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品德是性格的試金石(3 / 3)

於是,秦昭王就不讓孟嚐君當相國了,而且把他關起來,想把他殺掉。孟嚐君派人求秦昭王的一個寵姬幫忙說情。這個寵姬說:“我想要孟嚐君的白狐狸皮裘。”

孟嚐君確有這樣一件皮衣,價值千金,天下無雙。然而他在到了秦國以後,就獻給了秦昭王。孟嚐君很發愁,問遍門客,誰也想不出對策。

這時,那個會鑽狗洞的門客說:“我能弄來白狐裘。”他在夜裏裝成一條狗,進入秦王宮中儲藏東西的地方,偷出孟嚐君獻給秦昭王的那件皮衣。孟嚐君又把這件皮衣獻給了那個寵姬。寵姬替孟嚐君向秦昭王講了情,秦昭王就把孟嚐君放了。

孟嚐君獲得行動自由以後,換了證件,改了姓名,混出鹹陽,連夜逃往齊國。秦昭王放了孟嚐君以後,又後悔了,讓人去尋,而孟嚐君已經逃走了,於是他就派人駕車追趕。

半夜時分,孟嚐君來到函穀關下,卻出不了關。因為秦國有一條規定:雞鳴以後才準放人通行。孟嚐君怕追兵趕到,心裏很著急。這時,那個會學雞叫的門客捏起嗓子,學著公雞打鳴的聲音,十分逼真,引得附近的公雞也鳴叫起來。守關的人聽到雞叫,就開關放人通行,孟嚐君得以順利脫逃。

當孟嚐君在秦國遭難時,那麼多才子賢士都束手無策,全靠這兩個隻會一點雕蟲小技的人才得以脫險,由此可見用人之道,確有奧妙,不可以常理度之。

有王霸之才者,君子小人莫不樂為之用。有些人確有大才,也有明顯的品格缺陷,這種人用好了是個寶,用不好是個精怪,要有王者氣度和超強統禦力的人,才用得好這種人。

特朗普出生豪富之家,在沃頓金融學院讀書時,他在某地發現一個公寓村,共有800套住房閑置。於是,他建議父親將這個公寓村全部買下來,交給他經營。由於他還要讀書,就聘請一個名叫歐文的人當經理,代他管理物業。歐文頗有治事之能,很快使公寓村的各項工作走上正軌,幾乎不用特朗普操心。

但是,歐文有一個令人討厭的毛病——偷竊。僅一年時間,他偷竊的公物即高達5萬多美元。

特朗普發現歐文這種毛病後,從心情上來說,他恨不得讓這個家夥立即滾蛋。但是,從理智出發,他覺得還需要慎重。一方麵,他一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接替歐文的職位;另一方麵,他認為公司不僅是一個贏利的地方,也是一個傳播文化、培訓人才的地方,對一個有毛病的人,不加教育就推出去,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最後,特朗普決定給歐文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他將歐文找來,給他加了工資,並指出他的毛病,建議他以後一定要檢點自己的行為。歐文既羞愧又感激。自此,他改掉了惡習,兢兢業業工作,為特朗普賺了好幾百萬美元。

在選才用人時,因為一個人的缺點而拋棄這個人,是最省事的做法,卻不是最好的做法。人的優點與缺點經常是伴生的,往往能力越強的人,缺點越明顯。你想用能人,隻好忍受他的缺點。正如鬆下幸之助所說:“你想全用好人為你工作是不可能的。與其精挑細選,不如大膽用人。”

你是別人的一麵鏡子

人心都是肉長的。人與人之間,凡事都是互相的,你對別人投之以桃,別人自然會對你報之以李;你對別人怒目相向,別人自然會給你還以顏色。人與人相處,就得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吳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在他擔任魏軍統帥時,與士兵同甘共苦。

有一次,一個士兵身上長了個膿瘡,作為一軍統帥的吳起,竟然親自用嘴為士兵吸吮膿血,全軍上下無不感動。

然而,這個士兵的母親得知這個消息時卻哭了。

有人奇怪地問:“你兒子不過是小小的兵卒,將軍卻親自為他吸膿瘡,你為什麼倒哭呢?你兒子能得到將軍如此的厚愛,這是你家的福分哪!”

這位母親哭訴道:“這哪裏是在愛我的兒子啊,分明是讓我兒子為他賣命。想當初吳將軍也曾為孩子的父親吸膿血,結果打仗時,他父親格外賣力,衝鋒在前,終於戰死沙場;現在他又這樣對待我的兒子,看來這孩子的命也不長了!”

這位母親真可謂一語中的。

吳起憑什麼贏得士兵的忠誠呢?憑借的是他的誠心誠意。身為一軍的統帥,他與士兵同甘共苦不說,為了讓士兵不致因傷口化膿發炎而死,竟然親自用嘴為士兵吸吮膿血!這不能不令人感歎。

中國有句成語,叫難能可貴。因為難,所以可貴。如果非同一般的難,就會讓人覺得非同一般的可貴。膿血髒而且有毒,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又怎麼會用嘴去吸吮呢?恐怕即便受傷的人是自己的家人,也很難做到。

而吳起,他身為將軍,為了讓士兵的生命不受威脅,為了讓他們早點好起來,卻親自為他吸膿血,這更襯托出他對士兵的情之切、愛之深。

我們也常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如果這滴水,尤其難得,人們會覺得它尤其可貴,會尤為珍惜,自然回報的也會尤其多。

就拿這個士兵及他的父親來說,統帥用嘴為自己吸吮膿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這樣的大恩大德怎麼能忘記?又何以為報呢?作為戰士,其天職就是衝鋒陷陣、奮勇殺敵。將軍情深意重,士兵又怎能貪生怕死?於是,便上演了將軍不怕髒不怕毒,為士兵吸吮膿血;士兵不怕苦,不怕累,為勝利出生入死。

其實,這樣的互動不僅存在於生死攸關的戰場,也存在於風平浪靜的日常生活中。

在我們周圍常常有這樣的狀況:有的人朋友多如牛毛,家裏客人總是不斷,在旁人眼裏,看著都覺得累。他卻不嫌麻煩,總是盡力而為。不過,一旦他發生了什麼事,就有不少朋友主動上門幫忙。

這似乎應驗了《聖經》上的那句話:“你願意他人如何待你,你就應該如何待人。”

你願意他人怎麼對你,你就應當怎麼對人。人心都是肉長的。與人相處,就得學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你對別人投之以桃,別人自然會對你報之以李;你對別人怒目相向,別人自然會給你還以顏色。

慧眼識別有潛質的人

日行千裏的良馬,如果沒有善於駕馭的馬夫,就會被牽去與驢騾一同拉車;價值千金的玉璧,如果沒有善於鑒別的玉工,就會被混同於荒山亂石之中。人才如果不受他人賞識,就會被埋沒,這充分說明識別人才至關重要。

具有潛質的人則有如待琢之玉,沒有引起世人的重視,沒有得到公眾的承認,若沒有獨具慧眼的識玉者卞和是難以被人發現的。

千裏馬之所以能在窮鄉僻壤、山路泥濘之中,鹽車重載之下被發現,是因為幸遇善於相馬的伯樂。千裏馬若不遇伯樂,恐怕要終身困守在槽櫪之中,永不得向世人展示其“日行千裏”的風采。許多具有潛質的人都是被“伯樂”相中,同時,又為其提供了一個發展成長、施展才華的機會,才獲得成功的。

當你發現下屬中有這類人物時,應立刻善加運用,一刻的猶豫即是損失;因妒忌而把他等同於平庸者看待,公司將由此遭受損失。

在你發現優秀的潛水艇一樣的人後,注意做到下麵幾點:

鼓勵他在公開場合闡明自己的觀點和建議,這樣做為的是增加他對你的信任,以及對公司的歸屬感,表明他的建議受到你的重視。為了表現自己,他必更樂於創新。

視他為管理工作上的一項挑戰,有些管理方法,對待水平較低的下屬或許綽綽有餘,而在優秀人才眼中,你隻是代表一個職位、一個虛銜,並不表示你的才幹勝過所有的人,要他們全聽你的,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給他明確的目標和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卓越的人才行事都異於常人,但又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成功;你給他們明確的目標和富有挑戰性的工作,他定感到被看重而滿懷工作激情。

對他突出的貢獻給予特別的獎勵,在你還沒有給他更高的報酬時,一些特別的獎勵是必要的。對於他對公司突出的貢獻,如無特別待遇,動力就會減弱,但不表示他不再追求進步。

適時地讚美他的表現,不要擔心他會被寵壞,在他傑出表現之後,適時地加以稱讚和鼓勵。假如你對他冷漠,會使敏感的他以為你忌妒他。

因為卓越的人均懂得鑒貌辨色,為免功高蓋主,招人猜忌,他寧願把創造性的建議藏起來,待有機會即另謀高就。

推薦一些對他有幫助的書籍,“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你將卓越人才的工作安排得密密麻麻,這樣他就沒有時間學習新事物,不斷地工作將使他精神疲累。卓越人才並不是萬能的,他也有不懂得的事物。

看人重在看本質

《六韜》是中國最古老的兵法,裏麵詳述了種種看穿對方心思的方法,其中對選人比較實用的有如下幾種,對各位領導必大有幫助。

問之以言,以觀其詳,向對方多方質問,從中觀察對方知道多少。公司招考新人的時候,必須對應征者來個“人物鑒定”,考官就得向應征者多方查問,這就是“問之以言,以觀其詳”的方法之一。

鑒定一個人物,不能隻流於形式,需要問出足以判定對方真心的問題。

“你的嗜好是?”“家裏有哪些人?”這一類的問題,就是形式上的問題,對探察一個人的內心,毫無作用。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這一類的難關,換了您,如何去打開僵局?”這一類的問題,就直搗核心,足以使對方的才能、思考力,露出蛛絲馬跡,成為判斷上的珍貴資料。

又如,身為上司,在遇到重大的問題時,不妨向部屬或同事問一句:“換了你,如何解決?”

這時候,平時看似應變有方的人,卻為之語塞,或是答非所問;而看似不夠機靈的人,卻能提出迎刃而解的妙方——這種事實,會令你痛感一個人平時的外表和言行不足導致的信賴。

窮之以辭,以觀其變,不斷追問,而且越問越深、越廣,借此觀察對方的反應如何。沒有自信的人,麵對一連串的“逼問”,就會驚慌失措、虛言以對,眼珠骨碌碌轉……發問的人,就可從這些表情的變化,判斷對方是個怎樣的人物。對一件事一知半解的人,在“窮之以辭”的情況下,都會露出馬腳。

明白顯問,以觀其德,把秘密坦率說出,借此觀察一個人的品德。

如果聽到秘密就立刻轉告第三者,這種無法守密的人,就不能深交,更不能合作,還是避開為妙。

對方是不是口風甚緊或者是否容易失言,隻要泄漏秘密給他,就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運用這個方法,往往會發覺平時自詡為“最能守密”的人,反而是最會泄密的人。從這些反應,我們就能探知對方,是不是值得信賴的。

使之以財,以觀其廉,讓他處理財務,借此探測清廉與否。

把一個人派出到容易拿到回扣的單位去服務,就容易看出他是不是為人廉潔。服務於容易拿到回扣的單位,一些有私心的人即使開頭堅決不拿回扣,時日一久,也會隨波逐流,見錢眼開。要想試探一個人的清廉與否,隻要派他到那樣的單位,就會真性畢露。

告之以難,以觀其勇,派給他困難的工作,借此觀察他的膽識、勇氣。平時口口聲聲“遇事果斷”的人,一旦危機臨身,往往不知所措,還會滿腹牢騷。

個性越是柔順的人,遇到困難越是倉皇失色;因此,若要試探一個人的膽識、勇氣,就得把困難的工作,接二連三地交給他去處理,從中觀察他的反應。

醉之以酒,以觀其態,請他喝酒,借此觀察他的態度。平時守口如瓶的人,黃湯下肚就完全變了樣,不但滿腹牢騷,還會猛說別人的壞話,這樣的人就可判定他是一個經常懷有不滿,甚至忌妒心強烈,有害人之心的人。

以意誌堅強、靈敏果斷聞名的亞曆山大大帝,喝酒之後也會大醉失態,惹了不少麻煩。他在痛下決心之後,隻要沾了酒就獨處於營帳中,拒絕見人。一代英雄尚且如此,更何況凡人?“醉之以酒,以觀其態”,是很管用的“人物鑒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