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沒過幾天,夫差的病就好了。夫差認為勾踐比自己的兒子還孝順,深受感動,就把勾踐放回國去了。
勾踐歸國後,深為會稽之恥而痛苦,一心伺機報仇。他睡不好覺,吃不好飯,不近美色,不看歌舞,苦心勞力,唇幹肺傷,對內愛撫群臣,對下教育百姓,經過三年,百姓都歸順了他。
為了更好地籠絡群臣,每當有甘美的食物,如果不夠分自己不敢獨吃,有酒把它倒入江中,與人民共飲,勾踐自己耕種吃飯,靠妻子親手織布穿衣,吃喝不求山珍海味,衣服不穿綾羅綢緞。為了堅持鍛煉鬥誌,不過舒服生活,連褥子都不用,床上鋪著柴草,還備一個苦膽,隨時嚐一嚐苦味,以不忘所受之苦。他還經常外出巡視,隨從車輛裝著食物去探望孤寡老弱病殘,並送給他們食物吃。
然後,他召集諸大夫,向他們宣告說:“我準備和吳國開戰,拚以死活,希望士大夫踏肝踐肺同日戰死,我跟吳王頸臂相交肉搏而亡,這是我最大的願望。如果這些辦不到,從國內考慮,估計我們的國力不足以損傷吳國,從國外結盟的諸侯也不能毀滅它,那麼,我將拋棄國家,離開群臣,自帶佩劍,手舉刺刀,改變容貌,更換姓名,去當仆役,拿著箕帚侍奉吳王,以便找機會跟吳王決戰。我雖然知道這樣做危險太大,要被天下人所羞辱,但我的決心已定,一定要想法實現!”
後來越國終於與吳國在五湖決戰,吳國軍隊大敗,越軍包圍了吳王的王宮,攻下城門,活捉夫差,殺死吳國宰相。滅掉吳國兩年後,越國稱霸諸侯。
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傳,不但是因為勾踐最後洗雪了恥辱以報國仇,更主要的是他那忍辱負重的精神成為我們克服暫時的困難,知恥後進的楷模。這就是做人要懂得“低頭”,該“低頭”時就“低頭”。
由於勾踐被夫差打得大敗,他不得不屈服求和,向吳國低頭稱臣,如果此時勾踐隻憑意氣與夫差拚個魚死網破,恐怕越國將會在曆史上消失。於是,他一方麵在吳國君臣麵前表現得忠心耿耿,卑躬屈膝,擺出一副“奴才相”,不管吳國的臣子如何羞辱他,如何考驗他,也不管自己的親人屬下如何不理解他,恥笑他,他都一概忍受下來。但另一方麵,勾踐的複國之心未死,東山再起的誌向未滅,他臥薪嚐膽,發奮圖強,任用範蠡、文仲等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轉弱為強,滅掉了吳國。因此,勾踐的忍可以是幾年、十幾年,但這完全是策略性的,是一種瞞天過海的韜晦之計,是一種以屈求伸的雄才大略,這種人的謀略一旦成功,將一反忍的常態,變本加厲地對他所忍的人進行清算。
身為敗亡者,勾踐屈身伺奉吳王夫差,為了低頭,他做出讓人惡心的非常理之事,惡心是惡心,但勾踐心裏明白,越是惡心,越能讓吳王放心,自己就有東山再起的時機。結果正好驗證了那句話“把頭抬得越高的人,不一定是最後的勝利者”。越王一低頭,吳王就喪了性命。
臥薪嚐膽的故事,常被用來鼓勵人們刻苦發奮,忍恥吞辱,戰勝困難,爭取勝利。在變幻莫測的鬥爭中,每個人的情形時刻都有改變的可能,或由輝煌轉向暗淡,或由高山峰巔跌入萬丈深淵,如何在這強烈的反差中控製好自己的情緒,積累力量,企圖東山再起呢。在勢力還不足以戰勝對手的時候,千萬要沉得住氣,一旦時機成熟,來日你們的地位可能剛好掉過來了。
恭維別人要有新意
在朱鎔基總理視察中央電視台的前一天,中央電視台的有關領導告訴節目主持人敬一丹,明天,總理來視察的時候,你要想辦法得到朱總理的題詞。
敬一丹聽了既感到欣喜,又感到多少有些為難:我怎麼向總理提出這個請求呢。第二天,朱總理在中宣部部長丁關根的陪同下,來到中央電視台。
當總理走進《焦點訪談》節目組演播室,在場的所有人都起立鼓掌,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朱總理跟大家相互問好之後,坐到主持人常坐的位置上。大家簇擁在他的周圍,七嘴八舌、爭先恐後地與總理交談。
一位編導說:“在有魅力的人身上,總有一個場,以前我聽別人這樣說過。我看您身上就有這樣一個場。”朱總理不置可否地笑了。演播室裏的氣氛更加活躍、和諧,敬一丹感覺這是一個好時機,一個很短暫的、稍縱即逝的時機。於是走到朱總理麵前說:“總理,今天演播室裏聚集在您身邊的這二十幾個人隻是《焦點訪談》節目組的十分之一。”總理聽了這話,說:“你們這麼多人啊!”敬一丹接著說:“是的,他們大多數都在外地為采訪而奔波,非常辛苦。他們也非常想到這裏來,想跟您有一個直接的交流。但他們以工作為重,今天沒能到這裏來。您能不能給他們留句話。”
敬一丹說得非常誠懇,而且非常婉轉,然後把紙和筆恭恭敬敬地遞到朱總理麵前。總理看一下敬一丹,笑了,接過紙和筆,欣然命筆,寫下“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16個字。總理寫完,全場響起一片掌聲,熱烈的氣氛進入了高潮。
編導的“場”的頌揚實在是高明,而敬一丹的另辟蹊徑也運用得很恰、當。節目組想請求總理題詞,先把在外“四處奔波”、“非常辛苦”的記者抬出來,語氣曲折委婉,表述又貼切誠懇,最後終於如願以償地得到了題詞。同樣,意大利的女記者法拉奇也是不走尋常路的高手。她以其對采訪對象挑戰性的提問和尖銳、潑辣的言辭而著稱於新聞界,有人將她這種風格獨特、富有進攻性的采訪方式稱為“海盜式”的采訪。
法拉奇采訪鄧小平,她是從祝賀鄧小平的生日開始的。她從鄧小平傳記中知道他的生日是8月22日,而鄧小平自己卻忘記了。
鄧:“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嗎。”
法:“不錯,鄧小平先生,我從你傳記中知道的。”
鄧:“既然你這樣說,就算是吧!我從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應祝賀啊!我已經76歲了。76歲是衰退的年齡啦!”
法:“鄧小平先生,我父親也是76歲了。如果,我對他說那是一個衰老的年齡,他會給我一巴掌呢!”
鄧:“他做得對。你不會這樣對你父親說的,是嗎。”交談氣氛就這樣十分融洽而輕鬆地形成了。
看了兩位記者主播的例子,我們不能不讚歎她們處理交流情境的能力,她們並不是一盞燈點到黑,亦不是橫衝直撞,而是委婉、聰明地迂回解決。既讓對方心裏滿意,欣喜,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避免恭維的老套路,另辟蹊徑地去讚美別人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
不走尋常路同樣適用於讚美別人,試想一個人如果一天被人讚美說長相出眾,當你再說一次的時候,他的心裏會是怎麼想的呢。所以,另辟蹊徑也未嚐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迎合他人的意誌
小威廉。裏格利早年在做推銷員的時候,與了一個人見人怕、性格頑固的批發商打交道。威廉。裏格利注意到了此人的一個小小的習慣。他喜歡每天一大清早就開始辦公。發現這一點後,裏格利每天都去得比他更早。等他來上班的時候,裏格利就站在他的辦公室門口向他問候。由於自己的習慣被人家如此地尊敬,那位批發商感到非常高興。於是,裏格利不但成功地從他手裏接到了許多訂單,後來還與他結下了長久的友誼。
安東尼。第莫克是一名新英格蘭窮牧師的兒子,當18歲的他從菲利普斯學院畢業後,所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替一名經紀人做雜務。雖然一周隻能掙幾美元,但他仍然十分勤快。經紀人見他是個勤快、可愛的年輕人,便給了他一個銷售鐵路公司債券的機會。
不久,這個滿腔熱情的年輕人就有了一次接觸紐約銀行行長摩西。泰勒的機會。但是,究竟該對這位著名的大人物說些什麼話,才能引起他對自己的注意呢。正處在一生事業的起步階段的第莫克可真是費了一番心機,要知道,他可不想失去任何結交大人物的機會。
對於這次見麵,第莫克後來寫道:當我走到他的辦公桌前時,他正對一個喋喋不休的人不耐煩地說道:“講到正題上來,講到正題上來。”過了一會兒,他搖著頭把那人趕了出去。接下來,他向我點了點頭,示意叫我走過去。於是,我便把自己要推銷的債券放到他麵前的桌子上,說道:“97美元。”
泰勒先生很奇怪地看了看我,一邊拿過自己的支票簿,一邊問道:“給誰幹的。”“伯蘭克先生。”簽好支票後,泰勒先生又問我:“伯蘭克先生給你多少回扣。”“o.25%。”“太少了,你讓他給1%的回扣。如果不照這個數目付給你,我就來代他付。”
就這樣,第莫克不但成功地賣掉了自己的債券,而比這更為重要的收獲,就是他同時也得到了泰勒先生的注意,為自己贏得這位重要人物的友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自己敏銳的眼光,第莫克一眼就看出了這位偉大銀行家的一個很細微的脾氣:喜歡簡潔的語言,對那些多餘的繁文縟節異常反感。所以,等到自己與泰勒交涉的時候,第莫克不說半句廢話,以極為簡單的言語去打動他,這一策略果然很迎合泰勒的口味。
後來,泰勒不僅繼續向這個年輕人買債券,在別的事情上也給予了他許多實際的幫助。憑著自己這份獨到的眼光和機敏,第莫克還迎合了很多老人的胃口,並因此從他們那裏得到了無數有益的幫助。所以,在他30歲的時候,就已經是擁有百萬家產的巨富了。
第莫克一生的成功,可以說就是因為他很早就懂得了“關注細節,迎合他人的意誌”這一策略的重要性。
關注細節,這一策略看似簡單,而事實上,在交際過程中,又有多少人能夠時刻留意這一點呢。此外,當我們關注細節時,還應該注意,每個人的需求都是不同的,隻有明白這一點,我們才能找到迎合他人意誌以獲得幫助的方法。因此我們就需要努力去考察每個人的特殊需求,哪怕是一些很細微的事情也不要放過。通過對這些小事情的重視,你能很好地滿足別人的自尊心,從而自然而然地獲得他們的好感和幫助。
在芝加哥舉行的一次商界盛會上,來自國家銀製品公司的史丹萊。赫林曾親自講述了由於注重細節,而給自己的人生帶來轉折的故事,他說:在我還是公司會計部的一名毫不起眼的普通小職員時,公司的創辦人約翰。帕特森先生有次突發奇想,要求會計部的人員設法編製出一種形式特殊、比報紙大兩倍的賬單來。在當時看來,這個主意不但不可行,而且還十分荒謬,因此,會計部的工作人員誰也不願為此白費腦筋。說實話,當時我也有些猶豫,但我想,約翰。帕特森先生之所以這麼想,肯定有他的道理。於是,我便沒有盲目附和頂頭上司和同事們的抗議,仔細地分析了各種情況,用心地擬好了有關這種‘荒謬’賬單的意見書,並送給了帕特森先生。我沒想到的,不久,帕特森先生就召我前去討論那份意見書。更沒想到,這件事竟成了我一生事業的開端。
因為在這樁小事上,我的所作所為迎合了帕特森的意誌,給了這位公司領袖他所希望的東西,從而在他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帕特森先生給予了我特別的青睞,使我迅速地從公司無數的年輕職員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一個個展示自己真正才華的機會。從那時開始,我的職位不斷地飛速提升。25歲時,我就已經做到了規模巨大的國家銀製品公司的審計員了。35歲時,我就被破格提拔為財務主管,一直到現在。
在赫林先生事業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可以說,很大一方麵是由於他對細節的注重。他把握住了一些別人常常會忽略的細節,迎合了帕特森的意誌,所以在以後的事業道路上獲得了帕特森先生特別的青睞,並在他的幫助下迅速走向了成功。
因此,要在一些細微之處迎合他人的意誌,這能讓你更容易獲得他人的注意和好感。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必須牢記一點:人的欲求是各不相同的。要努力去考察每個人的特殊需求,哪怕是一些很細微的事情也不要放過。
粉飾別人,稱讚別人
喬治。伊斯曼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商人之一,他發明了感光膠卷。從而使世界上出現電影成為可能。當然,這也為他積累了一筆高達l億美元的財產。
在曼徹斯特,伊斯曼建造了一所伊斯曼音樂學校。他還蓋了一個著名戲院,以紀念自己的母親。當時,紐約高級座椅公司的總裁亞當斯想得到這兩幢大樓的座椅訂貨生意。於是,他與負責大樓工程的建築師通了電話,約定拜見伊斯曼先生。
會見伊斯曼之前,那位好心的建築師向亞當斯提出忠告:“雖然你很想爭取到這筆生意。但我還是要告訴你,要是你占用的時間超過5分鍾,那你不會再有一點希望。他是說到做到的,他很忙,因此,你得抓緊時間把事情講完。”
進入伊斯曼的辦公室時,亞當斯看到,伊斯曼正伏案處理一堆文件。過了一會兒。伊斯曼抬起頭來,說道:“早上好!先生,有事嗎。”
建築師為他們彼此做了引見,然後,亞當斯滿臉誠懇地說:“伊斯曼先生,在恭候您的時候,我一直很羨慕您的辦公室,假如我能有這樣一間辦公室,那麼即使工作辛苦一點我也不會在乎的。我從事的業務是房子內部的木建工作,但我之前還沒有見過比這更漂亮的辦公室呢。”
伊斯曼回答說:“您提醒我記起了一樣差點兒已經遺忘的東西,這間辦公室很漂亮,是吧。當初剛建好的時候我對它也是極為欣賞。可如今,我每來這兒時總是盤算著許多別的事情,有時候甚至一連幾個星期都顧不上好好看看這個房間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