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勞心者治人”,“大盜不操戈”。用腦做事,因為你比任何人都聰明。當事情不能從正麵找到突破口時,不妨從側麵或背麵尋找空隙;當目標定得太高而無法實現時,不妨退而求其次。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更不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世之成功者,莫不是把自己可以做到的事用腦做到了最好。
1.設法找到那個讓事情辦成的機會之門
在人生的過程中,有些事要想找到那個機會之門並不簡單,很多時候,我們從正麵很難找到這樣一個門。這時,我們可以轉一轉,繞個圈,從側麵或背麵尋找空隙。
比如,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求上司辦事,所求之人一般是年富力強的角色,剛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所以,在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繞到他的背後,找到那個讓事情辦成的機會之門,事情最終一定會辦好的。
幽默大師林語堂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他分析說:越來越多的女人要求自己的權利,可中國一向就是一個女權社會!在中國,女人的權力其實大得不得了。
女人管理家庭事務,這個自然不用說。“男主外,女主內”嘛!
然而,女人在管理家務的同時,往往連自己的男人一並管理了。
女人各自管理著自己的男人,於是,可以理所當然地說,女人通過男人主宰著這個世界!
所以,在處理一些事物過程中,女人不可輕視。上司身邊的女人更不可輕視。與她們搞好關係是很重要的。一般人求領導辦事往往隻知道對頂頭上司執禮甚恭,對其夫人卻視如過路老太婆,懶得跟她多講一句話,從而留給她“舉止不遜”或“不通世故”的印象。
比如說,有那麼一天,你成了高職位的候選人,上司夫人就可能僅憑當時的不快印象,在枕邊大唱反調:
“那種不成熟的人,行嗎?”
倘若經過這麼一撥弄,再遇上上司又是軟耳根,則十有八九你的晉升之議就會慘遭夭折。而你自己還在五裏霧中,搞不懂為什麼升不上去。
當然,繁文褥節不在提倡之列,但做事最起碼的應對禮節人人應該具備。接觸上司夫人,更該心存敬意。就算沒人介紹,憑直覺知道了她是上司夫人,你也要自動上前誠懇致意。無此圓熟的應對能力,怎麼能辦事順利呢?
就算上司夫人長得不怎麼樣,至少在服飾、舉止、風度、修養上有她足以傲人的地方。你要在短短幾分鍾內,把得準,對她出自肺腑地讚揚一番。
美人向來自負,對溢美之詞,已經麻木。但是,不要忘了姿色中等以下的女性,如果有人一眼發覺她的長處,而且又是在眾人麵前爽口直言,她眉不飛、色不舞,那才怪呢!
做到了這一點,你就等於把她攥在手裏了,再辦起事來就順利多了。
關注一下對方的老人孩子,迂回接近目標,拉近彼此的感情,也是一個不錯的技法。
老人是長者,而中國人有敬老、尊老、孝老的傳統。老人因體力虛乏在家休養,或因年歲高而退職在家,沒有工作做,家務不讓做,心裏有話而沒處說,因此,常常顯得孤寂。如果有人主動接近老人,哪怕是暫時解除老人的孤寂,老人也非常樂意。心理學表明,老年人較中青年人柔和、慈善得多,也容易接近。
中國人又十分看重傳宗接代,視小孩為家庭的未來,爺輩如此,父輩更甚。況且現代家庭小孩多是“獨苗”、“小太陽”,家裏人更是哄捧寵愛,有時,甚至是全家人圍著“小太陽”轉。小孩純樸,喜新好奇愛動:一句唐詩、一段故事、一個怪臉、一聲哄捧就能很快贏得小孩的親近。
如果能和小孩玩在一塊,則到時候對自己辦成事情也會大有幫助。
遇到辦事不順之時,動動他老婆孩子的腦筋,打一打老人家的主意,是不可忽視的獲取好感、建立關係的絕妙辦法。
2.善於利用別人的情緒助己成功
在人際溝通中,為了取得更長遠的發展,我們必須去照顧別人的情緒,了解他們的想法,而如果再能夠合理地利用他們的情緒,那麼你的事業一定會如虎添翼,取得更加有效的成績。
孟子說:“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借助外力,可以讓我們的事業更上一層樓。在情緒的管理上,能夠有效地控製自己的情緒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如果再能夠善於利用別人的情緒,那就更高人一籌了。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升任為榮國府的管家婆後,各方麵的事務都管理得井井有條,在榮國府這個處處有玄機、處處充滿勾心鬥角的地方,她行走得遊刃有餘,除了她雷厲風行的作風和靈活的頭腦外,還有就是她善於利用別人情緒的才能。八麵玲瓏,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照中國的那句老話說就是“會來事兒”。
利用別人的情緒做突破口,有兩層含義:一是在別人情緒低落的時候要盡量避開,免得惹禍上身;二是要在別人情緒好的時候看準時機,充分把握別人的情緒為我所用。
在第一層意思上,如果我們不照顧別人的情緒,在不合適的情緒段裏說了或做了不合時宜的話和事,就很有可能弄巧成拙。王小麗畢業後到了一家報社的編輯部工作。
剛來的時候很拘謹,不知道怎麼跟同事打交道,不到一個星期,王小麗發現,其實編輯部的工作一般都是比較輕鬆的,而且一起工作的都是差不多年齡的年輕人,大家在一起說話都很隨便,時不時開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玩笑也是可以的。
愛玩的王小麗算是找到組織了,她就喜歡這種工作的氛圍,活潑可愛的個性一下子施展開了。剛開始,大家都還挺喜歡她的,覺得她像個小妹妹一樣,什麼事也都寵著她。可是時間長了,王小麗就有點大大咧咧了,連對編輯部的主任她也會開玩笑。
有一天早上,王小麗看到主任臉色不大好地進來,為了緩和氣氛,說:“主任,這是怎麼了?都快趕上熊貓了。您真是我們的好主任,肯定是加班熬夜了吧,人民感謝您……”她還沒說完,主任冷冷地看了她一眼,進門去了。
過一會兒在例會上,主任很生氣地批評了王小麗,說她工作不認真,上班就知道嘻嘻哈哈。
王小麗覺得委屈極了,平時自己做的活兒還少嗎?什麼都是認真負責地做,今天怎麼挨了這麼一頓罵。
下班的時候,一直對她很照顧的李姐對王小麗說:“今天難過了吧。”
王小麗忍不住哭了:“是呀,一直都沒人這麼說過我呢。我也沒不努力啊。”
李姐說:“我看你啊,就該挨這頓罵!”
“啊?為什麼呀?”
李姐耐心地對她說:“其實,今天主任生氣不是因為你工作不努力,主要原因還是你今早開的玩笑時機實在是太不對了。”
王小麗覺得納悶了:“平時這種玩笑不算什麼呀。”
“傻姑娘,平時這是不算什麼,可是今天你就是開得不是時候。我跟主任家住隔壁,昨天晚上,因為一些瑣事,主任和他妻子大吵了一架,情緒壞透了,你這個時候開他的玩笑,可不就是找罵嗎。”
“可是我也不知道啊。”
“你沒看見主任的臉色那麼不好嗎,遇到這種情況,你就應該避一避,人誰能沒個情緒呀,被你那麼一貧嘴,他能不生氣嗎?其實,你就是太不知道照顧別人的情緒了,同事中間其實對你都有些意見了。你老是不管人家今天的情緒怎麼樣,就信口開玩笑。撞到別人正好情緒不錯,你開開玩笑就當助助興了;可是人家情緒不好呢,你開的玩笑隻能讓人認為你不會來事兒!其實大家都很喜歡你的,可是你也不是小孩子了,凡事都要考慮一下別人的情緒,可千萬不能再瞎開玩笑了。”
王小麗認真地思考了一下,感激地對李姐說:“謝謝李姐,我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王小麗如此大意地在不合適的時間說了不合適的話,結果招來一頓批評;那生活中的你呢,是否也因馬虎粗心出現過類似的錯誤呢?確實,這種錯誤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尤其是剛剛從大學校園裏走出來的學生,平時在學校裏都隨便慣了,大家的關係相對來說純潔多了,也不會一定要求你要照顧別人的情緒;等出了校門麵對社會的時候,難免拿出以前的作風來為人處世,這個時候,就顯得有些幼稚了,往往無心之錯就會招致別人產生厭惡的情緒。
但是,如果能善於把握別人的情緒,那就不會再產生這樣的錯誤了。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鐵門上,一根鐵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它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隻輕輕一轉,那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鐵杆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情由心生,了解他的心就是了解他的情緒,而對情緒的把握就是人際溝通中的金鑰匙!住在同一個社區裏的老約翰、斯蒂夫和傑克是很好的朋友,共同的特點——怕老婆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他們的妻子把家庭財政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他們連零花錢都得低三下四地去要,一般還要不著,因為妻子們覺得他們應有的一切都已經提供給他們了,所以也就自然不需要別的什麼花銷了。
三個人天天在一起討論該怎麼要點錢去打個牌什麼的,可是各種辦法試了都不行。
忽然有一天,另兩個人發現約翰居然開始有錢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他有了什麼別的生財之道?
老約翰得意洋洋地告訴他們:“因為我找到了老婆的情緒規律。”
“情緒規律?”兩個人大吃一驚。
“是的。我最近發現妻子每到星期五就會特別地高興。星期五的下午,她們那幫愛跳舞的人就會聚在一起學習跳舞。除了跳舞,沒有什麼可以讓她這麼高興了。後來我就發現,在她這個情緒高昂的時候,跟她提什麼要求她一般都會答應,試了兩次之後發現果然如此。這就是我的秘密,利用她的情緒。怎麼樣,高不高明?”
兩個朋友哈哈大笑起來,說:“看來我們也得去好好研究妻子的情緒了。”沒想到,三個好朋友討論了那麼久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居然這麼簡單地迎刃而解。看來,合理利用別人情緒的魅力是無法抵擋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低落期,也都有自己的情緒高潮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觀察他的情緒,從而做出相應的行動。在低落的情緒期間不要跟他亂說話,不要去挑釁;在高潮的情緒期要盡量把握機會。這其實都還隻是算利用別人情緒的初級階段,真正高明的應該是如何引導別人的情緒,然後為我所用。胡明是一名優秀的房地產銷售人員,他最好的時候一個月都可以賣出三套房子,而且客戶們對胡明也是讚不絕口。
為此,公司專門把胡明作為典型,把他的工作實況模擬演習出來,製作成光碟,供其他員工學習。