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威巧用釜底抽薪之計,把即將沸騰的戰火熄滅了,這兩大公司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在一次國際會議期間,一位西方外交官非常傲慢地對我國一位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閣下在西方逗留了一段時間,不知是否對西方有了一點開明的認識。”顯然,這位外交官是以傲慢的態度嘲笑我國代表的無知。我國代表淡然一笑回答道:“我是在西方接受教育的,40年前我在巴黎受過高等教育,我對西方的了解可能比你少不了多少。現在請問你對東方了解多少。”麵對我國代表的提問,那位外交官茫然不知所措,滿臉窘態,其傲氣蕩然無存了。
對付這種傲慢者隻要巧妙地設置一個難題,就可抑製其傲氣。這是因為不管其知識多麼豐富,閱曆多麼廣泛,然而在這個大千世界裏畢竟是有限的,而其一旦發現自己也存在著知識缺陷,其傲氣自然就會煙飛灰散了。
清朝末年,李鴻章想除掉左宗棠,因為左宗棠不倒,對他李鴻章的發展會構成很大的障礙。
但從何下手呢。總不能直接去把左宗棠殺了或關起來吧。那樣太露骨了,而且是違法的。
李鴻章經過分析發現:由於清政府資金緊張,左宗棠平常成就各種大事的資金,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官商胡雪岩,要除左必先除胡。
但胡也不能抓來殺頭或關押啊,人家也沒犯法。
李鴻章又進一步分析胡雪岩,結果他發現:胡雪岩的生意主要集中在錢莊、當鋪、絲行和藥店幾個領域,其核心又是錢莊,如果錢莊一倒,胡雪岩的生意必然運轉困難。於是,他決定搞掉胡雪岩的錢莊。
但錢莊也不能派官差去封掉啊,合法經營的錢莊,封掉會引起公憤。
李鴻章再進一步分析,除錢莊必損其信用。
於是,李鴻章行動了。他發現:錢莊命脈在信用,他先放出風聲,說胡雪岩錢莊周轉不靈了,有很多人持巨額銀票兌換現銀,庫存現銀已嚴重不足了。
風聲一出,大量存戶湧向胡雪岩錢莊,排起長龍兌換現銀。錢莊最終沒有經受住這場擠兌,胡雪岩不得不宣告錢莊關門。
錢莊一關,相關產業跟著出現問題。不久,胡雪岩全麵破產。
這一案例中,李鴻章經過了多次繞道:
第一次是繞開左宗棠,矛頭指向胡雪岩;
第二次是繞開胡雪岩,矛頭指向胡的生意;
第三次是繞開胡的其他生意,矛頭指向錢莊;
第四次是繞開錢莊,矛頭指向錢莊信用。
“錢莊信用”才是左宗棠這個“釜”底之“薪”。隻要找到對方的源頭“薪”,就能容易地打擊對手。
釜底抽薪,就是不直接去麵對問題或障礙,而尋找問題或障礙存在的根源,繞道去消除根源,根源一去,問題或障礙自然就不可能再存在了。就像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常會遇到很多傲氣十足的人,他們往往有這樣那樣的資本可以依賴。如果你能針對他產生傲氣的資本給予打擊,便無異於釜底抽薪,拆掉了他的台子。
以退為進,攻破對手的心理底線
19世紀末,一家法國公司跟哥倫比亞簽訂了合同,計劃在哥倫比亞的巴拿馬省境內開一條連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運河。主持運河工程的總工程師就是因開鑿蘇伊士運河而聞名世界的法國人雷賽布,他自以為這一工程不在話下,然而巴拿馬環境與蘇伊士有很大的不同,工程進度很慢,資金開始短缺,於是公司陷入了窘境。
早在1880年,美國就想開一條連貫兩大洋的運河。由於法國先下手與哥倫比亞簽訂了條約,美國十分懊悔。
在這種形勢下,法國公司的代理人布裏略訪問美國,向美國政府兜售巴拿馬運河公司,要價1億美元。美國早已對運河公司垂涎三尺,知道法國擬出售公司更是欣喜若狂。然而,美國卻故作姿態,羅斯福指使美國海峽運河委員會提出報告,證明在尼加拉瓜開運河省錢。報告指出,在尼加拉瓜開運河的全部費用不到兩億美元。在巴拿馬運河的直接費用雖然隻有1億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筆收買法國公司的費用,這樣,開巴拿馬運河的全部支出將達2.5億多美元。
布裏略看到這個報告後大吃一驚。如果美國不開巴拿馬運河,法國不是一分錢也收不回了嗎。於是他馬上遊說,表明法國公司願意削價,隻要4000萬美元就可以了。通過這一方法,美國就少花了6000萬美元。
同時羅斯福又用同一計策來壓哥倫比亞政府。他指使國會通過一個法案,規定美國如果能在適當時期內同哥倫比亞政府達成協議,將選擇巴拿馬開運河,否則,美國將選擇尼加拉瓜。
這樣一來,哥倫比亞也坐不住了,駐華盛頓大使馬上找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協商,簽訂了一項賣國條約,同意以100萬美元的代價長期租給美國一條兩岸各寬3公裏的運河區,美國每年另外付租金10萬美元。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政府始終把握好了對手的心理底線,利用以退為進的策略,最終以極低的價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談判能力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通常來說,善於讀懂別人的心理,能夠窺探到別人的心理底線的人,一定有著很強的說服能力和談判能力。
由此可見,在交際過程中,若是能夠很好地把握對方的心理底線,則很有可能事半功倍;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對方的底牌,則很有可能會事倍功半。
讓取笑者自取其辱
古時,一個雪天的早晨,一個長工披著一張羊皮在財主院裏掃雪。財主起床後看見了酸性大發,想趁機挖苦長工。於是大聲說:
“喂,窮小子,你身上怎麼長出一張獸皮。”
長工笑語以對:“老爺,你的身上怎麼也長出一身人皮。”
針尖對麥芒,長工將“獸皮”換成“人皮”,就把老爺放出的惡語射向了老爺自己。
海涅是猶太人,因此經常遭到一些“大日耳曼主義者”的攻擊。一次晚會上,一個自稱是“素有教養”的旅行家,對海涅講述了他在環球旅行中發現的一個小島。他說:“你猜猜看,在這個小島上,有什麼現象最使我感到驚奇。”接著他說,“在這個小島上,竟沒有猶太人和驢子!”
白了這個旅行家一眼後,海涅不動聲色地反擊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隻要我和你一塊兒到小島上去,就可以彌補這個缺陷了!”
旅行家的本意是想侮辱猶太人,海涅卻機智巧妙地將對方比做驢子,從而維護了自己的民族尊嚴。
不要小看針鋒相對,唇槍舌劍,有時候兩片嘴唇和一條舌頭,比真槍實彈的威力還要大。
有一次,在聯合國的一次會議上,菲律賓前外長羅慕洛和前蘇聯代表團團長維辛斯基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辯論。羅慕洛批評維辛斯基提出的建議是“開玩笑”,維辛斯基立即采取了十分無禮之舉,他說道:“你不過是個小國家的小人罷了。”維辛斯基剛說完,羅慕洛就站起來,告訴聯合國大會的代表說,維辛斯基對他的形容是正確的,但他又接著說:“此時此地。將真理之石向狂妄巨人的眉心擲去——使他們的行為檢點些,這是矮子的責任。”
羅慕洛的話博得了代表們的熱烈掌聲,而維辛斯基隻好幹瞪眼,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在這則事例中,維辛斯基作為前蘇聯代表團團長,雖然來自一個超級大國,卻出乎意料地在聯合國大會上對別國外長進行人身攻擊,違背了國際友好交往的基本道德和禮儀,所以受到與會者的唾棄是可以想象的。反觀作為“小國之臣”的羅慕洛,雖然菲律賓小得還遠不如前蘇聯的一個州,而且羅慕洛穿上鞋子後,身高也隻有1.6米,但他麵對一個超級大國的外交官員的嚴重失禮的言行毫不畏懼,為了維護自己及國家的尊嚴和形象不受損害,他勇敢而巧妙地運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當眾抨擊了對方。雖然他謙遜地自稱為“矮子”,但真理卻在他手上,當然會得到全體與會者的支持。
釜底抽薪,讓對手絕望
張儀為秦國破壞六國合縱而推行連橫策略,前去燕國遊說燕王:“大王最親近的莫過於趙國,以前趙襄子把他姐姐嫁給代王為妻,是想兼並代國。他和代王約定在句注要塞舉行會盟,可是暗地卻叫工匠做了一把銅製的羹鬥,鬥柄很長,可以用來打人。當他和代王野宴時,事先告訴廚師說:‘當我們酒酣耳熱時,你就把熱湯端上來,然後把羹鬥倒過來,用鬥柄把代王打死’。果然,酒興正濃時廚師端上熱湯,為他們盛湯,然後把羹鬥倒過來,用鬥柄把代王打得腦漿塗地。趙襄子的姐姐知道以後,用磨尖的頭簪自殺而死。天下人全都知道這件事。
“趙武靈王暴戾冷酷,這點是大王清楚地了解的。難道大王認為趙武靈王是可以親近的嗎。趙國以前曾出兵攻打燕國,兩次圍攻燕都薊丘,威脅大王。大王割十城給趙國,向趙國謝罪,這才撤退。現在趙王已經到秦國澠池朝貢。並且把河間獻給秦國。
“假如大王不臣事秦國,。那秦兵就會開到雲中、九原,迫使趙國攻打燕國,這樣易水和燕長城就不屬於大王了。再說現在趙國對於秦國,就像一個郡縣,並不敢隨便出兵征伐。如今大王想要臣事秦國,秦王必定很喜歡,而趙國也再不敢輕舉妄動。這樣一來,燕國西麵有強秦援助,南麵卻沒有齊、趙之憂患,希望大王深思熟慮。”燕昭王說:“幸虧有賢卿來指教,寡人願意率領燕國臣事秦國,並且把常山末端的五城獻給秦國。”
張儀真是老奸巨猾,他除了巧於說辭之外,還工於心計,深諳心理戰術,一番言語下來,就讓燕王俯首帖耳,聽命於他,心甘情願地獻出五城,臣事秦國。
仔細分析張儀的說服技巧,可以看出是分五步來實施的。第一,揭趙國老底,讓燕王寒心。張儀一見麵便將矛頭對準燕王最親近的趙國,直言不諱地揭露從前趙襄子的老底。當年趙襄子為了達到兼並代國的目的,親自導演了一幕“陰謀與愛情”的慘劇,毫無人道地謀殺了自己的親姊夫代王。一舉奪得代地。講述這件典故的目的,就是讓燕王對趙人感到寒心,首先在心靈上蒙上一層陰影。第二,舊事重提,讓燕王傷心。趙武靈王曾經出兵攻打燕國,從燕王手中掠奪了十座城池,這是燕王親身經曆的事。現在張儀又舊事重提,就不免勾起了燕王塵封已久的記憶,在他那已經愈合的傷口上又劃上一刀,使燕王傷心,更覺得趙人真的不可依靠。第三,告之真情,讓燕王死心。張儀接下來直言相告:趙王已經到秦國朝貢,並且把河間獻給秦國。
這一消息非同小可,好像一把匕首直插燕王心窩,使他傷心之餘又備感絕望。因為燕、趙原是合縱的最好盟友,本應該共同抗秦,但趙王卻背地裏先他一步臣事秦國了。最可靠的朋友都背叛了他,這怎不讓他吃驚和失望。至此燕王的希望被徹底毀滅了。第四,脅以兵威,讓燕王憂心。張儀軟的使完了,又來硬的,說是如果燕王不臣事秦國,那秦兵就會收拾他,燕國江山難保,使燕王為此而憂心,這就瓦解了燕王的鬥誌。第五,指示前途,讓燕王寬心。張儀在恩威並施之後,又給予安撫,告之說,燕國臣事秦國之後,將沒有齊、趙之憂,可以高枕而臥。給他指出了希望所在,進一步引誘燕王,使之放寬心。至此,燕王的心理防線徹底攻垮,無處逃遁,唯有繳械投降。
沒有什麼比讓對方能在心底裏顛覆自己的信念更有效的方法了,進攻在於攻心,心力垮掉,行動也難有作為了。
魯國重用孔子後,國政大治,百姓殷實。齊景公為此深感憂慮,便對大夫黎彌說:“自孔子相魯以來,魯國日益強大,對我國的威脅極大,這該如何是好。”
黎彌沉思了一會兒說:“想辦法逼走孔夫子,魯國失去孔子,必然孱弱如初,這叫‘釜底抽薪’。”
齊景公問:“孔夫子在魯國正受寵走紅,怎樣才能逼走他。”
黎彌把自己的計策說了出來:“俗語說‘飽暖生淫欲,貧窮起盜心。’今日魯國太平了,魯定公必有好色之念。如果選一群美女送給他,讓他日日夜夜在脂粉堆裏打滾,一本正經的孔夫子還能誠心輔佐他嗎。他們君臣還能像過去一樣親密無間嗎。這樣一來,保管把孔夫子氣走,那大王不是可以安枕無憂了嗎。”
齊景公連稱妙計,令黎彌挑選80名美女,教以歌舞,授以媚容,隨後將這些美女和120匹寶馬良駒送到了魯國。
齊國的使者見到魯定公說明來意後,馬上讓美女們表演。隻見這些美女搖臂擺臀,似臨風之芍藥,巧笑媚視,如隕星之餘暉,歌聲乍起,疑是群鶯出穀。魯定公樂得神蕩魂飄,齒酸涎落。
“大王再看看我帶來的那些良馬吧?”齊國使者問。
魯定公此時的心思全在美女身上,不耐煩地說:“不用看了,這些美人我還沒瞧夠,還提什麼良馬!”
自這天起,魯定公“芙蓉帳底度春宵,從此君王不早朝”。
孔子見魯定公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十分憂心。他幾次說服魯定公,但毫無效果。孔子感到自己的抱負無法在魯國施展了,於是又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去了。戰勝對手憑借的是智謀,隻有懂得運用計謀的人是戰勝不了的。嫻熟地運用“釜底抽薪”之術,戰勝了對手,贏得了勝利,可謂一計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