一位老先生問路。
老先生氣定神閑,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有路就可以走,多問幾次就會到。”
這兩句話叫人聽了覺得十分有道理,同時又覺得摸不著頭腦。可司機表示了感謝,就很有信心地向前駛去。
這個人覺得很納悶,他就問司機如何知道怎麼走了。
司機說,如果他已經走錯了,老先生就會把手一揚,然後指向正確的方向。現在他走對了,所以老先生說有路就可以走,告訴他順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多問幾次就會到,意思是後麵會有幾個比較複雜的岔路口,那時候一定要問路,不要亂闖。
和別人交談的時候,善於聽出對方的言外之意,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到說話人的真實想法。
要做到會聽弦外之音,善聽言外之意,你需要有足夠的敏感與悟性。有些話在不同的人麵前影響不同,不便直說,這就要求你要有悟性和智慧,善於從別人的話中聽出隱含的真實意思。還要學會從對方的話中聽出他所夾雜的情緒,或聽出有用的信息,或聽出事情的利弊,或聽出進退,或聽出隱衷,或聽出輕重緩急,或聽出門道,或聽出成功的機會,或聽出失敗的原因等。
俗話說“聽話聽音”,如果能掌握這個道理,體察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因人而異、隨機應變,調整好自己的心境,盡可能進入對方的角色,設身處地替對方想想,那就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學會聽出對方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部分。運用此點可窺測別人的機智和心思。那種惡毒、草率、充滿嫉妒之情的弦外之音能令人於無意間身敗名裂;有利的言外之意則會使人聲望日增。
沉默要挑準時機
日本東京有位武功高強的武士,他精通禪道,盡管年紀很大了,但在和人交手的時候,仍然次次獲勝。
一天晚上,一個年輕力壯的武士前來拜訪。這個武士不但武功高強,而且膽大妄為、橫行鄉裏。他和人比賽的時候,經常先用各種方式將對方激怒,逼得對方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先出手,然後,抓住這個時機,平靜而仔細地觀察對方的漏洞,一旦抓住對方的弱點,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進行反擊。因為使用這種招數,再加上自己的超常武功,年輕武士在和人交手時,也從未失敗過。
年輕武士久仰老武士的聲名,但因為年輕氣盛,不把老武士放在眼裏。他這天前來拜訪的目的就是踢館,想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名望。
弟子們擔心老武士年齡太大,不是年輕武士的對手,不讓他接受挑戰,建議他可以挑選自己的年輕弟子去迎戰。可是,他接下了對方的戰帖,並決定親自出戰。
兩大高手比賽的消息不脛而走,人們紛紛來到市區的大廣場前,觀看這場不同尋常的比賽。
比賽開始了,年輕武士像往常那樣開始侮辱老武士,對他扔石頭、香蕉皮,還往他臉上吐口水,用髒話侮辱他,想以此來激怒他,但老武士絲毫不為其所動。
這樣折騰了好幾個小時,老武士始終一動不動,既不生氣,也不搶先出手。這是年輕武士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情況,他罵得嗓子都啞了,並且精疲力竭,已經再沒有力氣和勇氣向老武士進攻了。最後,血氣方剛的年輕武士不戰而退,灰溜溜地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