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以“笑彈”擊之,用幽默說服他人(3)(1 / 3)

18世紀70年代初,北美13個殖民地的代表們齊聚一堂,共同商議脫離英國而獨立的大事,代表推舉富蘭克林、傑弗遜和亞當斯等人一起負責起草一個文件。就這樣,執筆的具體工作曆史性地落到了才華橫溢的傑弗遜頭上。

傑弗遜年輕氣盛,文采過人,他平素裏最不喜歡別人對他寫的東西品頭論足。在起草好宣言後,傑弗遜就把草案交給一個委員會審查,自己則坐在會議室外,等待回音。可是過了很久,也沒聽到結果,傑弗遜等得實在有點不耐煩了,幾次站起來又坐下去。這一切都被老成持重的富蘭克林看在眼裏,富蘭克林就坐在傑弗遜的旁邊,他擔心這樣下去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於是便拍拍傑弗遜的肩,讓他放鬆下來,給他講了一個幽默故事。

富蘭克林說:“有位年輕人是個帽店學徒,三年學徒期滿後,他決定自己開一個帽店。他覺得,有一個醒目的招牌是非常有必要的,於是他便自己設計了出一個,上寫:‘約翰·湯普森帽店,製作和現金出售各式禮帽。’同時還在下麵畫了一頂帽子。在送做之前,他還特意把這個設計草樣拿給各位朋友看,請大家幫忙提提意見。

“第一個朋友看過之後,就毫不客氣地說:‘帽店’一詞後麵的‘出售各式禮帽’語義重複,可以刪去;第二位朋友則說:‘製作’一詞也沒什麼意義,可以省略,因為顧客並不關心帽子的製作者是誰,隻要質量好、款式稱心,他們自然會買——於是,這個詞也被刪去了;第三位說:‘現金’二字實在顯得多餘,因為市場上一般習慣現金交易,不時興賒銷,顧客買了你的帽子,毫無疑問會當場付現金的,所以也可以刪去。就這樣刪了幾次之後,草樣上就隻剩下了‘約翰·湯普森出售各式禮帽’和畫在下麵的那頂帽樣了。

“‘出售各式禮帽’?最後一個朋友對剩下的這個詞也不滿意。他說:‘誰也不指望你白送給他,留那樣的詞有何用?’所以,他把‘出售’二字也劃去了,提筆想了想,又把‘各式禮帽’也一並劃掉了。理由是‘下麵明明畫了一頂帽子嘛!’就這樣,等帽店開張,招牌掛出來時,隻見上麵醒目地寫著:‘約翰·湯普森’幾個大字,下麵是一個新穎的禮帽圖樣。來往顧客看到這個招牌後,沒有一個不稱讚它做得好的。”

聽富蘭克林講著這個故事,自負、焦躁的傑弗遜漸漸平靜下來,他明白了老朋友的故事中所蘊藏的含義。終於,《宣言》的草案經過眾人的精心推敲與修改之後,字字金石,變得更加完美,成了萬人傳誦的不朽文獻,對美國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富蘭克林對老朋友的勸慰可謂真誠而幽默,既不會對朋友的自尊心造成傷害,又安慰了他的焦躁情緒,深情厚誼可見一斑。

總之,若想要說服一個人,真誠是第一要義,人們樂於與幽默風趣的人交往,是因為他們的幽默讓人覺得真誠可親。幽默的人從不會去赤裸裸的批評別人,也從不會毫不顧忌對方的麵子,不會以命令的口氣對人進行勸慰,和他們說話,總是讓人如沐春風。所以,若要贏得認同,就要在情感上下功夫,一個真誠、值得信賴的人往往更容易讓人在第一時間產生認同感,當他用幽默的話語表達出真誠的情感時,就贏得了對方的信任與信賴,對方也會因信賴而更樂於接受他的勸解。

欲擒故縱,讓說服更有趣

同樣是擒,如果直接擒,未必就能使對方真心服氣。這時可以“先縱”,在“一放一收”之間,讓事情朝自己所設定好的方向走,讓對方乖乖掉入自己所設置的“陷阱”中。

一群小孩子常常在宿舍樓後的一輛報廢的破汽車上亂蹦亂跳,大嚷大叫,嚴重影響了人們的休息,可是大人越是勸阻,小孩子們越是蹦得歡,很多大人們都無可奈何,隻能無奈地忍受著噪音。

一天,一個老人搬來這裏,他很快便領教了這群孩子製造的噪音的威力。老人想了一個好辦法。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