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3 / 3)

可見,有時候,在對方憤怒時,我們隻管守住自己的緘默,對別人毫不理睬,如此就能輕易將其製服。

“沉默”也是處理爭議、樹立權威、控製氣氛的一種有效方式。在高明的人用來製服別人的方法中,還有一種為大家所熟知的,那就是:隻管保持緘默,對蓄意的挑釁毫不理睬。

一個印刷業主在得知另一家公司打算購買自己的一台舊印刷機後,感到非常高興,並且決定和雙方進行談判,爭取賣個好價錢。經過對這台舊機器的仔細核算之後,他決定以25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為了談判能取得成功,他甚至想好了應付對方問題的答案。當他真的坐到談判桌前靜下心來談判的時候,他的內心深處仿佛有個聲音在說:“沉住氣,沉住氣,讓對方先開價。”

終於,果然不出所料,買主按捺不住了,開始滔滔不絕的對機器進行了一番褒貶,這個時候,他原本以為賣主應該提出價錢了,可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賣主依然一言不發。就這麼僵持了幾分鍾後,買主終於說:“我們可以付您350萬美元,一個子兒也不能多給了。”可以想象,當時賣主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心裏是多麼高興;不到一個小時,買賣就成交了,因為一段時間的沉默,賣主多獲得了100萬美元。

沉默可以為我們帶來財富,關鍵就在於選擇恰當的時機沉默。《談話的藝術》的作者、心理學教授格瑞德。古德羅解釋說:“沉默可以調節說話和聽講的節奏。沉默在談話中的作用就相當於零在數學中的作用。盡管是‘零’,卻很關鍵。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將無法進行。”

伊裏亞。愛倫堡的長篇小說《暴風雨》出版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應,人們褒貶不一、莫衷一是。某報主編不知從哪裏了解了斯大林對《暴風雨》有看法,說是“水杯裏的暴風雨”。

為了討好領導,他就組織編輯部討論這部小說,以表示該報的政治敏感和高度的警惕性,表明該報鮮明的立場。

討論進行了數小時,發言人提出不少批評意見。由於主編的誘導,每篇發言都言辭辛辣而尖刻,如果批評成立的話,足以讓作家坐上幾年牢。可是在場的愛倫堡卻極為平靜,他聽著大家的發言,顯出令人吃驚的無動於衷,這使得與會者都無法忍受,紛紛要求愛倫堡發言,從思想深處批判自己的錯誤。

在大家的再三要求下,愛倫堡隻好發言。他說:“我很感謝各位對鄙人小說產生這麼大的興趣,感謝大家的批評意見。這部小說出版後,我收到不少來信,這些來信中的評價與諸位的評價並不完全一致。這裏有封電報,內容如下:‘我懷著極大興趣讀了您的《暴風雨》,祝賀您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約瑟夫。斯大林。’”

至此,主編的臉色很難堪,以最快的速度離開了會場,那些批判尖刻的評委們,也都抱頭鼠竄溜之大吉了。愛倫堡輕輕地搖著頭:“都怨我,這麼過早地發言,害得大家不能再發言了。”

愛倫堡的聰明之處在於,如果他據理反駁,必激起同仁們更加尖銳的批評,這種場合,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褒貶隨人。

在交際過程中,你的沉默不僅可以讓對方感到自己受到了關注,還能夠讓你避免失言,不致使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因為,有時候多說話不如少說話,少說話不如不說話。

千萬不要隨便插話

車廂裏麵非常擁擠,有一對年輕的戀人站在門邊,他們麵對麵擁抱著。男孩讓女孩明天自己先到餐廳坐著等他,他要遲一點來。

男孩的話還未說完,女孩已經迫不及待地責問男孩什麼意思,明天是他們的相識紀念日啊,說好了下班一起坐車到餐廳慶祝的,現在讓她先去,自己卻要遲一點到,她認為男孩根本不重視這個紀念日,與其這樣,幹脆不要慶祝了。女孩說完便一手推開男孩,繼而背對著他。

男孩隨即對女孩說,發那麼大脾氣幹嗎。他的話還未說完呢!他要遲一點來,是因為前幾天在飾品店訂了一對戒指,因沒有他和女孩的尺碼,故要特別訂購。本來今天可以取貨的,但剛才飾品店說要明天才能有,那他唯有明天下班先往飾品店然後才能去餐廳……

此時,女孩再一次中斷男孩的話,說他們可以下班一起前往飾品店取戒指。男孩再也按捺不住,大聲說,為什麼總不讓他把話說完呢。他剛才正想說因為飾品店與餐廳距離很遠,下班的時間人多擁擠,他不想女孩那麼辛苦,所以才叫她坐在餐廳等他而自己一個人去。女孩這才住口了。

打斷別人講話是很沒有禮貌的事情,這種情況要盡量避免,否則會引來別人的厭煩和憤怒。

如果有人要講自己的看法,那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作為聽眾,應該讓人家講完,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詆毀別人,打擊別人的心靈。尤其是你自以為什麼都清楚,其實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時,你要絕對理智,就算講話人沒考慮將後麵的話說完,你也要耐心勸解,弄清事情的真實情況。

粗魯地打斷別人的談話毫無疑問會對你了解別人的意思產生影響。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肯定有許多東西是我們個人所無法了解的,然而通過傾聽我們就可以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從而一起分享眾人的知識和經驗。其實隻要避免打斷別人的講話,並且帶著欣賞的眼光去聽,把別人的說話看作是自己學習的機會,你都會發現別人的閃光點,會從別人的某個閃光點中獲得啟迪和感悟。

不要打斷別人的談話,但要學會去偽存真。讓人把話講完實質上就是一個調查過程。要學會辨別說話人的動機,仔細考慮他說的話是否有利於事情的成功,而不是看人家的話是否中聽。要學會聽出言外之意,話外之音。隻有讓人把話講完,才有可能了解到真相。

不要粗魯地打斷別人的談話,但可以用聰明的辦法適當引導。學會傾聽絕不是說讓你雙唇緊閉、一言不發,而是要學會善於引導對方的談話,使他說出自己的真實看法,或者引出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這樣就能使交談的氣氛更輕鬆融洽、目的更明確、結果更有效。

你一旦注意到自己時常有打擾他人談話的行為,你就應意識到自己這種帶有潛在危險性的行為習慣隻是一種無知的體現。意識到這一點對你來說實際上是一則好消息,因為你看到了自己的缺點。你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自持——下一次要放任自己的時候及時自律,這也是一種人格的修養。

不去打斷別人的說話既是一種耐心,也是一種尊重,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不打斷別人說話既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美德,一種交際的藝術。在你開口之前,讓別人把話說完,體現的是你的風度,能表現出你對別人的理解與寬容。因此,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有一個好人緣,就得尊重他人說話的權利,不要輕易打斷。

想方設法讓別人把話說完

有一次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官布萊德雷接到了任務,這是個危險而緊急的軍事行動,於是他立刻召集自己的軍官和士兵排成一個長列。布萊德雷掃視了大家一圈,說有願意冒險承擔這次任務的,請向前走兩步。就在這時,恰巧進來一位報信員遞給他一項最新的戰報,於是布萊德雷和這位報信員談論了片刻。等到他處理完戰報,再麵對行列中的眾將士時,發現長長的隊伍仍然是一條直線,好像並沒有一個人向前多走出兩步。他有點生氣了,兩眼放出憤怒的光茫。

“報告長官!”隻見最前排的一個士兵要向他報告什麼。

布萊德雷威嚴地一揮手,阻止了他,接著以十分憤慨的口氣大聲嗬斥,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情況緊急。竟然一個人都不願意承擔這項任務,還說士兵太讓他失望了!

“報告司令!”還是站在最前排的那個人,他說他們剛才每一個人都向前跨了兩步,所以現在仍然是一條直線!

“如果你不想誤解別人,就讓別人把話說完”,這句話反映了讓對方把話說完的重要性。人們在工作和生活當中,往往因信息的不對稱及信息收集的途徑不一樣,會對一些人或一些事產生誤解甚至曲解。當這些錯誤信息發揮作用的時候,就會帶來一係列的不良反應,比如,不信任、埋怨等,到最後甚至會造成“較壞”的影響和結果。有些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往往會自以為是,會在這種錯誤的“感覺"裏邊轉來轉去,其實這是一種不好的溝通方式。尤其是領導或者長輩,一旦對下級或晚輩產生了誤解或者不滿情緒,甚至會用自己的權力和威力讓這些人受到委屈甚至傷害。

隻有讓人把話講完,才有可能了解到對方的真實意思,使你成為別人心目中最體貼的聽眾。

在美國,有一位叫林克萊特的著名主持人。有一天,他要訪問一名小朋友,就問他長大後的夢想是做什麼,小朋友天真地回答說他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說他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自己掛上降落傘跳出去。當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注視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家夥。沒想到,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於是林克萊特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說他要去拿燃料,他還要回來!

能看出說話的人有沒有完全清楚表明自己的觀點是件很有用的本領,這會讓你了解到別人的真實想法。所以,協助對方把話說下去非常重要,因為當別人說了一段話以後,如果得不到你應有的回應,盡管你很認真地在聽,對方仍然會覺得你心不在焉。在對方話語的銜接處,巧妙運用一些很短的評語以表明你自己確實在認真地傾聽,諸如“真這樣嗎”、“太棒了”、“告訴我是怎麼回事”、“然後呢”這些話語會使對方繼續說下去的興趣倍增。

不是所有人都能處理好自己將要表達的意思,作為聽者,有時候善意的幫助會使交談的結果更明確有益。交談是一種有來有往,雙方交流感情的群體活動。談話的雙方既是發言者又是聽眾。所以,發言的人不僅要善於說,更要善於聽,讓對方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且針對對方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聽話者也一樣,要耐心聽,既不要插嘴,也不要打斷,要學會恰當地接話,協助對方把話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