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的講座分成兩部分,周培公、明珠、康熙這是我們要講的第一部分。
先說明珠,明珠這個人有的人比較熟悉,更多的人是通過明珠的兒子開始了解他的。明珠生活在一個非常顯赫的家庭,說到明珠我們要提到一個人叫金石台。努爾哈赤逃難,曾經有一次逃難到葉赫部,就被金石台看上了,你盡管是結婚了,但我還是願意把女兒嫁給你,隻是我的女兒太小,才有7歲,這時你愛結婚找誰找誰,等我女兒大了以後一定嫁給你。
等金石台的女兒14歲的時候,他的哥哥就把這個女孩不遠好幾百裏地送到了努爾哈赤家,這個孩子跟努爾哈赤過了很多年之後終於給努爾哈赤生了一個兒子,便是清太宗皇太極。金石台有幾個兒子,其中金石台的二兒子的兒子便是明珠。
金石台長子的孫女嫁給了康熙,給康熙皇帝生了一個孩子,便是我們日後的康熙皇帝的皇長子胤。我們把明珠簡單介紹完了以後就開講我們今天這段話題。講明珠大致分成三個方麵,第一個方麵就是明珠和吳三桂;第二個方麵就是明珠和台灣;第三個方麵就是明珠和胤。我們會把周培公等人融入這個話題。
剛才我們講的是明珠的一個簡單的背景,你要知道明珠的老婆是誰,明珠的老婆是多爾袞的親哥哥阿濟格的女兒。換句話說,明珠的父親給他討老婆的時候本來就想政治聯姻,結果沒有想到順治帝繼位以後,首先就把阿濟格弄死,所以明珠他們家也開始罹難。後來就一蹶不振,明珠什麼時候崛起的呢?明珠的崛起還得從鼇拜倒台說起。
1669年,康熙皇帝收拾了鼇拜,康熙皇帝收拾完鼇拜集團以後朝廷中又出現了一個空虛,你把鼇拜幾百號人清場了,誰來替你維持你的江山。進而就出現了什麼呢?很多的官沒人做。這個時候康熙皇帝想起了明珠,讓明珠開始訓練軍隊,做兵部尚書,1668年開始當武侍郎,到1672年康熙皇帝交給明珠的軍隊八旗子弟二十萬人,終於訓練完畢的時候,在1673年大清王朝出現了另外一個事,什麼事呢?就是我們講的三藩之亂,吳三桂造反了。
吳三桂造反以後首先大清朝就要調動明珠訓練的軍隊,與吳三桂打。說到吳三桂,我們這兒簡單交代一下吳三桂這個人。我們都知道吳三桂這個人是一個非常怪的人,你說他大明朝的臣子,先投奔了大順皇帝,然後又背叛了大順皇帝,又投奔了大清王朝。最後在1673年他又背叛了大清王朝,這個人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簡單交代,吳三桂這個人有的人說是安徽人,有的人說是江蘇人,後來我考察他們家祖先八百年前住安徽,後來搬到江蘇去,搬到江蘇以後吳三桂祖父那一輩又搬到了遼寧。
吳三桂是哪兒人呢?我這兒有一句話對聯叫“古有吳三桂,今有楊利偉”,遼寧綏中縣人。就在狹長的京西走廊裏,吳三桂生活在一個商人家庭,吳三桂的父親生活的時代正好是努爾哈赤與大明王朝激烈交鋒的時代,當時的努爾哈赤和大明朝打仗有一個規矩,所有的俘虜見到男的一律殺掉,女的和牲口在一塊兒編號,一共五百個人是這次戰爭的勝利者,俘虜了人畜八百。
所以當時努爾哈赤的所作所為就引起了吳三桂父親的憤恨,吳三桂的父親決定把家產全部拍賣,吳三桂的父親是賣馬的。從關外弄好馬到關內賺錢,家裏有幾千匹馬,他把這幾千匹馬好的白送給軍隊,爛的賣掉,連房子也賣掉,連地也賣掉,賣掉以後把幾十萬銀子自己推著小車送到部隊。這個家我不要了,我隻要你能夠把努爾哈赤消滅掉,我豁出去了。
當時送給前線部隊,前線部隊是誰呢?當時就在現在的忻城,前線的部隊的領袖,在那兒守衛著。結果那個領袖說我拿什麼感謝你?說算了,我有一個妹妹嫁給你,然而吳三桂的父親說我有老婆。領袖說沒事我的妹妹給你當二奶,然後吳三桂的父親說那也不對啊,你的妹妹給我當二奶,我本來把全家賣了為國家,這樣好像是英雄難過美人關了,這不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吳三桂的父親就說這樣吧,我有一個妹妹嫁給你就行了。吳三桂就生活在這麼一個家庭。
後來在前線,有一次吳三桂的父親給皇太極包圍了。他父親率領三百人偵察敵情,皇太極率領三萬人包圍了吳三桂的父親。三百人被三萬人包圍,怎麼辦?當時吳三桂在城裏就跟祖大壽說,你給我三千人,我把我的父親救出來。
當時祖大壽說,我城裏一共才一萬人,我給你三千?你沒看到外麵有三萬人把你父親包圍?我說外甥,你就認倒黴吧。我會給你的父親請功的,你的父親一定會被政府授予烈士稱號,你也一定會享受烈士遺孤的待遇的,你就認了吧。吳三桂很生氣,外麵不是包圍的你爸爸,是誰爸爸誰心疼。所以當時吳三桂把門一甩到家,說我父親給包圍了,誰跟我走,點齊了二十個人,二十個人裏有原來父親的手下兩個將軍,然後他們幾個人到了城門,把城門開開,城門一開看到外麵三萬人正鬥三百人,三百人在中間。你說外麵三萬人,裏頭三百人,他會把三百人怎樣呢?都會打死嗎?才不會打死,外麵三萬人包圍三百人,這不是貓抓耗子嗎?貓會抓到耗子以後一摔,然後讓它跑,跑了以後再抓到,再摔,摔到不會動了然後吃掉。這裏也是一個道理,三萬人圍著三百人,外麵人還在喊我要活的,誰也不準給我弄死。所以就圍著,這時就從城裏來了二十一個人,騎著二十一匹馬。然後一個將領說二十一個人,救這三百人?這是三十六計裏麵哪一計?走為上也不對啊!哪有三萬人把三百人包圍來靠二十一個人救命的?對了,我們家爺說要活不要死,所以給他弄開一條道。
閃開一條道就有問題,二十一個人就要進來,就要和三百人會合,在會合的過程當中,吳三桂說他們都閃開了,中間怎麼還有一個人啊?哦,中間一個是下命令的人,他沒有閃開。所以他就想把他弄死,然後一劍,那個將軍從馬上摔到地上死了。那個時候打仗跟這個時候打仗不一樣,那個時候就說你打死多少人,我打死三百,你打死多少人?我打死二十個人。
大家都學過平型關大捷,平型關大捷我軍殲敵三萬,我上學的時候學到的是我軍殲敵一千,我教書的時候我軍殲敵一千,前年我們那個教材是我軍殲敵五百,去年我們那個教材是我軍殲敵很多人。你告訴我,平型關大捷我軍殲敵多少?我是學曆史的也不知道?因為那個時候統計不同,你說我殲敵多少?你得拿幾個人腦袋,所以吳三桂奇怪,那個人一掉下來就說要把這個人的腦袋弄下來,於是就騎著馬過去,到了跟前他不能下馬弄人腦袋,彎腰拿刀一弄,沒想到這個人壓根兒就沒死。他一彎腰過程中底下這個人撞死了,他那個劍是準備好了的,一挑正中吳三桂的鼻梁,轉眼吳三桂的鼻梁鮮血直流。緊接著吳三桂的刀沒有停下,繼續殺,一刀把那個人的腦袋砍下來,腦子跟脖子一分家就有窟窿,一揚手就扔自己馬後邊一個背包裏,專門放腦袋的。
我們再說他爸爸率領的三百人,那三百人一看不知道怎麼閃出一塊空地,咱還得趕緊跑。吳三桂爸爸這一跑不要緊,正發現自己兒子把別人腦袋割下來,他的爸爸就說我的兒子真棒,別棒了,你過來吧。然後吳三桂父親從他的馬上一拽,兩個人騎一匹馬,這三百人就衝出了包圍圈。
我們說這個事可不是一件小事。吳三桂帶二十一個人,麵對三萬人的包圍圈,救出了三百人。所以當時崇禎皇帝聽說這件事以後就展開了轟轟烈烈向吳三桂同誌學習的活動。
那個時候就沒有同誌這兩個字,但是向吳三桂學習這個活動是在明朝全軍將士當中展開的,全軍上下沒人不知,沒人不曉。就這麼一個人在大明朝滅亡之後先投奔大順,結果大順沒投奔成,又投奔了清朝。他怎麼就投奔了清朝,怎麼就背叛了大順,我們就不講了。
我就講這個人他骨子裏對大清朝並不服氣,他投奔大清朝那是沒轍。為什麼?我不是給他辯護,肯定投奔大清朝不好,但是咱不說這個人投奔大清朝以後給大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什麼?從山海關開始打,人家吳三桂給大清朝一直打到雲南貴州,你想在我們中國的曆史上誰家的部隊從東北一直打到西南?在中國的曆史上一個人帶著一支部隊從東北打到西南?古有吳三桂,今有林彪嘛。所以我們說這吳三桂對大清朝可以說確實有恩。但是吳三桂這個人確實有缺點,他領著這個部隊幾十萬人背負著漢奸的稱號,誰不罵吳三桂是漢奸?你要知道當康熙皇帝繼位以後這吳三桂的部隊一年要花多少錢?吳三桂的部隊一年的開銷是900萬兩白銀。大清朝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康熙年間大清朝一年的收入是875萬兩,吳三桂一年花900萬,我這大清朝活什麼呢?所以康熙帝繼位以後下決心要改變這種情況。
他要改變這種情況不要緊,吳三桂在1873年12月底正式宣布造反。他這一背叛大清朝不要緊,大清朝就得調集明珠訓練的軍隊,這個時候我們就用上明珠了。調集明珠訓練的軍隊與吳三桂開戰,那個時候明珠訓練的軍隊哪會打仗啊?你聽著,我說的根本就不會打仗。
明珠訓練的軍隊老打敗仗,轉眼之間1873年底造反,等到1875年的時候吳三桂的軍隊占領了中國整個長江以南,全都是吳三桂的地盤。明珠的部隊連戰連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說有一個人,這一個人是誰呢?就是我們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中的王輔臣。如果有看過《康熙王朝》的對王輔臣這個人有一個印象,但是我要說那個康熙王朝對王輔臣的描述不行,為什麼不行?王輔臣這個人壞,可比《康熙王朝》描寫的壞多了。
當時出現一種什麼情況?王輔臣是什麼人?他一直是吳三桂的手下,他當時在甘肅涼州當一個小的將軍,帶著幾千兵。當時吳三桂打到四川南部,就派人與王輔臣聯係,給王輔臣寫一封信。然後王輔臣一封信給吳三桂,告訴他我馬上歸順你,這是1875年。第二封信寫給康熙皇帝,把吳三桂給的這封信隨同也寄給康熙皇帝,告訴他我永遠和大清朝站在一起,這就是王輔臣。他趕同時寫兩篇,這邊答應了吳三桂,那邊答應了大清朝。當時這一封信到了康熙皇帝那兒,康熙皇帝馬上就把這封信交給明珠了,說這個王輔臣真是天下第一大好臣。如果他不告訴我,我還不知道吳三桂要從四川打甘肅啊。這一下,康熙皇帝立刻就跟明珠商量,出了一個結果,什麼結果呢?把中國西北所有的軍隊都交給王輔臣指揮,然後康熙皇帝派去一個人叫摩羅,前去給王輔臣做副手。結果新疆、甘肅、陝西、寧夏、青海、四川部隊就都歸王輔臣指揮。
大清朝命令他打吳三桂,他率領這幾個地盤的軍隊前去進攻四川,要和吳三桂發生正麵衝突了。走到半道,摩羅是他副手,掉頭把摩羅殺掉以後,兵回甘肅,先占領蘭州,在蘭州他宣布歸順吳三桂。這個時候可不得了了,你要知道此前吳三桂占領長江以南,王輔臣一歸順吳三桂,四川、青海、寧夏、甘肅、陝西、新疆當時大清朝2/3的地盤都落到吳三桂手裏。
在這時候怎麼辦?明珠為難,康熙皇帝也為難。就在這時候,這個神人出現了。誰呢?周培公。後來一查周培公是甘肅一平民百姓,當時正好清朝沒辦法的時候他給大將軍圖海寫了一封信,說您根本就不用打,殺雞焉用宰牛刀。不就一個王輔臣嗎?我自己就給您辦了。那個時候圖海是明珠的下級,明珠派圖海去甘肅收拾王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