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做事並不難,隻要善思考——思考讓人輕鬆做成事(2 / 3)

問題的出現就像是太陽日升夜落一般自然。在工作單位,你會遇到林林總總的問題,如果能夠建立起善於解決問題的聲譽,你將被視為團隊的重要資產。

正視問題的存在並通過縝密的思考,我們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奧裏森·馬登認為,人們需要改變的是他們看事情的角度,而不是問題本身。不要誇大問題的嚴重性,不要反應過度或是把問題“災難化”,不要讓主導大局的力量落入問題堆裏,因為,那對你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有許多人都會犯一個嚴重的錯誤,那就是把問題歸咎於人,然後把解決問題的責任推得一幹二淨。假設你在一條船上,而船身突然裂出一個縫隙,請問這會是誰的問題呢?即使這個裂縫的確可能是別人的差錯引發的,但趕緊做些調整的補救工作才是明智之舉,否則這個縫隙越漏越大,會使你陷入尷尬的局麵甚至危難的境地。

問題總是有辦法可以解決的,如果你遲遲不采取行動加以補救,這個問題就會深深植根,到時候你就隻能選擇忍受它。

那些正視問題並認真進行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人會努力逆流而上,並且把焦點放在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上。你自己就身處在這艘船上,自然應該一肩挑起責任,盡力將這艘船維持在最好的狀態,不要把精神專注在船身的漏洞上,否則隻會讓你感到害怕、憤怒甚至絕望。運用你的經驗和見解進行卓有成效的思考,才是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

當我們以正確的態度看待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那些問題時,它們帶來的挑戰會使我們振奮、充滿活力。那些問題能夠讓我們的思考進入新的境界,同時也能夠刺激我們的心智與才能的發展。

4.看清事實,才會有正確的思考方法

正確的思考方法有時會受到某種力量的幹擾、誘惑甚至是暫時性懲罰。但是,思考方法正確會使你避免得出錯誤的結論,使你避免陷入危險的誤區。

凡事不去思考的人,永遠處在混沌之中。但若僅僅知道了思考的重要性,而不注意思考方法是否正確,則其行動會更加危險。倘若不了解思考對象的客觀事實,則所得出的結論必將是扭曲的,所采取的行動更將是錯誤和危險的。

無數經驗告訴人們:思考方法正確的前提是看清事實。

在法律程序的領域中,有一項被稱之為“證據法”的原則,這項法律的目的就是取得事實。任何法官,隻要他能根據事實來作判決,他就可以把案子處理得對一切有關係的人都同樣公平;如果他故意回避這項“證據法”,根據道聽途說的消息來作判決或結論,他就可能冤枉無辜的人。

“證據法”根據它所使用的對象與環境而有所不同。在缺乏應知道的事實時,如果你能夠假設,在你眼前的證據中,隻有那些既能增進你自己的利益,但又不會對任何人造成損害的證據,才是以事實為基礎的證據。你隻要以這一部分證據去判斷,就不會出錯。

但是目前的狀況是,有許多人錯誤地——他自己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把事情的利害關係當作事實。他們願意做一件事,或是不願意做一件事,惟一思考的原因是能否滿足自己的利益,而未曾考慮到是否會妨礙到其他人的權益。

思考方法正確的人決不會如此,他會製定一套標準來指引自己,並時時遵從這套標準,不管這套標準能否立即為他帶來利益,或是偶爾還會帶給他不利的情況。因為他知道,到最後,通過實事求是思考的人終將達到成功人生的最高峰。

你最好在心理上做個準備,使自己了解,要想成為一個思考方法正確的人,必須具備頑強堅定的性格。

在追求事實真相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借鑒他人的知識與經驗,用這種途徑收集事實之後,必須很小心地檢查它。一個實事求是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依據客觀條件正確地分析思考,即使有時查尋到真實的事實很困難,他也會主動去尋找,一直到找出來為止。這是做人的良心,也是處世的原則。

一個人如果知道他是憑著事實工作,那麼,他在工作時將會產生自信心,這將使他不會躊躇或是等待。他事先就知道,他的努力將會帶來什麼結果。因此。他的工作效率比其他人高,成就也將勝過其他人;其他人則必須摸索前進,因為他們無法確定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否合乎事實。

人生總是如此,成功隻屬於前者,而與後者總是擦肩而過。

5.養成用與眾不同的方式來思考的習慣

用與眾不同的方式來思考實際上指的是用創新意識來思考。創新意識是創新的基礎。它是指人們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產生創造以前不曾有的事物的思想動機,並在創造中表現出自己的意向、願望和設想的一種思維活動。它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產生的前提。

創新意識是創造性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培養創造性人才的起點是創新意識的培養和開發。培養創新意識,實際上是要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改變傳統的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在這個多變的時代,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即便是擁有了最新的知識,也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在新的時代,由於新舊事物更替速度倍增,我們的思維方式也必須順應形勢的需要,對各種事物,多用另一種眼光審視它,多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

愛因斯坦曾經分析過創造的機製:由於知識的繼承性,在每個人的頭腦裏都容易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概念世界,而當某一經驗與這一概念世界發生衝突時,驚奇就會產生,問題也開始出現。而人們擺脫“驚奇”和消除疑問的願望便構成了創新的最初衝動,因此,“提出問題”是創新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