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猹之謀(六)(1 / 2)

另一邊,呂府。呂不韋目送著相國搖搖晃晃地走出大門,臉上露出了無比疲憊的表情。在這場博弈之中,應該說是他這一邊更為辛苦。在這一刻,呂不韋似乎是放下了什麼,又似乎是在祈禱著什麼,老人坐下來凝視著漆黑的夜空,發出沉重的歎息聲。

他呂不韋並非出身豪門,一開始也不過是一名為人製杖的學徒。在當時他那卓爾不群的天資,也不過是能幫助他偷工減料、以次充好而已。就這樣他把低劣的材料充作上等的材料,從師父那裏悄然的攢下了第一桶金。到最後事情敗露之時,麵對盛怒的師父,他說:

“師父啊,我呂不韋從小孤獨無依,蒙您厚恩收留,跟隨您多年,在這個世界上,您就是我唯一能信賴的人啊。現在您也要懷疑我,我不想多做辯解,隻是想問一問,我究竟做錯了什麼啊?如果您不想回答的話,那就請您用這根杖打死我吧。”

於是老師父怒而揮杖,但由於這根杖是用低劣的材料製成的,雖然打在呂不韋身上卻沒有造成傷害,反而“哢”的一聲崩成了兩段。見此,呂不韋微微一笑,抓住機會掄起製杖用的重錘,“砰”的一聲砸在了師父的腦門。一時間師父腦漿迸裂,幾息便氣絕而亡。

從這件事中,呂不韋受到了某種啟發。他侵吞了師父的家財,以此為本,開始向趙國販賣一種華麗而脆弱的劍。呂不韋對這種劍大肆宣揚,編造出重重誇張的事跡,再加上劍本身賣相極好,所以很快他就能坐收千金之利。又因為這種劍一觸即斷,所以所有買劍者都被它害死了,也就沒有人會散播不良的風評,從而使銷路斷絕。

憑借販劍,呂不韋成為了家財萬貫的豪商,在趙國的邯鄲買了宅院,從此離開衛國,到趙國去謀求更大的發展。結果沒想到到了趙國,趙國的官員欺他不是本國之人,百般刁難盤剝。那時呂不韋也是心高氣傲,麵對此等強權暴政毫不退縮。他花重金支持了趙國另外的一名官員,希望能假他之手除掉這個礙事者。結果那名官員一手收了他的錢,另一之手啪的一聲扇在了他的臉上,當即就要問他行賄之罪。最後呂不韋讓手下把自己五花大綁,和大鼎還有香料一起送到了官員門下,說盡好話賠罪,這才在邯鄲找到了一席之地。

此後,在官府的縱容之下,邯鄲城裏的流氓無賴隔三差五就到呂府鬧事。今日索要一些錢財,明日領回家幾個婢女,對此呂不韋也無可奈何,隻能聽之任之。

然而這樣下去,縱使呂不韋萬貫家財,也終有敗盡的時候。呂不韋終日苦思憫想,也拿不出什麼妙計。那時呂不韋在房梁上懸了一根繩子,有事沒事就看著它喃喃囈語:“我究竟做了什麼,要淪落到這種地步呢?”過了會又說:“我害死了那麼多人,也確實應當如此啊。”

就在呂不韋第無數次地這樣自語的時候,流氓們又一次的找上門來,然而這一次,有一隻猹,它站了出來。這隻猹他噌噌地從人群間竄了出來,跳到門前最高一級的台階上大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