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難事,皆因無心。所以,欠思少想事才難,多謀善慮路就通。讓你的大腦多走些路,成功的目標就會近許多。即使一無所有,足智多謀也會讓你身價倍增。即使困難重重,善於思考也能使你順利成功。
古人雲: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心是什麼?即是思考。善於思考,會使你為自己心中的事業做好周密的準備;善於思考,會使你抓住事物的本質和做事的關鍵;善於思考,會使你更輕易地攻克事情的難關。一句話,做事並不難,隻要善思考。
1.做事並不難,隻要善思考
對人類而言,做事隻是生命的本能,是生存的需要和生活的內容。生在世上,每時每刻,我們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所謂人生,無非就是一個不斷地想事、做事、成事的生命經曆。每個人的生活,更可謂是:大事小事尋常事,事事操心;好事壞事煩惱事,事事磨人。而每個人的生命,就是在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情的過程中,辛勤地走過了一生。所以,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凡夫俗子,人人皆想在有生之年中完成更多的事情,人人皆想在有限的人生中把每件事做好做成,做得漂亮精彩。
然而,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很難將每件事做得漂亮精彩。因為,生活在充滿挑戰的現實社會中,每個人都要麵對殘酷的競爭、生存的壓力和困難的考驗,這難免會使很多人由衷地發出這樣的慨歎:做事真難。
做事難,究竟難在哪裏?生活為我們做了這樣的提示:
做事難,難在靠有限的自身條件去做成想辦的事。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的情況千差萬別,性格不同、能力不同、自身的優劣條件也不相同,若辦事過程中我們不能揚長避短,想方設法去發揮個人的潛力,發揚自身的優勢,做事當然會難。
做事難,難在所處的環境複雜、幹擾因素太多。辦成任何事都鮮有不勞而獲、天遂人願的道理。在辦事過程中我們不能因地製宜,千方百計去適應環境、利用環境,做事必然要難。
做事難,難在辦事的方法欠缺和對做事藝術的掌握。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定的因果關係,都有其自身的必然規律。若辦事過程中我們不能善用其法,深思熟慮地借鑒他山之石,學會攻玉之術,做事一定很難。
因此,做事之所以難,很多情況下人們常被上述這三大難題所掣肘、所困擾,以至於放大了事情的難度,增加了做事的阻力。如果我們針對這三大做事難點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在做事前多動動腦筋,善於思考,在做事中多想想辦法,也許做成一件事,並不是如你想象那樣難。還是那句老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2.唯有多思考,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做任何事情,既是一個需要花費力氣、親力親為的體力活動,更是一個需要開動腦筋、勤思苦想的智力活動。誠然,“做事難”確實是當代人們的真實感受,但未必是所有人的共同感受。因為,有的人憑著對持續的努力就把愁事辦成了喜事,有的人憑著機遇的把握就把難事變成了易事,有的人除了這些之外,還憑著思考的力量與智慧的付出,硬是把種種常人以為不可能之事變成了創造奇跡、超越夢想的非凡之事。有這樣一位女性,30歲之前,好像命運處處與她對著幹,事事煩心,事事難成:本想攜女出國與夫君團聚共同經營甜蜜生活,卻發現丈夫已另娶新娘隻好絕情分離;本想流落香港後用每天打三份工、幹16個小時自謀生計,卻因語言不通、身負工傷而被辭退;本想用小本經營換來衣食、養家糊口,卻因無照經營、屢遭警察追罰而損失連連。
一連串的失敗幾乎讓她絕望。1977年,已過而立之年的她,守著8歲的女兒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認真的“思考”:為什麼命運偏偏對我這樣?我今後的人生之路到底該怎麼走?做什麼事自己才會更有前途?在一番苦思冥明、深思熟慮後,朋友的一句話:“你做的餃子那麼好吃”讓她開始了新的人生。
此後的30年間,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她從一位貧窮寡居的少婦變成了年過六旬經營一個寵大食品加工企業的女老板,她從一輛售賣水餃的手推車檔主變成了身家億萬享譽中外的“水餃皇後”。
她就是香港“灣仔碼頭”水餃創始人,2000年被評為“世界傑出女企業家”的臧健和女士。“水餃皇後”臧健和的個人奮鬥史,給了我們每個想把人生之中的各種事情做好的人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做事難不難,關鍵看自己;做事好不好,關鍵在思考。
思考是做事的前提,隻有想明白了,才能把事情做對。思考也是成事的基礎,隻有想周全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人生其實對每個人都是一種智慧的考驗。有了正確的思路,人生才有好的出路。有了善於思考勤於努力的好習慣,天底下就再也沒有你做不好的事。
3.思考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訣竅
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家奧裏森·馬登主張,人們要正視問題的存在,並通過縝密的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一名男子在距離岸邊大約30米的地方劃著一艘小船,他雖然使勁地劃,但船身就是不動。岸邊一位老者看到這個情況,並且注意到船身漏得很嚴重,已經漸漸往下沉了。他大聲喊這個劃船的男子——他正忙著將水舀出船外而無暇理他。最後他隻有扯開嗓門叫道:“你要是再不上岸把船補好,你就要沉下去了!”
“謝謝!”他回答道,“不過我沒空去補船的裂縫。”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遇過類似的狀況,使盡了全身的解數,也隻能勉強浮在水麵上,就像那位劃船的男子一樣,把舀水與劃船當成了一切的重心。如果我們能花點時間,思考解決問題的根源,而不是死命地和問題的症狀對抗,那麼我們也不會如此疲憊不堪。不管是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們都需要通過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