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思變,見風使舵
戰國時期,秦國有個人叫孫陽,精通相馬,無論什麼樣的馬,他一眼就能分出優劣。他常常被人請去識馬、選馬,人們都稱他為伯樂。
有一天,孫陽外出打獵,一匹拖著鹽車的老馬突然向他走來,在他麵前停下後,衝他叫個不停。孫陽摸了摸馬背,斷定是匹千裏馬,隻是年齡稍大了點兒。老馬專注地看著孫陽,眼神充滿了期待和無奈。孫陽覺得太委屈這匹千裏馬了,它本是可以奔跑於戰場的寶馬良駒,現在卻因為沒有遇到識馬之人而默默無聞地拖著鹽車,慢慢地消耗著它的銳氣和體力,實在可惜!孫陽想到這裏。難過得落下淚來。
這次事件之後孫陽深有感觸,他想,這世間到底還有多少千裏馬被庸人所埋沒呢。為了讓更多的人學會相馬,孫陽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相馬經驗和知識寫成了一本書,配上各種馬的形態圖,書名叫《相馬經》。目的是使真正的千裏馬能夠被人發現,盡其所才,也為了自己一身的相馬技術能夠流傳於世。
孫陽的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他想,有了這本書,還愁找不到好馬嗎。於是,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沒有找到。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征去找,最後在野外發現一隻癩蛤蟆,與父親在書中寫的千裏馬的特征非常像,便興奮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我找到一匹千裏馬,隻是馬蹄短了些。”父親一看,氣不打一處來,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蠢。悲傷地感歎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這個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也是成語“按圖索驥”的由來。這個寓言有兩層寓意,一是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二是諷刺那些本本主義的人,機械地照老方法辦事,不知變通。
正所謂“樹挪死,人挪活”。種子落在土裏長成樹苗後最好不要輕易移動,一動就很難成活。而人就不同了,人有腦子,遇到了問題可以靈活地處理,用這個方法不成就換一個方法,總有一個方法是對的。
“窮則變,變則通”,中國人為人處世講究“變通”、“圓通”,就是說,不要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一根筋”,要懂得見機行事,要有靈活變通的大腦。
20世紀中期台灣一個學院的畢業典禮邀請當時定居台灣的著名文學家林語堂發表即席演講。然而在林語堂之前的幾個演講者發表了冗長而乏味的演講,台下的聽眾們眼看都已昏昏欲睡。等到該林語堂演講時馬上就要十二點了。於是林語堂靈機一動,走上台去,隻說了一句話,“紳士的演講應該像女人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隨後就結束演講走下了台。台下的聽眾先是愣住了幾秒,隨後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和笑聲。從此,林語堂“幽默大師”的稱號就更加深入人心了。由此可見,說話有口才還不行,還要有見風使舵的機智。
紅臉黑臉,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霍華德。休斯是美國休斯飛機製造公司的創始人。休斯是一個極有個性的人,他脾氣古怪,性情暴躁,在談判中是扮演白臉角色的極合適人選。他先上陣,在與對手——飛機製造廠的代表談判時,要求在契約上寫明他所提出的34項要求,而其中有1l項要求是他非得到不可的,沒有退讓的餘地。體斯和飛機製造廠方麵互不相讓,寸利必爭,談判充滿了火藥味。由於休斯的過分強硬態度,致使對方極為惱火,直到最後發展到體斯被對方“踢”出談判桌的局麵。
此後,休斯派遣他的私人代表出麵談判,充當“紅臉”的角色。休斯告訴他,隻要能爭取到那1l項非得到不可的要求,他就感到滿意了。可是誰知道該代表同飛機製造廠的代表經過一番談判之後,竟然爭取到了休斯所希望達到的34項要求中的30項,當然,那1l項非得到不可的要求全都包括在內。當休斯驚喜地問及該代表何以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時,該代表回答說:“那很簡單,因為每次談不攏時,我都問對方:‘你到底希望與我解決這個問題還是留待霍華德。休斯跟你解決。’結果,對方無不接受我的要求。”
具有變臉功夫固然重要,但要學到這功夫並不容易。因為喜怒哀樂這些情緒都是難以掩飾的,有些人可以做到該哭就哭,當怒則怒的地步,這種變臉的功夫可說已出神入化。如果你做不到,能做到以下的程度也就可以了:隨時能從哭臉、怒臉轉變成笑臉,以笑臉來麵對外麵的世界。不管是黑臉還是紅臉,重要的是要根據不同的時機靈活使用,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1963年,因父親遺產問題,曾憲梓在遠在泰國的哥哥曾憲概的多次催促下,動身來到了泰國。曾憲梓的叔父曾桃發聞之以為曾憲梓定是與其哥哥聯手來對付他。於是便有了這麼一個場麵:
一天幾位長輩來到曾憲梓的店鋪裏邀請他喝茶。曾憲梓客氣地隨他們一起來到了曾桃發的公司裏。結果隨後幾位長輩就倚老賣老責怪曾憲梓不懂規矩。
一番責難毫無根據,罵得曾憲梓一頭霧水。於是自尊心很強的他也不再刻意忍耐,大發雷霆地把這些責罵反駁回去。一番話語合情合理,把這些長輩說得無地自容。
曾憲梓一番理正辭嚴的剛言相向,令原本氣勢洶洶的叔公們頓時氣萎勢縮,百口莫辯。但,倘任其怒火信馬由韁,剛言怒語如決堤洪水一泄不收,便有可能使原本已有的勝勢轉瞬即逝。於是,曾憲梓又有一番有理有據的擺事實,講道理,扮起了紅臉好人,不失時機地給叔公找台階,進入了收場的好戲。“叔父憑著自己的勞動,憑著自己的智慧,才能一點一滴地建立了像今天這樣龐大的事業。現在叔父有錢有勢,那不過是叔父的能耐,叔父的本事,我隻會從心裏感到佩服。叔父現在大可不必為了這些財產的事情絞盡腦汁,你是我叔父,你有話跟我說,喊一個小孩把我叫來就可以了。”
曾憲梓的叔父隻身一人於異國他鄉艱辛奮鬥而擁有今天的財富和名望,足以證明其不凡之處。曾憲梓這番讚美,既充分肯定了叔父於商場中之本事,又由衷地表明了自己對叔父的佩服之意。言不巧語不媚,不壞剛直不阿之節,不涉阿諛奉承之嫌,從而拉近了兩代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令叔父叔母激動得喃喃自語:“好侄子,好侄子!”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已化為烏有。
曾憲梓在人際交往、家庭糾紛中所表現的人情操縱自如,紅黑臉相間恰當的深厚功夫,表明了他在商場中的出色作為絕非等閑得來,而是名副其實。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紅臉黑臉,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靈活應變,自圓其說
馮玉祥將軍有一個外國顧問鳥斯馬諾夫,此人頗好過問西北軍的事情,還常常纏著馮玉祥問這問那,甚至過問馮玉祥的行政和人事安排等問題。馮玉祥對鳥斯馬諾夫說:“顧問先生,你知道我們中國‘顧問’二字怎麼講。”鳥斯馬諾夫搖搖頭。馮玉祥說:“顧者,看也,問者,問話也。顧問者,就是當我看看你,有話問你的時候,你答複就是了。”
語義轉移又常與雙關修辭並用。一個外交家或政治人物,既然善於運用語言特義為自己解除因境,那麼他就必然善於運用雙關修辭保護自己和攻擊對方。
演講、講話、論辯,誰都希望有個好的收場,得到個圓滿的結局。然而,這需要我們平時多多讀書,多多磨練,頭腦充實,機智敏捷,反應靈活,並且平日持之有素,習以為常:同時還要培養敏捷的表達能力,以及邏輯與語言修辭素養。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下麵我們將欣賞到多次獲得國際比賽大獎、世界著名作曲家貝托羅先生用小提琴為我們演奏的幾首美妙的樂曲。”報幕員用優美的聲調對觀眾報節目。
“可我根本不是什麼小提琴家,”貝托羅不好意思地對報幕員說,“我是鋼琴家。”
“女士們先生們,”報幕員連忙又說,“不巧,小提琴家把提琴忘在家裏,因此,他決定改為用鋼琴演奏幾支鋼琴曲。這個機會更難得,請大家鼓掌歡迎。”
如果一個人平時總是思考如何應付複雜局麵和臨場突發情況,臨戰自然不會倉促和不知所措。這樣,即使遇到特殊情況,他也會說:“我早已估計到了!”這能不從容嗎。
傳說肯尼迪當政時並不把尼克鬆放在眼裏。一個俏皮的記者問肯尼迪:“你真的不會再點到尼克鬆的名字嗎。”肯尼迪說:“不會的,除非是讚揚他的時候。”過了些日子,這位記者又問肯尼迪:“這些天你是否信守了你的許諾,沒有提到尼克鬆的名字。”肯尼迪說:“是的,我說過我不會點他的大名。除非是讚揚到他。這幾天我確實沒有點到他的名字,以後也不可能。”肯尼迪在這裏采用了雙關修辭法,他表麵上說他不再點著名諷刺尼克鬆,除非讚揚到他才點他的名,實質上卻是對尼克鬆做了最大的嘲諷和攻擊,意為尼克鬆這個人根本沒什麼值得讚揚的地方。
同一個詞語或語句,在不同的語境中或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含義。生活中以及外交場合,我們有時需要用到這種語義轉移法,通過語義的轉移,自圓其說,來改變不利的情境,或由此表達自己的觀點。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青年時期,曾宣布他五十歲時不論政績如何都退出政壇,然而他五十五歲正是鴻運當道的時候。人們舊話重提,問他如何早已過了五十歲還不退休。田中說,我宣布五十歲退休的話是在二十多年前說的,那時候人的平均壽命才不到六十,現在都超過七十歲了嘛!田中這番話終於給自己解了圍,足見轉移語義的妙用。出了醜,講了錯話並不可怕,隻要能及時自圓其說,反而能轉劣勢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