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異,就要在對事物的看法或態度上找出一致的地方、保留不同的地方,對於異議要全麵的分析,沉著冷靜的應對,寬容對方的過失,交談雙方既有共同的認識,又有可調和的分歧,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僵局,可以用求同存異的方法去解決,各自保留意見,按共同的認識去辦事,打破目前的僵局。
及時地化解尷尬與僵局
陳樹屏為江夏縣知事,為人極為靈活,常常兩人爭執不下,他一兩句話就為雙方打了圍場。
都督張之洞和撫軍譚繼詢平時意見就不太一致。這天,陳樹屏設宴,二公及其他客人都在座。酒過三巡,諸位都有不少醉意了。忽然,一位客人不知怎麼談起了武漢江麵有多寬的問題,譚繼詢說有五裏三分寬,他的話音未落,張之洞就說道:“不對!我記的確實,是七裏三分寬。”陳樹屏坐在末座,看見席間這番爭執,感到不好,繼續爭下去,搞得不歡而散可就糟了。
正在此時,陳樹屏急中生智,徐徐舉起手來,說道:“江麵水漲、則寬七裏三分。水落,則五裏三分寬了,張公是就水漲時說,譚公則是就水落時說的。兩位先生都沒有錯。”
張之洞和譚繼詢聽到這話,哈哈大笑起來,席間頓時恢複了原有的輕鬆氣氛。旁坐的諸客為陳樹屏片語解紛的機敏而折服。
如果“圓場”打得好,可以融洽氣氛,聯絡感情,消除誤會,緩和矛盾,平息事端,還有利於應付尷尬,打破僵局,解決問題。
星期天,小莫一家包餃子,婆婆擀餃子皮,小莫夫妻倆包。不一會兒。女兒從外麵跑進去:“我也要包。”
婆婆說:“小玉乖,去洗了手再來。”
小玉沒挪窩,在一旁蹭來蹭去。媽媽叫:“蹭什麼!弄得一身麵粉,我看你今天要挨揍。”
“哇……”5歲的小玉竟哭起來。“還不去洗。”
“孩子還小,懂什麼。這麼凶,別嚇著她!”婆婆心疼孫女。
“都5歲了還不懂事,管孩子自有我的道理。護著她是害她!”妻子很不高興。
“誰護著她了,5歲的孩子能懂個啥,不能好好說嗎。動不動就嚇她!”
小莫一看,自己再不發話,“火”有越燒越旺之勢。便說:“平日裏,街坊鄰居、朋友都說我有福氣,羨慕我有一個熱情好客、通情達理的母親,誇獎我有一位事業心強,心直口快的妻子,看你們這樣,別人會笑話的,都是為了孩子好。小玉還不快去讓奶奶幫你洗洗手,叫奶奶不要生氣了。”又轉向妻子:“你看你,標準的‘美女形象’,嘴噘得都能掛十隻桶了。生氣可不利於美容呀!”妻子被他逗樂了。那邊,母親正在給孩子擦著身上的麵粉,顯然氣也消了。
小莫借著別人之口把母親和妻子都誇獎了一番,並且提醒她們,如果不停止爭吵,隻會引來別人的笑話。兩位當事人受到讚揚之後心情漸漸平靜下來,意識到了自己的衝動,為了保持自己在街坊鄰居中的美好形象,她們立刻順水推舟、相互和解,一場“家庭糾紛”由此解決。千萬不要小看“打圓場”的作用,沒有了它的潤滑,矛盾激化便會一發而不可收了。
在人的一生中,尷尬的事是無法完全避免的。而這種時候就需要有人來解圍捧場。雖是圓滑乖巧之為,但若能把握對方的心理、審時度勢,然後憑借恰到好處的解說來化解尷尬與僵局,這便成了一件好事。
寬容待人,保持同情心
東漢末年的時候,董卓肆虐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袁紹使之典文章,軍中文書,多出其手。有一次,袁紹打算進攻曹操,讓陳琳寫檄文。陳琳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完成了3篇檄文。這就是著名的《為袁紹檄豫州文》,文中曆數曹操的罪狀,詆斥及其父祖,極富煽動力。
連曹操見到討伐自己的檄文,都驚出一身冷汗;不想卻因禍得福,頭風頓愈。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袁紹大敗,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的手下人都勸他將陳琳的頭砍了。曹操愛其才而有心赦免他,便問陳琳,你為什麼罵我罵得那麼厲害。陳琳也不卑不亢地如實說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曹操仰天大笑,赦其無罪,並委以重任,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璃同管記室,後又徙為丞相門下督。曹操的高姿態將陳琳感動得痛哭流涕,之後,他盡心為曹操出謀劃策,立下了赫赫戰功。
這不禁讓人感慨曹操的雅量,正是他的寬容,才使他贏得了陳琳這樣的才子、謀士。俗話說:將軍額頭跑得馬,宰相肚裏能撐船。也就是說,像將軍、宰相這樣的成功人士,必然是心胸寬廣的人。
由此可見,寬容不僅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事原則,是處理異議時的“潤滑劑”。厄運,就是因為對他人一時的狹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進路上自設的一塊絆腳石。幸運,也是因為無意中對他人一時的恩惠和幫助,而拓寬了自己的道路。
我們普通人,要想獲得成功,也要學會在日常交際中寬容待人。有的人總是期待對方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交往夥伴,有時甚至把連自己都難以做到的要求強加於對方,一旦事與願違,交往就會受阻。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也應記住孔子的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個人都會有不足之處,在交往中我們既要學會從他人身上獲得寶貴的資源,同時也要學會在出現問題和爭議時,寬容他人的不足。對那些在意見、習慣和信仰等方麵與你不同的人,一定要表現出耐心和寬容的態度,向其表示友好和接受,說不定會讓你在日常生活和具體工作中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在日常生活中,當自己的利益和別人的利益發生衝突,友誼和利益不可兼得時,為了獲得人氣,首先要考慮舍利取義,寧願自己吃虧一點兒。在不傷及原則的情況下,更要對別人保持寬容的態度。要知道,對他人的一次寬容,就是在為自己多鋪一條道路,你對別人的寬容越多,你的發展道路就越寬廣。
林肯在美國內戰最黑暗的時期,於1862年4月26日寫有一封信。因為,18個月來,林肯的將領所帶的聯軍一直遭到慘敗。數千名的兵士從軍中逃脫,甚至連參議院的共和黨議員都有人叛亂,並強迫林肯退出白宮。林肯說,“我們現今正處在滅亡的邊緣上,我看好像上帝都在反對我們。我幾乎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
這是一個黑暗、憂愁而紊亂的時期,而這全源於一位喧嘩的將軍。由於準備不充分,聯軍在內戰之初,連遭敗績,這一切都是因為胡格將軍犯了嚴重的錯誤。但林肯寬容了他,尤其是在當全國成敗的命運可能都係在這位將軍的行動上的時候,這才有了內戰的反敗為勝。
是的,那是一些嚴重的錯誤,但林肯沒有怪罪胡格將軍,而是用更委婉、更富外交的手段的信告誡他。這封信恐怕是林肯在做總統以後所寫的最銳利的一封信,但請注意,林肯在信中說到他的嚴重錯誤之前,先已經開始稱讚了:我已經將你放在了軍隊的首位。當然,我這樣做是根據自己以為充足的理由。
我相信你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軍,那當然是我喜歡的。
我也相信你不會將政治和你的職務混淆,在這件事上,你是對的。你自信,那是一種有價值的、不可缺少的性格。
你有誌氣,這在相當的範圍之內是有益而無害的。
這些話充分體現了他對胡格將軍的尊重、信賴、肯定。但同時林肯也在信中寫道:
但我想,你最好知道,有些事情我對你不是十分滿意。
我要相思賽將軍帶領軍隊的時候,你出於個人的意誌,竭力地阻撓他。在這件事上,你對國家,對一位戰功顯赫的長官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我曾聽說,並且讓我相信,你最近曾說軍隊和政府都需要一位獨裁者。隻有得到勝利的將領,才能成為獨裁者。我現在請求於你的是:軍事的勝利,我可以將獨裁權冒險地給你。
政府要盡力地幫助你,那同以往以及今後對於所有將領所做的幫助是一樣的,不多也不少。現在,要小心,不要匆忙,要盡力而不懈地努力前進,使我們獲得勝利。
這是林肯寫的一封很著名的信,這封信大約用了林肯5分鍾,但在1926年公開拍賣的時候,它竟賣了1.2萬美元,那比林肯苦幹50年所存的錢還要多。
雖然在這封信的背後隱含著一種非常嚴厲地譴責,但是在字麵上卻表達得十分委婉誠懇。林肯寬恕了這位將軍,沒有臨陣換將或是讓其丟官削職。可以想見,那位將軍捧讀此信的時候,怎能不衷心地感動而甘願效忠呢。這就是林肯的過人之處,而他的寬容也使他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戰爭很快就向他所希望的方向發展了。
如果你剝奪了別人的自尊,再好的意見也不會被人接受;如果你不能寬容待人,那你會讓自己成為不受歡迎、孤立無援的人。
事實上,在交際過程中,處處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一定要和對方爭得你死我活,讓自己事事占上風,這一方法並不可取。因為,很有可能最後你會“眾叛親離”,落得個孤家寡人的下場。
所以,記住提醒自己:我們多數人都犯過武斷、偏執的毛病。多數人都具有固執、嫉妒、猜疑、恐懼和傲慢的人性弱點。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尊重,所以讓自己做一個充滿同情心和寬容心的人吧!
主動為別人打圓場、遮醜事
李陽在一家大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大學畢業後,很快取得一級建築師的資格,是一位有才幹的人。
某日,李陽和兩位上司到委托設計的客戶那裏,對方除負責的一位董事外,還有兩位部長出席。當天是第一次見麵,目的在刺探客戶的意向。
雙方在會客室站著交換名片。這時,李陽的名片夾裏有樣東西掉在桌上。突然,李陽發出一聲“啊”,一副狼狽的樣子。
掉在桌子上的東西,原來是避孕套。
李陽慌慌張張地撿起來,然後戰戰兢兢地窺伺對方董事的臉色。
“哈哈,沒看到,沒看到。”對方麵帶微笑地說。事後的商討就在笑聲和親密感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